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聲音會漸漸不由自主地放大,猶如小流匯入江海,猶如風(fēng)沙回歸大漠,一種暢快感與力量感油然而生……
法國人第二討厭的是工作,第一討厭的就是失業(yè)。到法國時間并不長,罷工游行可沒少遇到,基本上每月一次。全球經(jīng)濟(jì)的寒冬一至,各大工會開始加班加點(diǎn)地組織罷工,連山頂?shù)睦岸假N滿了總工會的召集令。
我第一次與罷工游行邂逅,可是被雷得外焦里嫩。那場面,簡直就是嘉年華嘛:各色旗幟花枝招展,五彩衣衫迎風(fēng)飄揚(yáng),拿喇叭的戴鬼臉的,彈吉他的敲大鼓的,牽狗的騎車的,大人小孩魚龍混雜。警察在一頭一尾壓陣,工會標(biāo)語貫穿始終,法共大旗此起彼伏。所有人都面帶微笑,對著鏡頭嫻熟地擺好姿勢供人拍照……
緊要關(guān)頭隊伍中突然又響起口號聲:“工資!獎金!退休金!”“保險!福利!自治權(quán)!”簡明有力,如同春雷乍起,一改法國人的懶散拖沓,300個人喊出了600個人的聲音,顯示出工人階級戰(zhàn)無不勝的力量。
口號,就像是噴射出來的思想水花,匯集在一起就有了力量,憋著不射肯定日久傷身。法國人就喜歡在公眾場合直接地表達(dá)意愿,一點(diǎn)都不知道含蓄,而且哪兒熱鬧往哪兒扎,少震響一個耳膜都算沒完成任務(wù)。每周六的集市人多嘴雜,成了表達(dá)意愿的絕佳場所。
這天,突然打東邊殺出了一支隊伍,規(guī)模不太大,只舉著幾張大圖片,圖中盡是被摧殘得面目猙獰的水果。這么一支雜牌軍口號喊起來可是鏗鏘有力、聲震全場:“香蕉蘋果大鴨梨!水果是我們的好兄弟!”“別咬我,我也疼!”——原來是抵制人們吃水果的。前腳,一撥呼吁素食的剛走,齊聲高呼:“沒有血的圣誕節(jié)!”霹靂而過。這要是撞一塊兒,非得對喊上一陣不可。
也有不出聲的。我碰到過一隊人馬,10來個精壯漢子,皆身著亮銀臥云白衣褲,腳蹬踏雪無泥白布靴,頭戴清風(fēng)灌頂白面罩,渾身上下絕無半點(diǎn)雜色。這一行人,縮手縮腳,一聲不吭,打人群中幽幽地穿行而過,隨手遞來一張紙片,讓人寒意頓生。我左顧右盼許久才確定自己沒有誤入片場,瞅了眼傳單,原來是抵制進(jìn)行核試驗的。這就叫無聲勝有聲啊,沉默的高呼更凸顯了被壓抑的力量。
想有快感你就喊。作為一個旁觀者,當(dāng)我開始小心翼翼地混在隊伍里面跟著喊起口號,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聲音會漸漸不由自主地放大,猶如小流匯入江海,猶如風(fēng)沙回歸大漠,一種暢快感與力量感油然而生。雖然多數(shù)時候,人們正在表達(dá)的愿望與我無關(guān),但人人需要宣泄確是一條真理。喊出來唄,我好了,他們也好!
(選自《南方人物周刊》2009年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