克羅曼得(Coromadel)半島,距離奧克蘭兩個多小時車程。雖然直線距離并不遠,但是地貌和給人的感覺都和奧克蘭不一樣,那里質(zhì)樸、原始、自然、休閑。
整個半島上,布滿巖石的火山丘陵覆蓋著原始雨林。長達四百多公里的壯觀海岸線,美麗的海灘比比皆是,其中熱水沙灘尤其特別,那是熱泉水在沙灘上涌出造成的。挖個坑讓自己躺在暖暖的沙灘上,聽著海濤聲,非常愜意。而我則熱衷于克羅曼得半島的懷特昂加(Coromandel whitianga),這里是新西蘭著名的海釣場,是深水石斑魚的老窩。
前幾日,聽說洋人釣友在懷特昂加用鐵板釣釣上無數(shù)巨無霸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天天惦記著這些深水的怪物,日思夜想如何斗斗這些深水的巨無霸。
凌晨4點,準時從奧克蘭出發(fā),經(jīng)過兩個多小時的疾駛,到達這個令世界各地海釣愛好者癡迷的勝地。這是一個美麗的小鎮(zhèn),船家已經(jīng)在碼頭邊候著。也不浪費時間,大家把漁具井然有序地搬到船上。八米多長的小游艇??吭诖a頭,配上二百多匹馬力的發(fā)動機,還有大功率雷達、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和魚探機的助陣,相信,此行我們的獵物將無所遁形。重要的是駕駛游艇的是一位正值中年的白人船長約翰,他一輩子生活在這片水域,對這里的海況非常熟悉,駕船技術(shù)更是老練,帶人出海的經(jīng)驗也十分豐富。
剛剛在碼頭時天色尚早,什么都看不清,現(xiàn)在眼前清晰地展現(xiàn)出一幅美麗的畫卷:碼頭座落在山的腳下,面朝大海背靠山,向后望去滿山郁郁蔥蔥,向前看碧海藍天。海水里沒有一點污物,清澈透底。無數(shù)的小魚在海邊游來游去,不知道名字的海鳥在海邊嬉戲,如果不說你還以為是個天然水族館,滿眼的景色是那么的協(xié)調(diào)。其實說是碼頭還不如說是個花園更加貼切,要知道現(xiàn)在可是新西蘭的冬天。早晨氣溫4°~5°,還是很冷的。太陽漸漸從地平線上升起,一縷陽光射在我們的身上,讓我們感受到了一絲些許的溫暖。
與船長一路聊著家長里短,聊著誰釣到了多大的魚,誰跑了多大的魚……大約1小時的航行,我們便到達了釣點。誠懇地跟船長了解清楚釣場情況,以便開戰(zhàn)。對于一個職業(yè)釣魚人來說,跟船長溝通的過程是必不可少的,是一個彼此了解的過程,船長也能更好地知道釣手是什么水平,才能更好地配合你釣魚。否則彼此雙方在戰(zhàn)斗時達不到共同的默契,會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重裝開戰(zhàn),Shimano blue rose 500克的竿子、Shimano ocean jigger 5000輪子、80磅的主線、120磅的碳素子線,下深場200多米。我選了個500克的通體夜光鐵板,用J/M 13號的單鉤。
開戰(zhàn)2小時,戰(zhàn)況不好,一個咬口也沒有。找找原因,原來是潮水還沒到位,此時釣魚肯定沒魚訊。以我的經(jīng)驗看今天是滿月,有兩種情況:要么大咬,要么不咬,看運氣吧。半小時后要是還不咬,也不耽誤時間,就放棄和深水石斑的較量,或許選擇釣點別的魚比較理智。與隊友達成共識,繼續(xù)努力地JIGGING……
果然,潮水一換,立竿見影有了效果?!癥e,中?!彼械哪抗舛嫁D(zhuǎn)移到我的身上。“呵呵,不是很大?!蔽也缓靡馑嫉匦π?。拉上來一看,只有6斤~7斤重。終于打響了第一槍,魚群來了。大家統(tǒng)一了鐵板的大小,這樣有利于船長概流,當(dāng)鐵板再次敲底的時候,空中同時響起四聲“中!”的聲音。果然,運氣不錯,趕上大咬了?!斑@條肯定很大”我很肯定地告訴戰(zhàn)友。線那頭的獵物力道很大,釣上來,應(yīng)該能接近我的個人紀錄了。剎車加大,一點一點地收線,就像挖地瓜一樣,把它從深水“拔”上來。終于,大魚出水,目測30公斤左右,簡直太完美了。和船長握手感謝,合影留念,繼續(xù)JIGGING。
今天魚咬得很瘋狂,我忽然有個異想天開的想法:可以測試一下雙鉤鐵板的威力,看看能不能釣上2條大物來。當(dāng)然這也是雙刃劍,有一定的風(fēng)險。石斑生活的水域全是密密麻麻的礁石和珊瑚地帶,一旦鉤子“掛地球”,就很難救上來,所面臨的就只得斷線,而且也不能確定線會斷在哪。運氣好的話,斷個子線,運氣不好從竿子近處斷,那損失可就大了,近250米線,代價可不小。顧不上那么多了,前怕狼后怕虎是不能出成績的。我懷著忐忑的心情將鐵板再次敲底,小心翼翼地抽起兩三米的線,開始JIGGING……沒抽幾下,一股“中魚”的拉力傳來,我順勢抽了兩下釣竿,突然,釣竿一沉,“啊,完了,什么東西把我的魚給咬住了?!蔽胰氯轮?,此時腦子里一片空白。怎么回事?對了,我下的是2個鉤子,難道是又中了1條?還是中鉤的魚被打劫?后者的可能性很大。大魚在剛剛吃鉤的時候一般不會猛然發(fā)力,都是要過一小會才發(fā)力的。帶著忐忑的心情,我小心翼翼地帶領(lǐng)魚兒往船邊靠近。如果半路拉力突然輕了,就說明是被鯊魚咬了,拉上來的就是個魚頭了;如果拉力一直很重,那中2條魚的可能性很大;如果……腦袋里胡思亂想著,手上的活也沒敢松懈。與魚經(jīng)過20分鐘的搏斗,謎底終于揭曉——果然中了2條大物,都在15公斤上下。事實證明我的想法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據(jù)說,從來還沒有人(包括洋人)用鐵板一次釣上2條大物的,也算是個紀錄了。
解下魚,又一個完美的拋竿動作,然后開始有節(jié)奏地狂抽。這時,旁邊釣友也中魚了,釣竿彎得似要直插水中,釣竿頂在肚頂上,他整個人不能站直,只能彎腰拼命與之周旋……此時,人與釣竿形成的弧度,正是力與美最完美的曲線。我一邊感嘆,一邊不停地抽著鐵板,又一股重力傳來,看來又有魚中鉤了。我收回心神,專心與對手展開新一輪的戰(zhàn)斗……
遇上大咬的時候,也正是我們最辛苦的時候。不間斷地狂抽鐵板,感覺整個人都要被抽離了,可是釣手的眼里只有對手施展出來的絕招,腦海里只有一個念頭——如何拆招,如何逼退對手。
沒多久,我們4個人共釣上了9條魚,大家決定收竿,打道回府。根據(jù)當(dāng)?shù)氐姆梢?guī)定,這種級別的石斑魚每人每天最多只能帶走5條。另一方面,我們也考慮到,這樣大的魚從深水被拉起來,這個過程中水壓變化很大,即使放生,魚也很難存活。所以我們決定結(jié)束戰(zhàn)斗。
在紐西蘭,適當(dāng)取舍魚獲,以及保護魚類資源是每個釣魚人應(yīng)盡的責(zé)任和義務(wù)。當(dāng)然,每個人保護海洋資源的方式不同,在這樣的取舍之間,我們覺得,大海回饋給我們的是無限的快樂,那么相對應(yīng)的,我們也應(yīng)該盡可能降低對它們的傷害,用人道的方式和途徑來保護大海,保護海洋魚類。這樣,才能達到人與海洋的和諧,才能讓我們的出釣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