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黃山附近涇縣的汀溪鄉(xiāng)戰(zhàn)嶺村農民陳光榮,在10萬余畝原始森林中的一座高山之巔創(chuàng)辦“野豬婚姻介紹所”,用美國進口豬與野豬交配,嘗試“跨國婚姻”,共培育出三代雜交品種,走俏市場,不僅締造了自己的財富神話,也讓數(shù)萬父老鄉(xiāng)親脫貧致富,走上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小康之路。
年輕獸醫(yī)追夢陷絕境
1978年夏天,汀溪鄉(xiāng)白楊生產隊的一頭母豬發(fā)情,跳墻逃跑了。7天后失蹤的母豬回來了,肚子卻越來越大,107天后竟產下了13頭滿身金黃色斜斑紋酷似野豬的小豬崽,經鑒定是家豬和野豬的雜交種。至此,村民才知母豬曾跟野豬“私奔”過!
陳光榮要了兩只小豬崽回家養(yǎng),半年后每頭豬只長了5公斤多,但從來不生病。陳光榮眼前一亮:野豬肉味鮮美,山區(qū)里有這么多野豬,如果讓每頭家豬都與野豬交配,生下的小豬豈不是無需防病?此舉不僅可讓自己迅速發(fā)大財,也可以幫助山區(qū)人發(fā)家致富啊!
1983年他的實驗開始了。陳光榮貸款6萬元,在自家屋后建造了10多間豬舍,兩年多時間里,他陸續(xù)從山民手中購進100多頭捕獲的大小野豬圈養(yǎng)。然而由于野豬野性不泯,它們不僅吃得少,還成天急躁地在鐵籠豬舍內橫沖直撞,直到撞得遍體鱗傷、鮮血淋漓,跑不動才肯罷休。看著原先光亮剽悍的野豬一頭頭撞死,束手無策的陳光榮心碎了。
1986年,他苦心實施的雜交工程僅僅使4頭母豬懷孕,產下16只“混血兒”。陳光榮把希望寄托在這些“混血兒”身上。可事與愿違,到1987年底,他的全部野豬只剩下大小18頭,成活率不到10%,那些家豬雜交出來的小野豬,無論用啥好飼料喂養(yǎng),就是不長肉,喂3個多月像吃了減肥藥一樣一直在15公斤左右徘徊。野豬死的死傷的傷瘦的瘦,5年的付出,還有6萬元貸款“竹籃打水一場空”,陳光榮蔫了。
藍山嶺上坎坷終圓夢
痛定思痛,陳光榮逐漸總結出自己的失敗原因:不是任何品種家豬都可以和野豬培育出迎合市場需求的“混血兒”,而且不少公野豬被硬性“拉郎配”,失去野性激情和天然交配場所的公野豬與母豬交配,直接影響了繁殖率和二代野豬的品質。一個大膽的想法在陳光榮腦中迅速產生:讓家豬和野豬在山里“自由戀愛度蜜月”!經過兩年多精心準備,陳光榮用剩下的野豬再度進行多次雜交對比實驗,最終從11個優(yōu)質種豬中精選出6頭性情乖順的國產種豬“太湖一代”和美國進口品種“杜洛克一代”6頭,他要把這些“天蓬元帥”們抬上離家5公里、海拔1100米的藍山嶺最頂端,直接在山上與野豬交配!
2000年8月的一天,陳光榮請了10多位壯漢,將養(yǎng)得膘肥體壯、臨近和處于發(fā)情期的6頭母豬抬上山頂。夜幕降臨,其他人下山后,陳光榮將柵欄門打開,躲在竹棚里借著月光悄悄觀看。果然,天一擦黑,家母豬在山腰上開始號叫,很快就吸引了一只又一只碩大的公野豬,足足有20多頭。
幾個月后,兩頭懷孕母豬順利產崽13頭。雜交一代在養(yǎng)殖過程中表現(xiàn)出超強抗病能力,成活率達100%。第一代雜交野豬長到75公斤左右時,陳光榮宰殺了兩頭讓人品嘗。大家一致的反饋意見是:瘦肉率高,肉質鮮嫩、有韌性和嚼勁,湯汁醇香,味道好極了!一些食客打電話向他要貨,這更加增強了陳光榮擴大野豬規(guī)模養(yǎng)殖的信心。
2002~2003年,陳光榮加緊實施他的第二步計劃,讓訓練有素的雜交一代野豬和家母豬交配,獲得了第二代雜交小野豬。2004年初,陳光榮的二代野豬再度順利產下43頭三代雜交野豬。陳家靠賣崽豬每頭1000元,出售種豬每頭2萬元,野豬配種每次50元,還賣腌制野豬肉,當年獲利60多萬元。
野豬經濟欲打旅游牌
“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才叫有本事!”陳光榮和妻子商量后,做起“野豬婚介所”月老,開辦野豬配種業(yè)務。目前,陳光榮有“專職配種”的40多頭公豬對外服務,已經為農民產下2480多頭富含野豬基因的小豬。
看到養(yǎng)野豬利潤豐厚,附近幾個縣的農民蜂擁而至買野豬,野豬經濟熱起來。而今,陳光榮的野豬婚姻介紹所業(yè)務已經擴展到附近的寧國、南陵、旌德、蕪湖等4個縣市。2005年秋,陳光榮聯(lián)合當?shù)匾晃火B(yǎng)雞大戶范女士,成立了涇縣首家山民自助組織——月亮灣野豬產業(yè)合作社和陳光榮生態(tài)農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目前合作社制作的野豬火腿、野豬香腸、野豬肚子、腌野豬肉已經遠銷南京、寧波、上海等星級大酒店。到2008年7月,陳光榮的雜交母種豬已累計繁殖出近3萬頭野豬,產業(yè)鏈已經走出食品系列,開始向野豬毛刷、野豬皮鞋項目等延伸。
陳光榮最近對以野豬為主題的特色旅游來了興趣。因為汀溪鄉(xiāng)離著名的黃山風景區(qū)僅100多公里,離太平湖僅60公里,汀溪鄰鄉(xiāng)月亮灣鎮(zhèn)曾以原汁原味的自然生態(tài)風光和天然漂流場所成為眾多影視劇的外景拍攝基地。陳光榮計劃以月亮灣為輻射,將“野豬婚介所”作為一個旅游景點隆重包裝,開發(fā)野豬系列真空包裝熟食,馴養(yǎng)一批野豬和猴子,成立一個馬戲團,讓鄉(xiāng)親們致富路更廣,徹底放下獵槍和砍刀,告別靠山吃山的傳統(tǒng)生存模式,打造出一個人與自然高度和諧的皖東南生態(tài)特區(qū)。
——作者聲明:本文不得以任何形式摘編、上網、轉載,違者必訴諸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