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女士來信: 我家鄰居趙大媽的老伴不幸去世,但在清理老伴的遺物時,有一個 3 萬元的存單卻找不到了,應該怎樣處理?
律師答復: 公民的財產,包括公民死亡時留下的遺產,都受國家法律保護。這一點是確定無疑的。
趙大媽找不到老伴去世時留下的存單,是可以向銀行申請掛失的。如果在辦理過程中遇到困難,還可以要求開戶行的主管部門或訴諸法院解決。
因為這筆存款屬于夫妻共同財產。按照《婚姻法》的有關規(guī)定,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財產為夫妻共同財產,這筆存款雖然以趙大媽老伴的名義存入,但實質是他們夫妻的共同財產。在趙大媽的老伴去世后,如果子女完全放棄繼承權,這筆存款則由趙大媽繼承,其權利包括申請掛失權也應當由法定代理人趙大媽行使。因此,趙大媽可以憑老伴的死亡證明、他們的婚姻關系證明及戶口薄申請掛失。
再有,存單遺失后,存單主人是可以掛失的。按照《儲蓄管理條例》規(guī)定:“儲戶遺失存單、存折或者預留印鑒的印章的,必須立即持本人身份證明,并提供儲戶的姓名、開戶時間、儲蓄種類、金額、賬號及住址等有關情況,向其開戶的儲蓄機構書面申請掛失。”這里的“本人”,是指存款所有權人,并非僅指存款人儲戶姓名和存款主人。這里的“有關情況”,屬于選擇的規(guī)定,盡管是越詳細越好,但不是非要全部提供不可。存款要素的提供程序,應以掛失人盡了最大可能和能夠確定存款的真正主人為限。銀行是不會以“為儲戶保密”的理由對趙大媽的請求加以拒絕的,因為趙大媽已經是存單的主人。
再次,假如趙大媽在辦理掛失和其他手續(xù)時遇到困難,與銀行方面達不成共識,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決。當趙大媽請求法院將存單的繼承權全部判歸自己所有時,法院可以通過審判職權,依法查詢存款的有關情況,從而做出判決,以此更好地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
嫁出去的女兒也要盡贍養(yǎng)義務
某村委會計生委員的來信: 我們村的何老漢有一兒一女,女兒何梅 5 年前嫁到同村的錢家為媳,老兩口便與兒子在一起生活。但天有不測風云,去年春節(jié)前,何老漢的兒子到水庫上鑿冰捕魚,不幸墜入鑿開的冰洞中溺水身亡。何老漢的老伴因此大病不起,沒過3個月也去世了,只剩下他一個人孤苦伶仃地生活。由于何老漢年事已高,加上失子喪妻的打擊,身患重病,失去了勞動能力,日常生活非常困難。在這種情況下,何梅想把何老漢接到婆家來一同奉養(yǎng),錢家一口拒絕。何梅又同丈夫和家里人商量,每月給父親點兒錢,找個人照料一下,錢家還是不同意。無奈之下,何梅便兩家來回跑,盡量照顧父親,但為了這事兒,錢家對何梅百般阻撓和刁難,指責何梅是“吃里扒外”,后來升級為對何梅嚴加看管,不讓她回家照顧父親。
為了解決何老漢的生活問題,村里責成我處理這件事情。我多次找錢家協(xié)商解決,但錢家卻以“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為由,認為何梅既然嫁到了錢家,與娘家就不再有多大關聯(lián)了,堅決不同意何梅回家照顧父親。請問,我應該怎樣進一步處理好這件事情?
律師答復:“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是已經過時的封建思想,錢家以此為由拒絕何梅贍養(yǎng)父親是毫無道理的。 我國《婚姻法》第二十一條規(guī)定,子女對父母有贍養(yǎng)扶助的義務,子女不履行贍養(yǎng)義務時,無勞動能力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yǎng)費的權利。成年子女不論婚嫁與否都有贍養(yǎng)義務。這也就是說,何梅贍養(yǎng)父親是受到法律保護的,是天經地義的,任何人都無權阻止。
但處理這樣的事情,要盡量本著化解矛盾的原則,多做錢家的工作,讓他們理解何梅的孝心,共同尋找一條解決何老漢生活的途徑。如果協(xié)商不成,可以幫助何梅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給予調解或作出判決。
贍養(yǎng)老人是子女應盡的義務,家庭和諧是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基礎。無論是父母的撫養(yǎng)還是子女的贍養(yǎng),既要以情傾注,也要依法規(guī)范。唯有如此,我們的社會才不會只是冷冰冰的規(guī)則框架,才能有溫情,有人性,我們的生活才會充滿幸福,充滿陽光。根據(jù)法律的有關規(guī)定,何梅如向法院提起訴訟,勝券在握,但這起案件引起我們深思的是錢家的態(tài)度。在今天,嫁出的女兒并非潑出去的水,撫養(yǎng)與贍養(yǎng)都是應盡的責任和義務。錢家更應該為兒媳何梅的孝心而感到驕傲和自豪,應該對何梅贍養(yǎng)父親的行為給予大力支持。(責編/詩坤shikun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