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山陽縣漫川鎮(zhèn)上通西安,下接武漢,水旱碼頭車來船往,人煙繁盛,民國年間被稱為小武漢。
小鎮(zhèn)三街六巷,十陌九行,呈輻射狀會于一處,中心是一個廣場。廣場周圍古建筑鱗次櫛比,有武昌會館、關帝廟等。最高大最古老的,是雙戲樓,傳說為宋代所造。因此,這個廣場也稱為雙戲樓廣場。
雙戲樓雕梁畫棟,古色古香,日里夜里,有劇團演唱,水袖揚揚,二胡咿呀,生旦凈末丑(中國戲曲中人物角色的行當分類),各展歌喉。
小鎮(zhèn)劇團中,有3個旦角,都是名揚一時的人物。小鎮(zhèn)上來來往往的客商,上到西安販皮貨的,下到武漢送桐油和山藥材的,還有北平過來下江南的,到了小鎮(zhèn),都會停下來住兩天。進了旅社,渾身一洗,一身清爽,不為別的,就為了看看這3位旦角的戲。
3位旦角,各有自己的保留節(jié)目。
李小蘭的一曲《天仙配》,能讓整個小鎮(zhèn)人迷醉數(shù)天,睡里夢里,都是那雙水汪汪的眼睛,顧盼生輝。所以小鎮(zhèn)有諺語:“聽戲要聽《天仙配》,娶妻應娶李小蘭?!?/p>
王小芬飾演《白蛇傳》中的白娘子,水袖一揚,一聲“冤家呀,端陽酒后你命懸一線”,把一個從北平來的客商引得伸長了脖子,一支長長的煙桿拿在手里,忘記了吸,突聽一聲叫,忙收回目光,才發(fā)現(xiàn)煙鍋貼在了旁邊客人的臉上,一陣油煙味刺鼻。客商忙道歉,而被灼傷的客人早已忘記了痛,眼睛瞪得雞蛋大,望著臺上。
小鎮(zhèn)酷愛京劇的人評價,“蘭芬清香,不如一芳”,這說的就是梅小芳。梅小芳本名不叫梅小芳,叫什么,人們已經(jīng)忘記。只記得初出道那年,梅小芳13歲,登上戲臺來,唱的是《霸王別姬》,輕吐朱唇,微展煙眉,唱道:“自從我隨大王東征西戰(zhàn),受風霜與勞碌年復年年。恨只恨無道秦把生靈涂炭,只害得眾百姓困苦顛連?!蹦锹曇?,水汪汪的,珠圓玉潤,每一個字落在地上,都如冰珠子一般,不沾染一點灰塵。
有到北平見過世面聽過梅蘭芳唱戲的人,一聲喟嘆:“了不得,簡直就是梅蘭芳第二?!本瓦@一句話,從此,梅小芳叫遍小鎮(zhèn),同時傳遍西安和武漢。
在某一年的正月,小鎮(zhèn)人集資,專請3位名旦在雙戲樓演戲,那意思,有點舉行擂臺賽的意味。當時十分熱鬧,萬人空巷,連西安、武漢的人都坐船坐車紛紛趕來,一時小鎮(zhèn)人滿為患。
演唱進行了7天7夜,胡弦拉斷了,鑼鼓打破了,3位旦角的高下也露了端倪:李小蘭和王小芬的嗓子微微顯出了沙啞,如月亮罩上了一層薄云;只有梅小芳,嗓門依然如水,清亮亮的,沒有一點渾濁。
等到抗戰(zhàn)開始,日本人打到小鎮(zhèn)時,3人的演唱生涯,正是如日中天的時候,尤其梅小芳,出有車入有仆。到小鎮(zhèn)的人,不聽她的《霸王別姬》,會連連慨嘆,認為自己沒到過小鎮(zhèn)。
日本駐小鎮(zhèn)的聯(lián)隊長,叫少琳一郎,一個很清秀的軍官,彎彎的秀眉,汪汪的眼睛,紅紅的唇,典型一個奶油小生,一口中國話,流利順暢,比小鎮(zhèn)人毫不遜色。
最讓小鎮(zhèn)人驚訝的是,這個東洋小鬼子愛京劇,把每一個字都能唱得字正腔圓,韻味十足。他唱許仙,唱張生;有時也唱花臉,一聲吼,居然也有張飛長坂橋倒喝的氣勢。
少琳一郎有個嗜好,每次帶隊進山圍剿抗日軍隊,勝利而歸,或者捕捉到抗日戰(zhàn)士槍殺時,都要在雙戲樓廣場搞慶賀儀式,辦一場演唱會,唱的內(nèi)容就是京劇。而且,此人也會丟下武器,洗凈雙手,抹抹涂涂,唱起京劇。
一次,在殺掉一個抗日戰(zhàn)士后,少琳一郎高興地宣布,準備了一曲《天仙配》以饗大家,讓所有小鎮(zhèn)居民都來觀看。至于七仙女,當然請李小蘭。
少琳一郎讓人開一輛車去請李小蘭,幾個日本兵荷槍實彈地跟著去了。不一會兒,車回來了。車停下,門打開,一個人走出來,風擺楊柳,荷花照水,緩緩走上臺來,面對觀眾,慢慢揭開臉上的面紗,是李小蘭,可又不像李小蘭,左邊臉明媚如畫,而右邊臉上一道傷口,從眉頭直拉到嘴角旁,鮮血淋漓,觸目驚心。
旦角全靠一張臉。一張臉如此,一生也就廢了。
少琳一郎目瞪口呆,接著大怒,掏出手槍,吼道:“不愿和皇軍合作,死了死了的?!崩钚√m微笑著,好像沒有聽見少琳一郎的話一樣,緩緩放下蒙面紗巾,向戲臺下走去,仍然如風擺楊柳,荷花映水。突聽后面一聲槍響,李小蘭緩緩倒地。自始至終,別說唱戲,她話都沒有說一句。
李小蘭死后大概半個月左右,少琳一郎進山圍剿,打敗了山里的游擊隊,騎馬挎刀,得意而歸。第二天,舉行慶祝大會,決定演唱小鎮(zhèn)人最愛聽的王小芬的拿手戲《白蛇傳》。為了防備李小蘭事件的再次發(fā)生,這次,少琳一郎讓人用軟轎去把王先生請來,“注意,好好伺候!”少琳一郎一再吩咐。
這里鑼鼓鏗鏘,二胡咿呀,一切準備就緒。軟轎抬來放在戲臺上,少琳一郎扮作許仙,走到轎旁,一弓身,拖著長長的唱腔叫道:“娘子,請——”轎內(nèi)不應。少琳一郎再弓身,提高聲音道:“娘子,請——”轎內(nèi)仍不見動靜。
少琳一郎一愣,擺擺頭,一個士兵上前掀起帷幕,只見王小芬端坐轎內(nèi),一柄匕首插在胸前,早已死去,手上,卻捏著一張紙,紙上血書幾個大字:“寧做中國鬼,不做東洋奴!”
少琳一郎臉色鐵青,大吼一聲“八嘎”,掀翻了轎子。然后下令,讓梅小芳來,如果這次再出錯,殺她全家。幾個日本兵,拿著上了刺刀的槍匆匆而去。不久,梅小芳來了,一襲白衣,一雙高跟鞋,一雙狐媚眼,盈盈一笑,把少琳一郎一腔的怒火消于無形。
那天唱的是《白蛇傳》。梅小芳把一個白娘子唱得如水一般多情,“冤家呀——你上了法海無底船,要盼你回家你不見,哪一夜不等你五更天——”那顧盼的眼神,輕揚的水袖,和一張嬌滴滴的朱唇,把一個傷心欲絕的白娘子演得一唱三嘆,比王小芬有過之而無不及。
少琳一郎更是拿出全套本領,把奶油小生許仙扮演得惟妙惟肖。演出結(jié)束,少琳一郎滿面通紅,大叫過癮,“和梅小姐合作,真是太愉快了?!?/p>
梅小芳嬌嗲地一笑,道:“小女子所見唱小生的多了,可從未見過如太君這般高明的身段和唱腔?!币痪湓?,恭維得少琳一郎滿臉開花,樂滋滋地宣稱:“《白蛇傳》演唱的成功,是日中友好合作最光輝的典范?!睘榱霜剟蠲沸》?,少琳一郎當即宣布:“梅小姐是我的朋友,從此,無論誰,不得為難梅小姐,包括日本人?!泵沸》己苁歉屑?,頻頻彎腰致謝。氣得一鎮(zhèn)百姓人人心里暗罵她是狐媚子。
當天晚上,有人悄悄寫了一張紙條,貼在梅小芳的門前。第二天一早,人潮涌起,互相傳誦紙條上的話:“蘭芬發(fā)清香,無恥梅小芳。”小鎮(zhèn)人都拍手稱快。
梅小芳不管小鎮(zhèn)人如何評價,依然一襲旗袍,一雙高跟鞋,頻頻參加少琳一郎舉行的慶祝演唱會,扮七仙女,扮白娘子,扮崔鶯鶯,忙得不亦樂乎。
在一次演《西廂記》結(jié)束時,梅小芳卸妝,對少琳一郎微微一笑,道:“聽說太君擅長花臉,不知可會《霸王別姬》?”一句話,挑動了少琳一郎的興致,當即宣布,明天演唱《霸王別姬》,到時候,請所有小鎮(zhèn)居民都來觀賞。
第二天,天空晴朗,是一個少有的祥和天氣。一早,日本兵就打門吼叫,讓小鎮(zhèn)居民到戲樓看戲。小鎮(zhèn)人一個個無精打采,心里把梅小芳暗罵了幾十遍。
戲樓上,鑼鼓敲響,叮叮咚咚。少琳一郎扮霸王,酒醉在軍中帳。梅小芳扮虞姬,今天卻不是彩色戲服,是一身縞素衣服,格外引人。戲到精彩處,是虞姬舞劍。在過去,這一段是小鎮(zhèn)人最愛看的,也是梅小芳最見功力的絕活,只見梅小芳一柄劍舞得如瑞雪飄飄,白練纏身。為了這段舞劍,當年梅小芳練了整整半年。據(jù)行家說,那劍術,超過了她的師傅。
但今天,臺下很冷淡,只有稀疏的掌聲,是日本人捧場的。
劍舞到最酣暢淋漓的時候,只見梅小芳微啟朱唇,緊咬銀牙,輕叫一聲“著”,一柄劍脫手而出,化成一道白光,直射向少琳一郎。少琳一郎陡然一驚,忙起身想躲避,可那劍飛得太快,只聽一聲叫,已由前胸直透后背。
梅小芳一劍成功,拂拂衣袖,對著臺下微微一笑,依然是過去每次演出結(jié)束時的樣子。
臺下,日軍士兵醒悟過來,一個個忙舉起槍,連連射擊。在一聲聲爆豆般的槍聲中,梅小芳潔白的衣服上,血跡如梅花朵朵開放??伤允贾两K都是微笑著的,然后慢慢地,慢慢地落在臺下,如一只翩然飛舞的蝴蝶,飄到地上,再也不動了。
只有那笑,仍然凝固在臉上,一如她第一次登場時的美麗清純。
(責編 何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