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了演這個人物做了不少功課,只用一次怪浪費的,再用一次也無妨?!?/p>
“我演不演還不一定呢?!?/p>
對一定會去演電影但是又必須要演主角的張國立來說,最開始接到《建國大業(yè)》的邀請并沒有確定要參加演出,而且辭演的心思還更重一些。“當時聽了說讓我演蔣介石,覺得沒興趣”,這個電視劇的票房鎮(zhèn)劇之寶認為蔣介石肯定不會是《建國大業(yè)》中的主要角色,這跟自己要求要在電影里面出演主要角色的初衷相悖,“按照我的慣性思維,毛澤東、周恩來、朱德肯定是主角,而蔣介石只不過是一方人物的一個代表而已,絕對不會是主要角色,而且蔣介石這個人物在這么多年的作品中,他都沒有得到過一個比較完整的表現(xiàn)?!?/p>
但是真正看過劇本后,張國立的這種慣性思維似乎被打開了缺口,“我那天看劇本,一看全劇跟蔣介石有關的戲有38場,很多演員在這部戲里連個臺詞都沒有,所以說38場戲的戲份還真的是挺重的。”雖然感覺到這次的這個蔣介石和以往電影里的蔣介石有些不同,起碼出鏡率高了,但是看過劇本的張國立仍舊沒有對這個角色無法自拔,“當時的態(tài)度就是還是不怎么想演?!?/p>
因為檔期特別滿,戲都快排到明年了,《建國大業(yè)》耽誤的周期也不短,所以張國立從現(xiàn)實的角度考慮,仍舊對接演這個角色有些猶豫,是后來韓三平的誠意相邀才讓張國立接受了自己要出演《建國大業(yè)》中蔣介石這個角色的事實?!绊n三平就找我來跟我講,國慶60周年是一個大生日,花甲不容易,咱們總是該有一個獻禮的想法吧,母親過壽,兒女總要有點表示吧?!奔热豁n總都說到這個份兒上了,張國立就沒有繼續(xù)推辭,接下了這個做了主演的蔣介石。
“我絕不會粘任何一樣東西來演這個蔣介石”
第一次試妝是在《鐵齒銅牙紀曉嵐》的化妝間,是一次秘密試妝,讓張國立也感到奇怪的是,當時正好是光頭的他,只貼了個胡子大家就都說很像蔣介石。其實在這次試妝之前張國立也有很多光頭留胡子的形象,但是從來沒往蔣介石身上想過。當時拍了錄像給韓三平導演,韓總看完了就說“就是你了,就是你了。”但是此時的張國立卻還處在猶豫階段,并沒有確認自己要出演蔣介石。
等后來確認了,張國立開始閱讀資料,他讓工作人員把蔣介石各個時期的照片和歷史資料都拿給他,雖然當時他還在另外一個劇組里,但是對這個角色的研究已經(jīng)開始了。
偶像是毛澤東,這對于一個即將出演蔣介石的人來說雖然不能說算個問題但是也是個不能忽略的問題,而且張國立對于蔣介石的定位還停留在“屠殺人民的劊子手”的概念上,這多少對他客觀演繹蔣介石造成了一定的困難。
“很多人問我,你要怎么演,你要抓住他的什么特點,其實蔣介石的經(jīng)歷很復雜,所以氣質(zhì)也很多面。扮演蔣介石比以往任何角色都要緊張。”跟扮演毛澤東、周恩來的演員不同,張國立無法做到形似,但是當造型師帶著全部家當出現(xiàn)在張國立面前的時候,張國立立即反對,“他們想把一張蔣介石的臉還原在我的臉上,我就跟他們說,雖然我跟蔣介石非常不像,但是我絕不會粘任何一樣東西來演這個蔣介石?!?/p>
張國立的依據(jù)是他對接近角色有自己的看法,“你們必須相信,除了外形,演員有很多方法去接近角色,比如在精神氣質(zhì)上去接近,你去領悟這個人的精神氣質(zhì),去感受這個人,讓你的內(nèi)心接近他”,正是張國立的這套理論,讓他成了影視史上最不像蔣介石的蔣介石,但又是最接近蔣介石的蔣介石。
因為韓三平的信任,最后在對張國立的化妝處理上,一切從簡,除了貼上胡子,其他的戲都只靠他的臉來表現(xiàn)。
“現(xiàn)在要再有戲讓我演蔣介石,我還可以考慮。”
從最開始的差點辭演到后來親自設計蔣介石的臺詞和動作,張國立真的是來了個180度大轉(zhuǎn)彎。
先是大量查閱跟蔣介石有關的資料,為了能夠在外形上更接近蔣介石而減肥十多斤,再到戲里李宗仁競選副總統(tǒng),蔣介石找他談話,意思是讓他不要參加競選了,李宗仁卻一意孤行,當時蔣介石的反應是笑,但是張國立說這個笑不一般,“是從嗓子里擠出來的笑”,因為他感覺到李宗仁已經(jīng)不跟他同心同德了,又覺得李宗仁多少有些自大,所以這個笑需要從嗓子里擠出來。
“還有李宗仁當選‘副總統(tǒng)’之后,蔣介石并沒有跟他握手,而是很有禮貌地鼓掌,這個動作就表示,我不是很高興你李宗仁當選,不過我還是要表示出我應該有的客氣,所以這個動作應該是這樣來的?!睆垏⒅v起戲里的細節(jié)就開始滔滔不絕,說到最后,他也不得不感嘆,“為了這部戲里的這個角色我做了不少的功課花了不少心思,現(xiàn)在也覺得我能更加容易地去接近這個角色,所以如果還有戲找我演蔣介石,我還可以考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