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講:創(chuàng)意人的全能素質(zhì)
是位置不對,客流量不大?是咖啡不好喝,價格太貴了?是室內(nèi)裝修太丑?是老板娘經(jīng)營不善?一大堆理由羅列出來,除了室內(nèi)裝修和設計師有關,還有哪些設計方面的因素和小店的倒掉有關?
在PPAPER上海辦公室的樓下,有一家叫做“愛巧克”的咖啡店,特色是出售很多優(yōu)質(zhì)巧克力??Х鹊暄b修、氛圍以及咖啡品質(zhì)都不錯,店家商標更是漂亮。
愛巧克的老板是一位年輕女生,還有兩個默默上班的員工。他們開業(yè)后一段時間,人流一直不是很大,有一天小店休息,我還以為是倒閉了,叫來上海辦公室的所有員工,圍在門口,討論這家小店為什么會倒掉。
是位置不對,客流量不大?是咖啡不好喝,價格太貴了?是室內(nèi)裝修太丑?是老板娘經(jīng)營不善?一大堆理由羅列出來,除了室內(nèi)裝修和設計師有關,還有哪些設計方面的因素和小店的倒掉有關?答曰:沒有。
所以,當你知道自己所從事的行業(yè)不是決定一家咖啡廳生存的必要元素的時候,你就知道自己的重要程度了。
我講這個故事是希望大家知道,設計在很多時候并不是決定事情的唯一元素。設計師還有很多元素要去思考——設計師很容易只想設計,就像會計師只想數(shù)字,作者喜歡只想文字一樣。這雖然是職業(yè)中重要的執(zhí)著與專注,但對不起,世界不會允許你只考慮這么一點點,你要考慮商業(yè),考慮人心,你要對其他事情有感覺。
我一直覺得,作為一個設計師,廣告人,建筑師,作為創(chuàng)意類人才,不能只和其他創(chuàng)意人才相比較,而是要和醫(yī)生、總統(tǒng)、電影導演、律師比,和世界上所有優(yōu)秀的人相比。你不能只服從于“我是父母生養(yǎng)的普通人,已經(jīng)不太可能做影響世界的事情了?!蹦阋獩Q定自己是否要做影響世界的人,決定你自己的人生目標,然后朝那個目標走。
在我們公司,設計師通常比較可憐,因為我對他們的要求很高,設計做得好只是基本功,占你進入這家公司需要掌握的能力的1%,剩下的99%我們會“逼”你慢慢學。在我們這里,設計師要會和廠商合作,談判,管理庫存。為什么?因為他們都是公司一員,公司賠錢,他們就沒有年終獎。我一直不斷推翻我們做的事情,加強公司里每個人的能力。在我的觀念里,老板是一個激發(fā)你,鞭策你,把你的潛力激發(fā)出來,讓你拿出自信來上班的角色。實際上,工作中,我們不太容易和天才或者尖端的人在一起,這也就是為什么西方社會比較好的原因,他們會逼迫你和有能力的人相處,因為這會開發(fā)你的思維和眼界,不會讓你輕易滿足。
我們還是家小公司,隨便想想“要成為迪斯尼要到哪一天啊”就覺得時間不夠用,當然也不是說太過夸張地去欲望,只是看看能夠做多少,然后自己逼著去多做一點點,希望付出十次會有一次有比較好的結果。
當然都會有失敗,但隨著經(jīng)驗的積累。遇到挫折,你會開始控制自己不去負面思考。調(diào)整自己的策略去達到那個目的,克制自己的情緒,改變自己的弱點,知道怎么去付出和承擔。這就好像當你認定要和某個男人在一起時,剩下的問題都是可被解決的,而如果你不確定,你就永遠不知道怎么解決中間的沖突一樣。
話說回來,大部分創(chuàng)意人的生活都非常狹窄,不值得表揚。他們只喜歡喝好喝的咖啡,看好看的電影,穿連卡佛和IT里設計奇怪的衣服,但是對宏觀沒有把握,對商業(yè)沒有認識。對人沒有觀察,你做的有什么影響力呢?創(chuàng)意其實只是一項工具,設計師更應該去讀讀社會學,經(jīng)濟學,心理學,這才是完整的一個“人”,而不應該只專精設計。
多看書,多體驗人生,對自己有多一點要求,智慧地去成長。
包益民
他畢業(yè)自全球頂尖設計學校羅德島設計學院以及藝術中心設計學院,是美國Wieden&Kennedy廣告公司唯的華人,先后是臺灣李奧貝納以及智威湯遜的副創(chuàng)意總監(jiān),作品獲得80個以上的世界大獎獎項肯定,被Achive雜志評選為2001年全球排名第七的藝術總監(jiān)。他1995年成立包氏集團,業(yè)務范圍橫跨雜志、品牌、商品設計、服裝、出版及經(jīng)紀,在上海、北京、巴黎、臺北都設有分公司。他的雜志(PPAPER)、《ICB》以及自傳《天下沒有懷才不逼這回事》新一年在內(nèi)地都可以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