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細如發(fā)絲的裂縫如同一枚破膛而出的炮彈,炸裂了休斯敦的天空。姚明何去何從?火箭路在何方?一連串沉重的問號壓得莫雷喘不過氣來,這位精于算計的火箭掌門人已經(jīng)好久沒有向人們展示他那憨厚中略帶狡詐的笑容了。
一旦火箭財力與人力兼?zhèn)?,他們何愁找不到“如意郎君”。莫雷的思路很清晰,為姚明找替身?可以,但你別指望我開出合同,除非你是德懷特·霍華德。我可不想再添一個掙工資的人。
普林斯頓體系的一個戰(zhàn)術優(yōu)點便是掩蓋外線球員突破能力差單兵作戰(zhàn)水平低的缺陷,而火箭不缺外圍突擊手。上賽季的西部半決賽已經(jīng)證明了,如果布魯克斯打瘋了,火箭也是能見誰滅誰的,這也就造就了火箭應急的第二套戰(zhàn)術方案——突分移動進攻。
2009年的夏天,休斯敦這座航天城響起了轟鳴且刺耳的空襲警報。
莫雷的底牌
“讓你們猜中,我就不是莫雷了!”這大概是這位火箭大管家的座右銘。從坐上火箭總經(jīng)理的真皮椅開始,無論選秀還是交易,莫雷都是雷不倒人不罷休。2007年上任伊始,莫雷把寶貴的首輪選秀簽用在了比自己還矮的布魯克斯身上,順手還搞來了上大學之前與中投勢不兩立的蘭德里。在一片罵聲之中,莫雷從馬刺挖來了比姚明還老的NBA菜鳥斯科拉。去年莫雷大筆一揮,阿泰斯特投入火箭門下。這位仁兄的NBA履歷中除了2004年的最佳防守球員獎外,就剩下在公牛打斷喬丹的肋骨,在步行者沖上看臺海扁球迷,在國王與畢比對噴不文明用語,并成功將對方氣得七孔冒火。
無論布魯克斯、蘭德里、斯科拉還是阿泰斯特,初入火箭時無不被貼上各種各樣的丑化標簽,但事實卻鐵一般的證明了莫雷眼光獨到。當姚明再次既在意料之中亦在意料之外的倒下后,全世界的火箭粉絲們都盼望著莫雷再施妙手,救火箭于水火之中。莫雷的行動倒也迅速,《休斯敦紀事報》是這樣報道的:當球員市場開啟后一分鐘,莫雷便一臉誠意地出現(xiàn)在魔術中鋒戈塔特的家門口,然后按響了門鈴……
莫雷在戈塔特的家中做了什么我們無從知曉,但結果是小牛與戈塔特一番眉來眼去之后一紙中產(chǎn)合同拋出,魔術隨即匹配留下波蘭鐵錘。至于火箭,把ESPN的流言版點爛,你也找不到他們給戈塔特的出價,莫雷的所謂誠意指的是什么?
夏天就是一個傳聞紛飛的季節(jié),戈塔特不行,自然還有別人頂上。一時間,為姚明找替身成為了媒體時尚。于是我們看到了諸如“拉希德·華萊士是姚明最佳備胎”、“麥克戴斯可解火箭燃眉之急”、“帕楚里亞是莫雷明智選擇”、“拉特利夫可為休斯敦再造禁飛區(qū)”之類響亮幽默的標題見諸于報端或網(wǎng)絡。
結果?拉希德·華萊士在三巨頭的攜手拉攏下,忘記了“不給老子800萬年薪,老子就退役”的豪言,拿著一份三年中產(chǎn)屁顛顛地奔向波士頓。麥克戴斯接過了鄧肯拋過來的繡球,就差正式“登記”了,帕楚里亞“烈女不侍二夫”定情亞特蘭大,至于拉特利夫,干脆直接向火箭說了“不”。
“我們不打算用簽約的方式引進一名中鋒,我們的目標是換來一名可以暫時頂替姚明的球員”,在拉斯維加斯觀戰(zhàn)夏季聯(lián)賽的莫雷在記者的百般追問下,終于有所保留地揭開了底牌的一角?;鸺徊铄X,但好鋼要使在刀刃上。莫雷心中的“刀刃”在哪里,為了揭開這個秘密,讓我們做一個換位思考。
如果你是莫雷,你的球隊兩名球星,都是VIP級病秧子,傷好了再犯,犯了再好,好了再犯,是休斯敦醫(yī)院的榮譽客戶。你根本無法預知今天還生龍活虎的他們,明天是不是就要躺在手術臺上挨一刀,而你還不能少給他們一分錢工資。這時候有人告訴你,一年之后球員市場將出現(xiàn)詹姆斯、韋德和波什這樣的大魚,你的腦袋里蹦出的第一個念頭是什么?和那些動不動就要掛號的家伙說再見吧,大不了爛掉一個賽季,抓著美鈔等著一年后搶人。
火箭是有資本在一年后捕魚捉蟹的,麥迪那份聯(lián)盟第一高薪明年到期,火箭將一夜暴富,這是火箭的財力。如果姚明手術后恢復良好,如果火箭撞上大運摘下狀元郎什么的,火箭的戰(zhàn)斗力還是很強的,再添上一位巨星,那就直奔總冠軍殺過去了,這就是人力。一旦火箭財力與人力兼?zhèn)洌麄兒纬钫也坏健叭缫饫删?。莫雷的思路很清晰,為姚明找替身?可以,但你別指望我開出合同,除非你是德懷特·霍華德。我可不想再添一個掙工資的人。交易我是可以接受的,但除非你是年輕10歲的奧尼爾,否則你的合同最好不要超過一年,我要為2010年留工資空間呢。擺爛?沒關系,沒有大踏步的后退,哪里有大踏步的前進,12年前的馬刺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換走麥迪?我不過嚇唬他一下,誰會傻到在明星球員處于波谷的時候將他甩賣?就是真想拋售,也要等到升值一些再說呀!別忘了下賽季可是麥迪的合同年,我就不信他會繼續(xù)爛下去,然后徹底丟掉NBA的飯碗。
看到這里你也許會有一個疑問,莫雷并不像你說的那樣摳門呀?至少他給阿里扎開出了接近全額中產(chǎn)的合同呀(具體簽約動用的是傷病特例)。沒錯,莫雷確實慷慨地向阿里扎遞過一張3300萬美元的支票,但這并沒有背離他的2010年計劃,難道你沒有注意到,在阿里扎到來的同時,火箭走了一個人嗎?
阿里扎的悲喜劇
如果你是一支球隊的總經(jīng)理,當一位NBA生涯最佳一季場均“狂砍”9分4個籃板和2次搶斷的球員向你要價千萬年薪時,你會不會以為他喝多了或者還沒睡醒?估計這就是阿里扎的經(jīng)紀人大衛(wèi)·李開價5000萬時,湖人總經(jīng)理庫普切克的反應。庫普切克在李獅子大開口后很快做出了答復,合同最高就是中產(chǎn),你愛簽就簽,不愛簽走人自便,俺們湖人的金字招牌不愁招不來球星!
大衛(wèi)·李一氣之下飛到休斯敦繼續(xù)忽悠,莫雷就是夠朋友,馬上甩出了另一份中產(chǎn)合同。愛簽就簽,不愛簽走人自便,你和湖人已經(jīng)撕破臉了,洛杉磯反正你是回不去了。盡管大衛(wèi)·李自作聰明地拋出了諸如詹姆斯和奧尼爾攜手力邀阿里扎加盟,波什快把阿里扎的電話打爆這類的搞笑消息,但老奸巨猾的莫雷不為所動。騎士和猛龍最多也就是中產(chǎn)合同,還不能確保阿里扎的主力位置,去哪里你們自己看著辦吧。阿里扎在球員市場兜了一圈,沒有找到稱心的買家,只好乖乖地接過火箭拋出的橄欖枝,然后在接受電臺采訪時大罵經(jīng)紀人如何無能,搞砸了他與湖人的好姻緣。
搞定了阿里扎,莫雷直接宣判了阿泰斯特火箭生涯的終結。從始至終,火箭是否真想留下阿泰斯特就是一個問號。阿泰斯特轉投湖人后主動爆料,火箭給出的年薪是不低,900萬美元在經(jīng)濟蕭條的大背景下還是很有誘惑力的,但問題是合同只有1年,這哪里夠30歲的阿泰斯特養(yǎng)家糊口的。于是湖人5年中產(chǎn)一扔出來,阿泰斯特就樂呵呵地上鉤,一溜煙跑到洛杉磯給科比打下手,美其名曰“冠軍在我心!”
阿泰斯特究竟是怎樣的一名球員?拋開他那些八卦是非不談,單就籃球功力而言,他絕對是全明星級的。他是聯(lián)盟第二強壯的小前鋒,他是內(nèi)外兼修的攻擊高手,他是可以從一號位盯到四號位的防守大師,他是在姚麥垂頭喪氣準備繳械投降時,朝他們屁股踹上一腳的頑強斗士。
阿泰斯特對火箭的影響,絕非他那場均17分5個籃板那么簡單。在阿泰斯特加盟火箭之前,火箭是一支太過溫柔的球隊,更衣室好好先生扎堆,唯有穆大叔能夠吼上幾嗓子,可一個連球都打不上的老家伙,又能起到多大的激勵作用呢?麥迪是一杯溫吞水,姚明將中庸之道發(fā)揮的淋漓盡致,終日里一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笑臉。MM組合的性格成為了火箭的性格,這支當年曾被稱為“德州蟑螂”的球隊,早就失去了那股被踩了一腳,還能大搖大擺反咬你一口的韌性,于是乎第四節(jié)崩盤和季后賽首輪魔咒成為了他們的標簽。
阿泰斯特1年前的加盟改變了火箭,阿泰斯特是一個叛逆、無畏、直腸子的熱血青年,他給火箭這一杯白開水加入了熱辣的燒酒,他將自身的那股邪氣移植給火箭,讓火箭變得冰冷、堅硬、強壯、斗志昂揚。阿泰斯特點燃了姚明血管里埋藏已久的炸藥,他完成了火箭騰空前的最后一次升級。
12年,整整12年火箭都沒有嘗過西部半決賽的滋味了。而就在阿泰斯特入隊的第一年,火箭就捅破了這層窗戶紙,還是在麥迪賽季報銷的情況下。西部半決賽火箭愣是將湖人拖進了第七場,其中4場是在姚明作壁上觀下完成的?;鸺押死霌屍呤欠裼小瓣幹\”我們不去討論,至少火箭在場上那股打完子彈拼刺刀的血性令人拍案叫絕,這難道不是阿泰斯特的功勞?他是火箭的戰(zhàn)斗之魂。
說過阿泰斯特,讓我們再來看看阿里扎。他是一位深藏不露的狙擊手,當科比或者加索爾背身單打時,他會靈巧的在兩翼游走,隨時準備接球命中一記空位跳投。他是一匹快攻中的烈馬,嘶吼著沖向敵營,接過跨場的長傳,在空中折疊身體,將球以各種各樣的方式砸進籃筐。他是防守端的響尾蛇,靈蛇擺尾跳躍著腳步,雙手則如毒蛇吐信般不停地刺向目標球員手中的皮球,用毫不講理的步步緊逼讓對手忙中出錯。總而言之,阿里扎是一位能夠投進Open Shot,能夠在反擊中刺出一劍,能夠在防守中冰凍對手的-角色球員。
說阿里扎是角色球員,絕對沒有貶低他的意思,實際上這是阿里扎到目前為止最適合的稱謂。阿里扎還不具備頂梁柱級別的個人能力,至多他從未展示出這方面的潛力。他不是給埃迪·瓊斯打雜的科比,也不是在多倫多頂著一個搞笑發(fā)型在卡特身后傻笑的麥迪。阿里扎需要在一個完善的戰(zhàn)術體系下,圍繞在巨星身邊才能發(fā)揮作用。他是一塊功能齊備的補丁,是藏匿于星光背后的隱形殺手。他可以錦上添花,偶爾也能雪中送炭,但你要是指望以他為核心打造一支球隊,那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羅嗦了這么多,無非是想道出一個不算新鮮的結論,阿里扎不是火箭的救世主,至少就目前的實力對比而言,他不如阿泰斯特。這就有一個問題了,同樣的錢火箭為什么不砸在阿泰斯特身上?答案,年齡。
阿里扎24歲,風華正茂大有潛力可挖。阿泰斯特30歲,除了少惹是生非之外,幾無上升空間。莫雷1年前搞來阿泰斯特,就是照搬凱爾特人的三巨頭模式,為總冠軍賭上一把。1年后莫雷送走了阿泰斯特,迎來實力稍遜卻更為年輕的阿里扎,等于宣告火箭三星爭冠的嘗試失敗,火箭要為未來下注了。
阿里扎相較于阿泰斯特還有一個優(yōu)勢,那就是性格。阿泰斯特性烈如火為火箭注入了兇悍的細胞,但前提是火箭的兩位所謂領軍人物有些“面”,如果火箭的帶頭大哥同樣是位熱血硬派,那更衣室內(nèi)“硬”碰“硬”的結果往往就是兩敗俱傷四分五裂。這就是為什么洛杉磯媒體還在為科比、阿泰斯特聯(lián)手的前景表示擔憂,湖人的更衣室能夠容下兩枚炸彈嗎?
盡管阿泰斯特自視甚高,把自己列入科比、詹姆斯等人的級別,但實事求是的講,以個人能力論,阿泰斯特不是一哥的料,充其量是個二把手。一個優(yōu)秀的二當家在性格上最好能與當家球星形成互補,比如托馬斯身邊的杜馬斯,喬丹身邊的皮蓬。如果姚明能夠順利康復,他毫無疑問是火箭再造的關鍵一環(huán),但在如今三巨頭還嫌不夠的競爭環(huán)境下,火箭勢必要再找一位巨星至少組成雙核,這就是2010計劃。放眼2010市場,無論詹姆斯還是韋德皆是性格剛烈之人,哪里受得了阿泰斯特充老大的做派?;鸺从昃I繆拋出了阿泰斯特,買進了性情隨和的阿里扎,等于為2010年搶人大戰(zhàn)提前布陣。
話又說回來,600萬年薪簽入一名24歲的前總冠軍首發(fā)小前鋒也是很劃算的。
阿德爾曼的戲法
2009—10賽季的火箭會徹底擺爛乞求狀元簽嗎?大概不會,莫雷還是要顧忌好不容易培養(yǎng)起來的球市。如果玩命打最后還是輸了,這是能力問題,而如果還沒動手就舉了白旗,那就是態(tài)度問題了。雖然都是吃敗仗,但對球市的影響可是判若云泥。所以莫雷會盡力為阿德爾曼打造一套還說的過去的陣容,剩下的事情就看阿德爾曼怎么變戲法了。
過去兩個賽季在火箭的執(zhí)教成績證明了阿德爾曼不愧一代名帥。姚明倒下了,火箭依舊22連勝。麥迪半個賽季沒打,火箭還是殺到了西部半決賽第七場。阿德爾曼總是能夠在近乎絕望時鑿出一道曙光,在他那古板的外表下,藏著一顆“善變”的心。
以火箭現(xiàn)有的這套陣容來看,新賽季他們必須要打整體,以團隊力量彌補球星缺失的漏洞。五人太極一直是阿德爾曼擅長的套路,無論在開拓者還是國王,阿德爾曼都將集體戰(zhàn)玩得流光溢彩。依照火箭球員的特點和阿德爾曼慣用的招數(shù),“窮人版”普林斯頓體系+山寨版突分移動進攻將成為火箭的主打。
普林斯頓體系的格言就是“強壯能擊敗弱小,而聰明能夠擊敗強大?!边@套打法講究的就是結合五人之力彌補單打能力不足的缺點,戰(zhàn)術精髓是利用無休止的傳球和聰明的無球跑動不斷拉扯對手的防線,進而制造對手的防守漏洞,獲得無人看守情況下接球直接出手得分的機會。
普林斯頓體系雖說是套集體戰(zhàn)法,但并非對個人能力沒有要求。想要玩好普林斯頓體系,至少有五個執(zhí)行條件。一、傳球精巧的大個子。二、中遠投出眾的射手。三、隊友們熟悉彼此的跑位特點。四、無私協(xié)作,進攻終結者永遠是機會最好的那個人。五、準確快速耐心地空切反跑。
按照以上的五個條件,新世紀初的國王顯然是豪華版。迪瓦茨和韋伯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傳球高手,斯托賈科維奇、克里斯蒂和畢比無一不是制造精良的移動火炮。畢比還是一位擋拆能人,他與韋伯的二人轉差一點就滅了不可一世的OK組合。
與當年的國王相比,如今的火箭在陣容成色上就差很多了。除非莫雷從公牛淘來布拉德·米勒,否則火箭五號位策應點就是空白,你能想象海耶斯或者蘭德里站在罰球線位置送出一記背后妙傳嗎?斯科拉倒是有一手傳球的功夫,但他與韋伯相比有一個很大的劣勢,那就是身高不足,高舉高打的過頂傳球難得一見。巴蒂爾、阿里扎和布魯克斯都有籃子,但作為普林斯頓體系關鍵的執(zhí)行人,布魯克斯的中遠投不及畢比穩(wěn)定,更要命的是,“黑豆”不會打擋拆。
從實際出發(fā),阿德爾曼需要將“火箭版”普林斯頓體系簡化一下。拋棄那些眼花繚亂的復雜傳切,主打高位雙掩護或者低位策應,射手埋底角中路切入,接球上籃這些簡潔的戰(zhàn)術配合?;鸺痪邆浯虺龅钐眉壠樟炙诡D體系的實力,他們只是窮人版。
普林斯頓體系的一個戰(zhàn)術優(yōu)點便是掩蓋外線球員突破能力差單兵作戰(zhàn)水平低的缺陷,而火箭不缺外圍突擊手。上賽季的西部半決賽已經(jīng)證明了,如果布魯克斯打瘋了,火箭也是可以見誰滅誰的,這也就造就了火箭應急的第二套戰(zhàn)術方案——突分移動進攻。
與普林斯頓體系一樣,突分移動進攻也是大學籃球的產(chǎn)物。2007—08賽季的孟菲斯大學將突分移動進攻玩的風生水起一路過關斬將殺入NCAA總決賽,德里克·羅斯在這套后衛(wèi)主導的戰(zhàn)術體系中如魚得水,他能在2008年選秀中壓倒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比斯利,突分移動進攻也算是功不可沒。
突分移動進攻執(zhí)行起來要比普林斯頓體系簡單的多,攻擊后衛(wèi)和小前鋒一個擺側翼一個放底角,擁有中投能力的大前鋒(中鋒)上提到高位為組織后衛(wèi)做墻。組織后衛(wèi)利用掩護加速殺向禁區(qū),根據(jù)對手的防守走位決定自己完成進攻還是分球給隊友。簡言之,突分移動進攻就是控衛(wèi)突破,你不包夾我就投籃,若你包夾我就分球的戰(zhàn)術。
上賽季NBA將突分移動進攻作為主打戰(zhàn)術的是籃網(wǎng),他們憑借這一打法一度殺入東部前六。首席控衛(wèi)哈里斯個人數(shù)據(jù)暴漲,還到全明星賽上走了一遭,但最終的結果是籃網(wǎng)未能進入季后賽,而哈里斯在賽季后半程的表現(xiàn)甚至明顯不及上半段。
比較球隊陣容,上賽季的籃網(wǎng)要比火箭更適合打突分移動進攻。跨場運球創(chuàng)世界紀錄的哈里斯快若閃電,卡特可以為哈里斯吸引對手的防守注意力,洛佩茲和易建聯(lián)都有一手中投功夫,易建聯(lián)甚至可以拉到三分線外,而西蒙斯和海耶斯都是底角三分高手。
籃網(wǎng)的失敗在于突分移動進攻這套在大學籃壇大殺四方的戰(zhàn)術,在NBA有些吃不開。當對手在開賽初期吃了籃網(wǎng)三板斧之后,漸漸摸清了突分移動進攻的脈絡。防守者放哈里斯一步站位,哈里斯一旦突破外圍防線,內(nèi)線球員上頂,兩翼包抄封死哈里斯向側翼分球的空間。突分移動進攻核心就是后衛(wèi)的突破,一旦突破的套路被破壞,這套戰(zhàn)術也就沒有什么用處了。
突分移動進攻想要發(fā)揮出最大的破壞力,擔任突擊手的后衛(wèi)就要具備一手過硬的中遠投功夫,讓對手不敢放你空間防守,只能貼身緊逼,這樣就為突破創(chuàng)造了更有利的條件。羅斯和哈里斯的中遠投殺傷力都不夠,而布魯克斯與羅斯們相比只差不好,這無形中削弱突分移動進攻的攻擊力。另外一個問題,羅斯和哈里斯身高都超過1.9米,而布魯克斯海拔只有1.8米,身高限制了他的傳球視野,一旦被長人圍堵,他的出球質量難以保證,這也是讓阿德爾曼撓頭的事情。
魔術or馬刺
新賽季的火箭將駛向何方,這是一個未知數(shù),不過擺在他們面前的道路無非兩條,一是一拼到底,二是一爛到底。NBA歷史中這兩條路都有成功的先行者,可讓火箭借鑒。
如果莫雷翻看一下1999—2000賽季的魔術球員名單,他會驚呼“俺們火箭的陣容還不賴嘛!”時任魔術總經(jīng)理加布里埃爾在1999年的夏天就制定了放棄一個賽季,囤積資金和選秀權準備一年之后搶購的計劃。
從1999年6月14日開始,至2000年2月24日結束,加布里埃爾共完成了37筆交易,魔術進進出出38名球員,很多人還沒有來得及購買奧蘭多的機票就被告知又被送走了。加布里埃爾一心擺爛,笑送球隊唯一能拿的出手的球星“便士”哈達威離去,將26歲才打上NBA,31歲才混上主力的阿姆斯特朗扶植為球隊老大,順手搞來了主教練經(jīng)驗為零的里弗斯當教頭。魔術有11名球員NBA球齡不超過3年,5人出身非選秀,更可怕的是其中4人還是魔術的先發(fā)。分別是NBA生涯前4年場均6.9分的阿姆斯特朗,人們關心他的性取向勝過比賽的約翰·阿米奇,運球就脫手投籃必面包罰球不如奧尼爾5輪選秀也沒撈到打NBA機會的奧特洛,剩下的那個是得分能力近乎為零的大本,那時候誰知道他日后會成為防守天王?
當加布里埃爾擺出這么一套人見人愛的陣容時,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魔術已經(jīng)基本鎖定了2000年的狀元簽,他們自甘墮落的決心太強了。
有時候,奇跡就在看似絕望的時候敲門了。
41勝41負,只要多贏1場就可以進入季后賽。掃一眼球員名單找不出一個得分利器,他們場均愣是轟下100.1分。賽季進行中打出了一波7連勝,創(chuàng)造了奧尼爾離開后的球隊連勝紀錄。魔術結結實實地震懾了聯(lián)盟,他們將明星論擊碎,他們用最樸素的陣容書寫了最華麗的事跡。他們是怎么做到的?
信心、勇氣和團結,這些就是魔術成功的關鍵詞。這支天賦平平的球隊沒有一人場均得分破20,卻有5人得分上雙。里弗斯打造了一支真正依靠團隊作戰(zhàn)的雜牌軍,板凳得分占全隊得分的48.2%,聯(lián)盟無出其右者。他們沒有其余4個人閃開,讓我一個人單打的球星,有的只是不知疲倦的跑動、傳切和掩護,他們打出了最純正的籃球。里弗斯成為了NBA歷史第一位未能率隊進入季后賽的聯(lián)盟最佳教練獎得主,加布里埃爾榮膺最佳經(jīng)理人,絕對無心插柳柳成蔭。
魔術在2000年創(chuàng)造了一個奇跡,馬刺在7年后也創(chuàng)造了一個奇跡——退步最快的奇跡。1995—96賽季,馬刺拿下59勝23負,勝率高達72%。1996—97賽季,馬刺的戰(zhàn)績下跌到20勝62負,勝率24%,較1年前足足下降了48個百分點,前無古人的大墮落。
馬刺在1996—97賽季的崩潰是天災與“人禍”的共同作用。本來馬刺在1996年的夏天還撿了一個便宜,底薪簽入了從希臘歸來的“人類電影精華”威爾金斯。主教練希爾躊躇滿志欲大展宏圖,孰料傷病接二連三的光顧馬刺。先是查克·珀森背部手術整季報廢,接下來核心球員“海軍上將”大衛(wèi)·羅賓遜背傷加腳部骨折打了6場就歇了,全明星前鋒埃利奧特右膝肌腱炎缺陣43場,查爾斯·史密斯右膝關節(jié)炎只打了17場。這4人在1995—96賽季馬刺的隊內(nèi)得分榜上分列一、二、五、六位,他們先后傷停對馬刺影響之大就不用多說了。
連失大將,馬刺軍心渙散潰不成軍,比賽打得雜亂無章,大多數(shù)時間茍延殘喘消極應付。希爾在執(zhí)教18場僅勝3場后,作為背黑鍋的第一人選被波波維奇炒了魷魚。波波維奇親自掛帥,但馬刺的戰(zhàn)況絲毫不見起色。
馬刺越打越臭,賽季進行到中期,《圣安東尼奧快報》爆料,大衛(wèi)·羅賓遜腳傷已無大礙,可以復出打球了。波波維奇隨即辟謠,信誓旦旦地表示羅賓遜腳傷未愈,賽季報銷已成定局。深謀遠慮的波波維奇玩了一個金蟬脫殼,他知道以馬刺當時的戰(zhàn)績,即便羅賓遜復出也難進季后賽,還要承受羅賓遜舊傷復發(fā)的危險。倒不如讓羅賓遜好好歇一歇,馬刺破罐子破摔,為狀元簽賭上一把。
波波維奇在1996—97賽季的押寶最終贏了個盆滿缽滿,20勝的馬刺在與凱爾特人等難兄難弟的樂透抽簽中幸運地拿到了狀元簽。抽簽當天波波維奇與他的妻子愛倫在紐約的一家餐廳吃飯,當看到馬刺中標時,一向沉穩(wěn)的波波維奇激動得跳到了椅子上。他知道,馬刺的新時代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