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油茶是一種油料植物,而且還是營林防火的優(yōu)良樹種。近年來梅州市高度重視油茶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使油茶產(chǎn)業(yè)初具規(guī)模。為進一步提高油茶產(chǎn)量,提高林農(nóng)的經(jīng)濟效益。本文著重介紹了油茶的林地和品種的選擇、油茶的種植及其管理等方面的關鍵技術。
關鍵詞:油茶;種植技術;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
中圖分類號:S79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8136(2009)36-0157-02
1 油茶的生物學特性
油茶屬木本植物,是經(jīng)濟油料果樹,寒帶、熱帶都有分布。在園林選擇方面,以土層深厚、肥沃、緩坡向陽,土壤呈酸性或微酸性的土地為宜。整地宜在冬季或早春。其方法是一般以水平帶狀整地效果較好。穴一般為67cm,全面開墾時,深度不少于27cm。油茶的壽命長達七八十年,有的甚至達到百年以上。它的生長發(fā)育過程中,要經(jīng)幼年、成年和衰老這3個階段。
1.1 幼年階段
從油茶發(fā)芽到開花結實,為幼年階段。這階段一般為5年。6年,是油茶生長發(fā)育的基礎,幼年生長的好壞,直接影響以后的生長發(fā)育和產(chǎn)量。這個階段主要發(fā)育特點是營養(yǎng)生長十分迅速,主干生長多,分枝很少。
1.2 成年階段
從7年~8年開始大量開花結實到衰老之前的旺盛時期,為成年階段。在這一階段里延續(xù)時間很長,一般可達到70年~80年,有的甚至更長。在成年階段的生長特點是,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都達到旺盛階段。
1.3 衰老階段
油茶生長到七八十年以后。開花結實的能力與生長發(fā)育的能力都逐漸衰退,樹勢衰老,產(chǎn)量下降,大小年現(xiàn)象明顯。為了提高老油茶樹的產(chǎn)量,通常會根據(jù)生長情況,砍去衰老的植株,以萌發(fā)新的植株,這樣會很快可以結實,增加油茶產(chǎn)量,增加收益。生產(chǎn)上叫萌發(fā)更新。
2 油茶的種植方法
2.1 植樹
植樹就是將苗圃培育出來的實生苗、扦插苗、營養(yǎng)缽苗和嫁接苗定植到油茶園。由于油茶苗木在苗圃里護理得較好,生長健壯,根系發(fā)達,抗旱力強,栽植后扎根快,容易成活,恢復生長快。做到早成林,早收益。栽植油茶的天氣很重要,在某種情況下,比造林季節(jié)還重要,是造林成敗的關鍵。最好的栽植天氣是陰雨天,栽后下雨,或是毛毛雨天為好,輕粕上宜陰天栽,沙土宜毛毛雨天栽,壤土宜雨后晴天栽。土壤過干、過濕、冰凍、大雨、大太陽天,都不宜栽種油茶,以免降低成活率。
2.2 直播
用種子直接播種在油茶園地。這種方法簡便,節(jié)省勞動力,生產(chǎn)成本較低,解決林地遠,不便運輸苗木的難題,而且又不受苗木供應的限制。缺點是用種子較多,種子容易受鼠獸損害,同時幼苗抗旱能力較差,小苗出土后,在高溫干旱季節(jié)容易被灼傷或曬死,有的到了秋季,死苗根部重新萌發(fā)新枝,使油茶樹變成無主干的叢生樹體。為了提高直播的成活率,有條件的地方,提早播種季節(jié),即改春播為冬播,可以明顯提高直播的出苗率。
2.3 大枝扦插
油茶大枝帶也扦插造林,有成活率高、生長快、結果早的特點。插條林地的要求較高,土壤要求濕潤、肥沃、疏松,土層深厚的山地,方向朝南或東南,背西北風。陡坡、排水不良、低洼積水或土層淺薄、卵石很多的地方,不宜作扦插林地。最好在造林的前一年挖翻,種植農(nóng)作物,使土壤熟化,提高肥力。有利于扦插的成活、生長。插后可進行林糧間種。以耕代撫。插條周圍約35cm范圍內不要松土,以免松動插條。插條苗側根發(fā)達,無明顯主根,不耐旱,故應加強肥水管理。
3 成林管理
適宜造林地的條件是海拔500m以下,坡度20°以下,應選擇土層深厚的紅壤、黃壤或黃棕壤。整地時應先清理林地,需要全部砍除雜灌,一般采取水平撩壕、大穴、魚鱗坑等三種方式。其中撩壕的方法最好。
3.1 撩壕
在山坡上每隔3m挖一條深50cm、底寬60cm,溝底水平的等高壕溝。表土填入壕底,底覆于上面,整成內低外高的反坡梯土,梯面寬度為1.2m~1.5m,內側開20cm×20cm的蓄水溝。
3.2 等高大穴
按株距從山頂?shù)缴侥_拉直線定點,環(huán)山水平放樣,栽植穴的位置就是在水平線與垂直線的交叉點,形成上下成列、水平環(huán)山成行的格局。穴底長寬深度為60cm×60cm×50cm。環(huán)山每隔4行就挖一條寬50cm、深40cm的水平保水溝。
3.3 魚鱗坑
沿等高線,依株距定出栽植點,上下行之間錯開。表土填人坑底,作成半月形的土臺,臺的內側挖深約20cm的保水溝。
4 油茶主要栽培技術
在苗木培育方面,油茶繁殖一般采用嫁接和扦插兩種方法,它們都具有結果早,并能保持母樹的優(yōu)良性狀等特點,接穗或扦插枝條都應在長勢壯的優(yōu)良單株的向陽枝條上選擇。如大量培育,最好建立采穗圃和種子園。嫁接一般應用嵌合枝接,皮下枝接法,具有簡便易行、成活率高的特點。嵌合枝接的適宜時間應選擇在2月底~3月初,5月底~6月初和9月底~10月初。扦插采用短穗扦捅,插穗宜用當年春梢,穗長5cm~6cm,留葉1片,夏季扦捅為好。插穗最好用200ppm~500ppm奈乙酸液浸24h,插后要遮蔭、保濕。生根后,及時施稀薄人糞尿或根外追施磷酸氧鉀。油茶樹形枝繁葉茂,適應性強,壽命長,產(chǎn)量高,種植大約4年~5年就可開花結果,每年開花結果1次,開花時間很特別,是在冬季12月到次年1月開花,到次年9月左右果實成熟;果皮顏色與樹皮一樣,種仁外包著黑色的骨質硬殼,取出種仁曬干就可榨油。
在栽培管理上,油茶定植時間宜“十月小陽春”種植,每公頃栽900株~1200株。油茶栽植過程中,提倡合理套種短期作物,以充分利用土地資源,發(fā)揮效益,用地因時制宜地進行夏墾。冬季或早春可結合施有機肥進行深挖。夏季干旱高溫時,要注意清除雜草松表土,防止水、土、肥的流失,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5 病蟲害的防治
所有的生物都會生病,油茶也不例外,主要堅持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以生物防治為主導。影響油茶生長的主要病蟲害有油茶炭疽病、油茶軟腐病、油茶尺蠖、茶毒蛾等,它們對油茶的危害是毀滅性的,因此要隨時觀察油茶病蟲害的發(fā)生情況,一旦發(fā)生及時采取防治。
5.1 油茶炭疽病
4月~10月容易發(fā)生此病,但7月~9月蔓延的速度最快。在發(fā)病高峰期的,可用1%波爾多液進行噴灑,每個月兩次,連噴3次~4次。
5.2 油茶軟腐病
發(fā)病時容易造成油茶大量落葉,落果,以致產(chǎn)生嚴重的后果,一般4月~5月下雨之后迅速蔓延,6月份以后到8月最為強烈。噴灑75%甲基托布津300倍液~500倍液就能得到有效緩解。
5.3 油茶毒蛾
幼蟲吃葉和嫩枝、花芽和幼果。藥物防治應掌握在幼蟲3齡之前進行為最佳。藥劑可用合成洗衣粉50倍液~100倍液或100倍肥皂液~200倍肥皂液進行有效滅蟲。
5.4 油茶尺蠖
吃油茶葉的害蟲,一年產(chǎn)卵一次。對幼蟲噴灑50%二溴乳劑1000倍液或90%的晶體敵百蟲1500倍液。
種植油茶是一個高效、長效的產(chǎn)業(yè)。種植好油茶,不僅可以解決農(nóng)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yè)問題,增加農(nóng)民收入,而且沒有自然風險和社會風險,具有經(jīng)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三效”俱佳的特點。因此,我們應該大力發(fā)展油茶產(chǎn)業(yè),提高認識,這對未來油茶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