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葛,在我們四川老家叫地瓜。每年的夏秋季節(jié)是沙葛上市的時候。
小時侯在鄉(xiāng)下,我們村里就有一戶人家種過沙葛。種沙葛的地方選在陡峭的山坡上,四周還圍上了帶刺的柵欄。沙葛并不是多么珍貴的東西,相比其他蔬菜、水果可以說是相當便宜的。圍著帶刺的柵欄,并不是防人去偷,而是謹防小孩子進入。因為沙葛的種子和莖葉均含有劇毒,若不慎誤食會中毒身亡。最典型的一個教訓是,我們村里至今仍坐著輪椅的那個中毒者。因為他全身癱瘓,僅兩只手能動,但也是抖抖擻擻地握不緊東西,又因其排行老三,所以大家都叫他三癱子。從我開始記事起,三癱子就已經坐在輪椅中了。那時,我們小孩子經常到他那里去玩,跟他學下象棋。三癱子雖然癱瘓,頭腦卻非常靈活,村里下象棋沒有人是他的對手。聽父母講,三癱子以前也是不癱的,在六歲的時候,因誤食沙葛的種子而中毒,所幸當時搶救及時,保住了性命,但從此也與自由永遠隔絕了。他在那個他父親給他做的木輪椅中整整坐了40年了。村里的大人們時常拿他來教訓小孩子,告誡他們不要亂吃東西,尤其是沙葛的種子。后來我才知道,沙葛的種子及莖葉中含有一種叫作魚藤酮的物質,對人畜有劇毒。我還聽說,敵敵畏等劇毒農藥就是由其加工制成的,可想它的威力有多大!以前村里人很多種沙葛的,自從出了那次事件后,就很少有人種了,要種也是在陡峭的山坡上,周圍圍上帶刺的柵欄,以防小孩或家畜進入其中誤食。
雖然沙葛的種子和莖葉含有劇毒,讓人望而生畏,但其根塊卻可制成美味的菜肴,亦可當作甜美爽口的瓜果。沙葛的肉色雪白,味道甜美,肉質脆嫩爽口,富含植物蛋白、膳食纖維和維生素,有生津解渴、清涼祛熱的功效。沙葛與肉同烹,能吸收肉類的脂肪,煮出來的肉食特別嫩滑而無油膩感。以前在家里常吃沙葛炒肉片,這種做法是我最喜歡的,既簡單又實惠。還有一種做法也是常吃的,就是把青椒切成粒入鍋中炒香,再放入切成薄片的沙葛,翻炒均勻,調入鹽、味精、醬油,最后再丟入幾片蔥葉。這樣做出來的沙葛,有一股椒香味,很下飯。當然,炒沙葛時油要多放一點,否則就沒有那么好吃。
用沙葛做肉丸子,這是我不久前得到的一道美食做法。一次,在一家小店里吃飯,點了一道豆苗丸子湯。豆苗的清香味,加上個大的肉丸子,很是惹人食欲。送一個在嘴里,口感非常脆嫩爽口,跟以前吃的肉丸大不一樣。于是好奇地追問老板這肉丸的做法。老板也不吝嗇,熱情地告訴我:“也沒什么特別的地方,只是在拌肉泥時加了一些切成粒的沙葛。開始是為了減少肉的用量,降低成本,沒想到加了沙葛的肉丸口感這么好。”回到家里,我就按照店老板教的方法制作沙葛肉丸,做出來的效果確實不一樣,在飯桌上得到了家人的認可。
具體做法是:將肥三瘦七的豬肉用刀剁細,另用小碗調入鹽、味精、雞精、胡椒粉、花椒粉,加清水調散,分批摻入肉泥中和勻,再加入香油和雞油,用力拌和使其有勁道,接著依次加入姜蔥末和生粉,最后打入雞蛋和勻后,放入冰箱冷凍5~10分鐘后取出;再將沙葛切成綠豆大小的粒,拌于肉泥中,擠成肉丸就可以了。無論是清蒸、紅燒,還是做湯菜,口感都非常美妙。若把肉丸裹上一層泡好的糯米,入籠蒸出來,就是另一道非常美味的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