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在分析當前我國的通貨膨脹現象及成因基礎上,主要針對緩解農產品價格和房地產價格上漲的方面給出了相應的稅收政策建議,期望通過稅收的政策選擇來緩解當前通貨膨脹的上漲。
[關鍵詞] 通貨膨脹 稅收政策
一、當前我國通脹壓力的根源
1.這輪物價上漲的源頭在糧食肉類等農產品。它是由上游產品價格象能源、原材料、動力價格的上漲方面引起的。隨著我國對石油等能源和原材料進口量的不斷增加,國際能源和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了我國能源、原材料、動力價格的普遍上漲。同時資源要素的價格和油價上調,引發(fā)“多米諾骨牌”效應,引起下游產品象鋼材、水泥、農產品及加工產品、養(yǎng)殖業(yè)產品等的上漲,但其首要表現為農產品價格上漲。
2.國內產能過剩導致了我國貿易順差不斷增加。貿易順差的不斷增加,需要越來越多的外匯儲備和基礎貨幣投放,緩解外匯儲備壓力所采取的人民幣匯率升值政策,不僅在客觀上加劇了我國民間實業(yè)資本向房地產大量轉移現象,導致了房地產投資過旺和資金流動性過剩現象,房地產價格呈現了快速上漲的局面,同時隨著美國次貸危機的進一步發(fā)展,各種國際游資也通過各種渠道進入我國房地產進行投機炒作,加劇房地產的價格了快速上漲。
3.由于國家的收入分配政策向低收入者傾斜,勞動力價格普遍上漲,擴大對食品如肉類、糧食等和房地產的消費需求。同時還有心里因素,由于人們對通貨膨脹的預期增加,也進一步導致了通貨膨脹的加劇。
二、治理當前通貨膨脹的稅收對策
1.組合利用稅收政策,緩解能源、原材料和農產口的價格上漲
本輪通貨膨脹主要是由于能源、動力、原材料價格上漲引起的,能源、動力、原材料價格上漲,引發(fā)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向下游產品價格傳遞,導致了冶煉、化工、鑄造類和加工類商品價格上漲。針對上述情況,利用稅收的杠桿作用,從源頭上緩解能源、原材料價格成本的上漲。一方面,國際能源、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引起國內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為了緩解國內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可以考慮降低能源、原材料價的進口關稅。另一方面對開采資源的企業(yè)進一步降低資源稅,降低企業(yè)的生產成本,鼓勵企業(yè)加速設備更新和技術升級,增加產量,緩解供不應求的局面。
盡快對高能耗企業(yè)實行生產型增值稅向消費型增值稅轉型,高能耗企業(yè)通過生產型增值稅向消費型增值稅轉型,有利于增值稅稅負的降低,降低生產成本,進行技術革新,促進節(jié)能排耗,同時也可以使商品價格的下降,如鋼材,水泥價格的下降,起到緩解房地產價格上漲的作用。同時再配合消費稅改革,將煤炭、焦炭和火電等高污染、高耗能產品納入消費稅的征稅范圍,提高低標號汽油和含鉛汽油的消費稅稅率。此外,對清潔能源如生物能源免征消費稅,這樣既可以限制高能耗高污染產業(yè)的發(fā)展,又可以降低對傳統(tǒng)能源資源的過度需求。
糧食和農產品是我們生存的基本條件,農產品價格的上漲,涉及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了緩解國內糧食和農產品價格上漲,可以運用多種稅收政策,增加國內糧食農產品及肉類的市場供應量。對國內生產農業(yè)機械,化肥,農藥,農膜的企業(yè),實行降低企業(yè)所得稅率或免征企業(yè)所得稅,減少農業(yè)機械,化肥,農藥,農膜的流通環(huán)節(jié),降低稅率或免征增值稅,降低農產品生產成本。同時利用關稅,對進口的農產品包括糧食,油類,及多功能耕種機,播種機,收割機等農業(yè)機械降低關稅,穩(wěn)定在市場的價格。另外,耕地是生產糧食和其它農產品的根本保征,在耕地不斷侵蝕的情況下,為減少耕地不斷被侵蝕,可以進一步提高耕地占用稅的征稅范圍和納稅標準,保證有充足的耕地資源進行農業(yè)生產,擴大農產品的供給。
2.利用稅收杠桿的作用,緩解房地產價格上漲
由于我國房地產的稅費主要集中在開發(fā)投資環(huán)節(jié),占有和交易環(huán)節(jié)稅費相對偏輕。占有不動產的稅賦較輕,人們投資購買房地產的預期收益會很高,客觀上鼓勵了房地產的投機行為。針對這種情況,其一可以考慮開征地產稅和房產稅,對房地產保有環(huán)節(jié)征收物業(yè)稅(或稱房地產稅),擁有房產越多,所繳納的不動產稅越多,這樣增加保有多套房屋者的稅收負擔,可以抑制房地產投資和房屋儲備行為。其二可以考慮適當提高房產權交易稅稅率,對房屋出售和轉讓者獲得的財產轉讓收入,征收較高的房產產權交易稅,從而在交易環(huán)節(jié)抑制房產領域的投機性需求。同時,對大戶型住房實行消費稅,采取累進稅率,對越過一定面積的住宅實行消費稅調節(jié),以抑制大型住房和高檔住房的需要,促使大型商品房向經濟適用房轉化。
另外,由于取得環(huán)節(jié)的耕地占用稅和使用環(huán)節(jié)的城鎮(zhèn)土地使用稅稅額標準均較低,有些開發(fā)商利用房價上漲的預期,囤積土地或推遲開工、完工,降低了高效土地、集約用地的作用。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優(yōu)化土地資源,減少土地浪費,建議開征土地閑置稅。土地閑置稅是許多國家已經開設的稅種,是對土地使用權的取得者,在其取得土地使用權一段時期后仍未進行正常開發(fā)使用而開征的稅種。同時為了優(yōu)化房產資源配置,加速商品房流通,減少人為的囤積和空置房屋,維護房地產市場的秩序,對開發(fā)商建好超過兩年沒有出售的房屋,依法征收房產稅和城鎮(zhèn)土地使用稅。
同時,正確引導中低收入階層理性消費,鼓勵居民消費中小戶型、功能良好的住房。為了鼓勵開發(fā)商建設廉價房,可以給予一定的稅收優(yōu)惠,例如實行較低的城鎮(zhèn)土地增值稅和房產權稅稅率,促使開發(fā)商為低收入者提供足夠的廉租住房供給。另外,可以通過稅收手段,進一步培育、活躍二級市場和租賃市場,比如通過減免租賃環(huán)節(jié)稅收鼓勵二手房進入流通,適當降低營業(yè)稅稅率和所得稅稅率,允許扣除房屋折舊和必要的成本開支,使房屋租賃的綜合稅負降低。有利于將大量的隱性出租房屋進入二級市場,利用開征物業(yè)稅等經濟手段,促使更多的存量住房資源進入租賃市場;鼓勵機構投資者進入住房租賃市場,改善租賃市場的供應結構。
參考文獻:
[1]楊 濤:通脹壓力下的財稅政策選擇[J].稅務研究,2008,5
[2]鄭幼鋒:減稅有助于緩解通貨膨脹[J].財政研究,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