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讓大雨迎頭淋著,然后自褲袋中摸出一小塊肥皂來就往頭上擦,沒多久一個黑腦袋便成了白腦袋,白腦袋很快又被雨水再沖成黑腦袋,之后再自褲袋中摸出條小毛巾,把頭擦干,一次雨中洗頭便完成了!
平日大家都抱怨路面交通亂。但我覺得至少亂中有序。若到其他第三世界國家的城市旅游,自由行動有時真是“玩命”。因為他們的交通秩序混亂,交通工具殘舊,而且永遠超載,對外來人來說,城市與城市間往來若選擇乘火車,情況還勉強應(yīng)付得到。若市內(nèi)往來想搭乘公交則實在妄想。
記得那年到埃及,在開羅見到一部十四座位的小巴竟然可以擠上五六十人,你還敢坐嗎?故而搭計程車是唯一選擇。但計程車沒有“咪表”,得會討價,否則被砍得一頸血。
最夸張的一次是在印尼首都雅加達。我們當然不敢奢望能擠上那乘客塞得像沙丁魚罐頭般的公共汽車,也是一離開酒店便召計程車。有次我們的計程車正被堵在車龍中緩緩前進,忽然下起瓢潑大雨,令前進的速度更慢。這時,旁邊一輛公共汽車的一個車窗伸出個人頭來,是個中年男子。
他讓大雨迎頭淋著,然后自褲袋中摸出一小塊肥皂來就往頭上擦,沒多久一個黑腦袋便成了白腦袋,白腦袋很快又被雨水再沖成黑腦袋,之后再自褲袋中摸出條小毛巾,把頭擦干。一次雨中洗頭便完成了!他如此“有備而來”,顯見這是個經(jīng)常上演的節(jié)目。要是堵車再久一些,誰知道他還會不會演出一幕雨中洗衣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