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之間,如果沒有性了,我們還能做些什么?
蘇醒為這個問題很苦惱。她和先生已經(jīng)很長時間沒有親熱了。
她這樣描述現(xiàn)在的生活狀態(tài):下班后,丈夫回到家,兩個人開始彬彬有禮的吃晚飯。吃完晚飯,她洗碗,丈夫開始看球賽。她洗完后,坐在他旁邊也一起看電視。偶爾他們會交談幾句,但大多時候無言。直到十一點鐘,兩個人上床睡覺,彼此相安無事。
事實上,很多夫婦之間的冷漠感,也是這樣慢慢產(chǎn)生的。到底是身體決定情感,還是情感決定身體?這就像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
在瑞士蘇黎世大學(xué),研究員彼特·蒂森曾經(jīng)做過婚姻幸福的女性的測驗。她們中的一些人在測驗時開始前并未與丈夫有過身體接觸,她們的心率和應(yīng)激荷爾蒙水平迅速上升,另一些在測驗前聽到過丈夫話語鼓勵的女性也沒有能減少緊張感,就好像丈夫不在身邊一樣。相反,那些肩部或者頸部得到愛人短暫按摩(10分鐘)的女性,在接受測驗的時候則平靜得多,她們的心跳速率和皮質(zhì)醇的分泌都維持在正常水平。
這樣的試驗,在我看來,如果用在男人身上,同樣適用,雖然普遍認為,女人更比男人缺乏安全感。
許多中國男人不習(xí)慣表達感情,將感情壓抑在心里,覺得不表達,妻子應(yīng)該知道。但是,妻子不是他肚子里的螢火蟲,哪里就一定看清楚?
通常我們認為性,是人類最原始的表達親密的語言。但是,如果將性概念,事實上各種身體之間的接觸,都應(yīng)該是表達親密感的一種方式。一定不要以為,除了性愛,兩個人其他的親密就無足輕重,恰恰相反,當(dāng)夫妻之間的婚齡越久時,這種非性愛以外的身體親密,更要躍升為夫婦之間親密的主要方式了。
幫助她梳頭,夫婦之間彼此之間做一些親密按摩,回家記住擁抱對方,當(dāng)他或者她在廚房做飯時,從身后抱住對方:或者,像日本一位著名老作家回答作家渡邊淳一詢問的關(guān)于你八十歲了,已經(jīng)不能和妻子做愛時,你怎么辦時,他說:那我就在晚上睡覺時,握著她的手。
作家楊絳和錢鐘書就把婚姻過得像一個親密無間的幼稚園,兩個人喜歡在家里拌一些小嘴,吵一些小架,或者互相像個孩子一樣,你掐我一下,我逗你一下。
伴侶之間,最好的示愛語言,其實是身體。電影《西雅圖未眠夜》里的瑞恩一直幻想能夠邂逅這樣一個男人:他的手可以帶給她一種人人都暗自渴望的,難得的平和與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