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勤北京人。34歲起擔任《中國少年報》“知心姐姐”欄目主持人,52歲創(chuàng)辦《知心姐姐》雜志。著有《寫給年輕媽媽》《做人與做事》《寫給世紀父母》《告訴孩子,你真棒!》等書?,F(xiàn)任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副總編輯、中國關(guān)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委員。
抱怨,是現(xiàn)代文明的通病。它就像瘟疫一樣傳染著、蔓延著,讓人的心情變得很糟。在我們的生活中,親子之間常常因為一點小事互相埋怨,不歡而散,夫妻之間常?;ハ啾г苟茨砍沙?。那么,我們能不能換一種活法呢?
安徒生曾寫過這樣一篇童話,叫《老頭子總是不會錯》。一對老夫婦一直想把家中的一匹馬拉去換點更有用的東西。有一天,老頭牽著馬去趕集,他先與人換得一頭母牛,又用母牛換了一只羊,再用羊換了一只鵝,又用鵝換了一只母雞,最后又用母雞換了一大袋爛蘋果。在每一次的交換中,他都想給老伴一個驚喜。當他扛著一大袋爛蘋果來到一家酒店休息時,遇上兩個從英國來的商人。英國商人認定老頭一定會挨老婆子的數(shù)落,老頭卻認為不會發(fā)生這種事情。英國商人就用一袋金幣打賭,說如果老頭沒有受到老伴任何責罰,那么金幣就送給他。說完,三個人一起來到老頭家中。老太婆見丈夫回來了,非常高興。老頭毫不隱瞞,一一道來交換的過程。老太婆每聽到老頭講到用一種東西換了另一種東西時,都激動地予以肯定:“哦,我們有牛奶了!”“羊奶也同樣好喝!”“哦,鵝毛多漂亮!”“哦,我們有雞蛋吃了!”最后聽到丈夫背回爛蘋果時,她同樣不慍不惱:“我們今晚就可以吃到蘋果餡餅了!”說完,她深情地吻了丈夫的額頭。結(jié)果不用說,英國人就這樣輸?shù)袅艘淮饚拧?/p>
讀了這則童話,也許你會覺得這個老太婆太傻了。其實,老太婆太聰明了!在她眼里,“老頭子比什么都重要”。馬、母牛、羊、肥鵝、母雞、蘋果只是身外之物,多一個少一個不影響大局,而抱怨不停大傷和氣最后會失去丈夫,生活中就少了另一半。老太婆真正做到了“以人為本”,知道夫妻之間和諧相處的基礎(chǔ)是寬容、尊重、信任和真誠。
快樂,不是給予多,而是計較少;幸福,不是辛苦多,而是抱怨少。寬容的種子能夠長成幸福的大樹,結(jié)出快樂的果實。抱怨的種子只能長出病態(tài)的樹干,結(jié)出痛苦的果實。愛嘮叨、愛抱怨的人是走不了多遠的,因為他會感到身累、心累。看看我們的孩子,他們生存的環(huán)境是多么惡劣:江河被污染、藍天被污染、食物被污染、水被污染,就連家庭的氣氛也被“抱怨”污染了。對話變成了對抗,教育變成了抱怨,好話不能好說……孩子聽到更多的是父母之間的抱怨、對孩子的抱怨、老人對兒女的抱怨。于是,孩子厭倦了,關(guān)上房門、帶上耳機,一頭扎進網(wǎng)絡(luò),甚至離家出走……
我想,誰都不愿過這樣的日子。愛是一門藝術(shù),寬容就是其中的精髓。有人想要幸福,就要像童話里的老太婆那樣信任丈夫,相信“老頭子總是不會錯”,不苛求、不抱怨。那么,對方心中一定會充滿感激。
(編輯/木非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