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前,在舊金山日落區(qū)“那里愛格”大街,靠近一家超市的十字路口,幾個中國男人在罵街,幾個愛熱鬧的買菜婆娘出于義憤,作出呼應(yīng)。男人們唾沫橫飛地罵,一條勇猛的大漢戟指遠(yuǎn)處的警察,叉腰聲討。他們所用的是廣東話,而非“白鬼”警察聽得懂的英語。罵僅是發(fā)泄,而不是抗議。
事情是這樣的:剛才一便服女警察喬裝為家庭婦女,蹣跚走過斑馬線。另一位男騎警躲在街角,一旦發(fā)現(xiàn)駕車者不禮讓步行者,便開摩托車追來,開出罰單。二十分鐘不到,入彀的便有十多位,多是到這家超市買東西的。
起因均是性子急,看那女人走得太慢,不耐煩。一張“不禮讓行人”的罰單為一百七十多美元,這筆款子,足夠在超市買三袋五十磅裝大米,加上幾磅緬因州龍蝦,加一尾鮮活石斑魚。
吃了悶虧的眾男人,最理直氣壯的指控,是警察“選擇性辦案”:這么多司機(jī)不禮讓行人,你不抓,偏偏抓我!不是偏心眼,歧視,專找中國人的茬嗎?當(dāng)然,警察不可能在這場以中國方言表達(dá)的小型抗議集會中發(fā)言。
警察設(shè)局,為的是煞歪風(fēng)。警察不會為“一萬人犯同樣的錯,只抓一個”辯解,法官也只管被抓者罪名成立與否。在這樣的場合,唯一可行的,是乖乖地認(rèn)罰,吸取教訓(xùn)。
豈止吃罰單,人生盡多“偏偏攤上我”的不平。癌癥患者拿著診斷書,含淚問蒼天,是這一句;未成年兒子死于吸毒或醉酒駕車,母親對著棺木號哭,是這一句;面對地震瓦礫中的死難者,親人的天問,足以震撼大地。昊天不吊,一以至此!大抵而言,相對于小至罰單大至丟命的負(fù)面元素,人似乎更加難以忍受的是“不公”,尤其是災(zāi)難落到無辜的孩子、積德行善的好人。是的,一如太陽只照一個半球,一如云影只落在某一山坡,一如此為黑夜彼為白晝,并非由人的意志所主宰的“不測”總是充滿偶然性、盲目性,毫不按因果律和邏輯出牌,隕石砸中誰就是誰,不必作概率論證。
也許,人生的大智慧之一,就是擺脫對“被倒霉選中”的埋怨,泰然接受,然后盡力擺平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