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
以人名菜,并不是新鮮花樣,名人提升了美食的知名度,美食則附庸了名人的風雅,可謂雙贏。從古至今,上得菜單的名人可謂不少,但要說菜單上的第一風流人物,非蘇東坡莫屬。他是11世紀的頭號名人,不僅僅屬于美食界。凡是他接觸過的東西,哪怕一張紙,一塊墨,一座涼亭,一家酒樓,都成了時人爭睹、爭購的對象,甚至他戴的帽子,也被敏感的商人仿制,美其名曰“子瞻帽”(東坡字子瞻)。對于美食,他更是不遺余力投身其中。蘇東坡出生于北宋的黃金時期——仁宗景佑三年,故鄉(xiāng)是歷來有豐富物產(chǎn)的美食天堂四川,家里有上得廳堂讀《漢書》,下得廚房做佳肴的母親,這些軟件和硬件,奠定了蘇東坡熱愛美食的基礎。
東坡肉 世人皆知“東坡肉”,殊不知這道美食橫空出世,全仰賴蘇公堅定地走群眾路線,才得到了境界的升華。蘇東坡任徐州知州時,黃河十年九澇。宋神宗熙寧十年(1078年)夏,黃河在澶州決口,一個月就圍困徐州。蘇東坡身先士卒,率領禁軍武衛(wèi)營經(jīng)過70多個日夜的艱苦奮戰(zhàn),終于筑起抗洪堤,保衛(wèi)了徐州。徐州的老百姓紛紛給他送上豬肉羊肉,以表感謝之意。蘇公清廉,酒肉推辭不掉,就指點家人做成紅燒肉,回贈給抗洪的百姓。于是,徐州多了一道“市菜”——回贈肉。
僅兩年后,蘇東坡貶謫湖北黃岡。此地雖然荒蠻,卻也令他自得其樂,因為這里有一個美食元素:豬肉。黃岡豬肉多,價廉味美,當?shù)厝藚s不熱衷。蘇公卻在這個物美價廉的美食中找到了天堂。他詩中云:“黃州好豬肉,價賤等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他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笨梢姡澜缟喜⒉皇侨鄙倜?,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
沒過幾年,蘇東坡復出政壇,任杭州太守。這一年五六月間,浙西大雨不止,太湖泛濫,幸虧蘇公及早修浚兩湖,筑堤防汛,不僅使杭州的老百姓免于洪災,而且西湖上還多了個交通便道——蘇堤。過年的時候,百姓們聽說蘇東坡在徐州、黃州時最愛吃的是紅燒肉,紛紛擔了酒和豬肉給太守送年貨。蘇公又使出了回贈肉的殺手锏,給廚工批了個條子“酒肉一起送”給那些修浚西湖的農民工。結果,廚工粗心看成了“酒肉一起燒”,用美酒將豬肉燒得紅香酥爛,香飄西湖,令人垂涎欲滴。經(jīng)過幾番錘煉發(fā)展,這道紅燒肉終成正果,得到了“東坡肉”的美名。
東坡餅 蘇公并不是只以大菜行走江湖,樹立品牌,對于小吃這類足以燎原的星星之火,他也不偏不倚,同樣重視。
蘇公一向喜歡油酥食品。在黃州閑居時,他就住在赤壁睡仙亭。亭北有安國寺,寺里的老和尚參寥常與蘇東坡對弈和詩,兩人可謂至交。蘇公在寺里玩得興起,就不愿回家,參寥總是做精致的千層油酥餅款待他。時間長了,出于對蘇公的尊敬,參寥就把這種油酥餅稱作“東坡餅”。
與黃州隔江相望的鄂城,有一座風景秀麗的西山,也是蘇東坡喜歡的登高之地。每次登臨山上靈泉寺中的僧人們都以最好的素食奉送,靈泉水烹茶,油煎全麥餅,蘇公無不盡興而歸,甚至向僧人們討了全麥餅的做法,家里宴客時露一小手。八百多年后,清同治三年,湖廣總督官文游覽西山時,也吃了油煎全麥餅。問及餅的名字,時任靈泉寺長老的宏儒念及當年東坡雅事,便不問蘇公意愿,以“東坡餅”回應。從此,在湖北黃州和鄂城分別有了各自的東坡餅。雖說東坡餅只是小吃,但響鼓不用重錘敲,這星星之火給燎原的東坡美食品牌又添上了幾多光彩。
羊蝎子 沒有創(chuàng)新,難成大家。59歲時貶惠州,蘇公迎來了仕途最低潮的時期。他將精力轉移到美食上,很快,他發(fā)現(xiàn)惠州其實是個很美好的地方:“惠州風土食物不惡,吏民相待甚厚?!边@里氣候溫和,物產(chǎn)豐富,他自己耕種了品種繁多的菜園子,有美味堪比莼菜的藤菜和百吃不厭的荔枝。而他的大家風范,充分體現(xiàn)在不拘程式,銳意創(chuàng)新。比如當?shù)赜宣}場,蘇東坡就發(fā)明了鹽煽的吃法。做出來的鹽焗雞皮酥,肉爛,骨香,味濃。
更令他得意的創(chuàng)造則是烤羊蝎子?;葜萆虡I(yè)落后,市集零落,好歹肉鋪每天宰一只羊。蘇東坡暗中囑咐屠戶“留點大梁骨給我?!贝罅汗蔷褪俏覀兘裉斐缘难蛐?,蘇公烹羊蝎子可謂精心,先煮熟,抹上薄薄一層酒和鹽,在火上烤至微焦。羊蝎子上的絲絲肉星,酥脆焦嫩,入味三分,吃起來仿佛有蟹肉香味。
今日,羊蝎子火鍋熱遍全國,其實在一千年前,蘇東坡便已憑著他天才的創(chuàng)造力,發(fā)掘出羊蝎子這美味。當時是自愿也罷,無奈也好,把凡物變得不平凡,就是天才和庸人的區(qū)別。
河豚蘇公不僅好吃、會吃、會做,而且喜歡把他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偶得的美食用詩詞文記錄下來。天長日久,集腋成裘,這些寫美食的佳作,不僅成了留給后人的文學財富,也更鞏固了蘇公的品牌美名。
《惠崇春江晚景》一詩,我們都按春景詩讀,其實,這是蘇公看見春暖花開,想到河豚欲上時咽口水做的詩?!爸裢馓一ㄈ齼芍Γ航喯戎?。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焙与鄤《?,嚇不退蘇公。宋人吳曾《能改齋漫錄》記載,東坡在朋友李原明面前盛贊河豚之美。李原明問其味如何,蘇公沒有直接回答,而是運用了文學創(chuàng)作中側面烘托的手法:“值得一死!”
蘇公詩文,常見美食。旁人論及蘇公,也常談到他的美食人生。不僅自己寫得好,也被旁人津津樂道,這樣的蘇東坡,不成為美食品牌才怪。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