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8月24日,第三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yè)展覽會照例在上海展覽中心開幕。但不同往年,這一年,合資汽車公司們除了那些展示令人艷羨的外形,還著意強調汽車零件的“國別”。
僅從國際化氣息的現場氛圍來看,普通參觀者很難覺察到這一點。四個展館和展覽中心廣場1萬多平方米的展區(qū),匯聚了來自美國、法國、日本、意大利、聯(lián)邦德國、英國、波蘭、民主德國等18個國家、中國香港和臺灣地區(qū)的150余家廠商。通用汽車公司展出的別克世紀豪華轎車和雪佛蘭12座豪華旅行車尤其搶眼,這兩輛車在車展期間就被決定贈送給將于1990年在北京舉行的第十一屆亞運會。
但時任上海市市長的朱镕基卻在開辟更細微的視角。他親臨現場,參觀了上海大眾、廣州標致、北京吉普等中外合資公司展出的產品,詳細詢問了各跨國公司的國產化進展情況。在1989年的中國,合資汽車國產化進程是業(yè)界最熱門的話題。
作為德國大眾最早在中國設立的合資公司之一,上海大眾的上海桑塔納轎車國產化在當時已經取得了重大的進展。截至1989年6月底,就在上海車展前夕,其工裝樣品認可率和載貨國產率分別已達到34.59%和15.92%。
車展期間,在上海大眾展臺展出了兩輛桑塔納轎車和一輛原聯(lián)邦德國大眾的“卡拉維拉”辦公用旅行車。當時,最吸引眼球的不是車模,而是在展臺巨大的圓形旋轉平臺上擺放著一輛本土改進版本的豪華型黑色桑塔納轎車——加寬的輪胎、理亮的合金輪殼、黑色皮質的內飾、騰空欲飛的導流板等令過往的人群驚嘆不已。一旁,一臺機器人還在做著各種復雜的焊接動作——這樣一來,上海大眾展臺成為1989年車展最大的亮點。
后續(xù):從1985年第一屆至今,上海車展逐步晉升為最新銳的國際車展1999年的車展是20世紀90年代規(guī)模最為壯觀的一屆車展。之后,2001年的車展上,以上海通用旗下賽歐品牌為標志的10萬元家轎的概念被提出來,成為中國汽車市場發(fā)展史上的一個重要分水嶺。
此后的2002年,這個市場迎來了改革開放后第一個井噴期從2003年開始,順理成章地,第十屆車展是上海車展真正走出去的一屆,它吸引了眾多世界汽車巨頭的目光。
作為推動一個國家汽車工業(yè)發(fā)展不可或缺的部分,以及向全世界展示汽車制造技藝的平臺,如今,上海車展、北京車展和廣州車展成為當今炙手可熱的國際車展。尤其在經濟低迷時期,在中國舉辦的車展似乎成為全球汽車業(yè)維持原有尊嚴的唯一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