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纏我,不纏他媽。我覺得奇怪,原來以為只有女兒會纏爸爸的,沒想到兒子也會纏爸爸。一歲的時候,兒子學會了走路,搖搖晃晃,不知高低深淺,再高的坡也敢爬敢跳。摔過一回,從花基上往下跳,一頭拱在地上,將左臉頰擦了拇指大的一塊傷,哭了幾聲,我把他抱上電動車,他就忘了痛,忘情地拍打扶手,忘情地笑,并且不允許其他的小朋友靠近。末了,下地,走幾步,就要我抱。晚上睡覺,也跟我處在一起,有一段時間還要枕在我的手臂上才能入睡。醒過來,他就會用他的小手在我的臉上摸,一邊摸一邊捏,沒幾下我就被他弄醒了,給他喂了水和奶,輕輕拍打幾下,又睡了。我去上班,晚上回來,敲門,媽媽開門,兒子在門后,一臉驚奇地看著門,見我露了臉,手里的玩具也扔了,奔向我,要我抱了,在走廊里走幾回,才肯罷休,不然,就會立在原地哭叫,無辜的樣子,像是被冤了很久。平時他喜歡一個人玩,放開腳,就像只小羊羔,前面有多遠跑多遠,揀地上的泥巴、小石頭玩,或者去摸人家牽著的狗,還喜歡到酸菜魚館前的魚池里去看魚。他不會說話表達,到了那個地方,他就會用手牽了我的褲子,往魚池方向拽。他手指比劃的樣子,讓人心憐。
春節(jié)過后,他媽媽要上班,而外婆要回山東,去照顧他生病的外公。我把他爺爺從鄉(xiāng)下接過來,帶了他幾天,父親覺得累,要帶他回鄉(xiāng)下。我和妻無奈,又沒有更好的辦法,只得同意父親將他帶走,到我生活過的地方去生活。那天早上,是一個常見的廣州晴天,陽光燦爛。我送他們在匯僑新城的門口上車。兒子坐在的士里,看著我,妻讓他舉手跟我說再見,他也不揮手,只是奇怪地看著我,神情疑惑。或許他在奇怪我怎么沒有上車,或許不情愿跟我道別。八點,他們離開了廣州。夜里八點,我從公司回到住處,在洗臉的時候,面對墻上的鏡子,我想起了兒子。以前我到洗手間,不管我洗澡尿尿還是洗漱,兒子都會跟著,關了門,他會在門外鼓搗叫喊。開了門,他會去洗手盆下去摸,他不知道水盆里的水流哪去了,一見縫,就伸手去摸。洗手盆的下水管被他拽出來過幾次。惟一能讓他離開的辦法,就是叫他媽媽去敲門,聽見敲門聲,他會跑去開門。否則,他檢查了洗手盆,接下來還會去檢查馬桶。以前他見外婆刷了一次馬桶,自己也會了,趴在馬桶上去掠里面的水……兒子走了,房子空了,我覺得自己也空了,心被兒子拽回了遙遠的家鄉(xiāng)。
三月清明節(jié),公司放假,我趁機回家看看兒子。我沒有告訴父母,只想突然出現(xiàn),給兒子一個驚喜。車到寧遠的時候,夜幕已經(jīng)降臨。到家的時候,還有一分天光。兒子在家門前的空地上跑,母親在跟一堆人聊天。三嬸見了我,就跟他們說我回來了。母親把兒子帶過來,兒子看了我?guī)籽郏疑斐鍪?,他就靠了過來,然后在我的懷里打量我。母親要抱他回去,他只是閃閃身子,看也不看了。是夜,他要跟我睡。他很老實地靠著我,我跟他用普通話說:“睡了,睡了,明天爸爸帶你去玩?!眱鹤記]說什么,閉上了眼睛。待我醒過來,抬眼一看,兒子已經(jīng)坐了起來,坐在我腦袋旁邊的枕頭上,不知坐了多久,也不知他一聲不響地看了我多久!他的臉因為天冷而皴了,起了很多黑線條樣的血痂。他在廣州的時候,不喜歡哭的,而現(xiàn)在動不動就哭,一哭就看著我。還有在吃飯的時候,吃一口,就抬起左手去擦一把嘴巴。他在流鼻涕,在廣州的時候已經(jīng)治過,接近痊愈了,一回到湖南又開始流,流了兩個月了。我?guī)退?,母親說給他紙,他自己也會擦。我給他紙,他果然會自己擦鼻涕。擦完了,還將紙還給我,然后很憂郁地看著我。我抱他起來,他卻連爸爸也不會叫了,要什么,去哪里,他都是用手指用動作代替了。18個月大的孩子,前16個月聽的是普通話,回到湖南滿耳朵是吵架一樣的湖南話。他猶疑,他苦惱,他迷惘,他只能用手指、動作和眼淚來表達他的需要了。在廣州他從不會滾地耍賴的,現(xiàn)在他也會了。他不聲不響地往前面走幾步,離開我,然后一屁股坐下來,趴在地上,一動不動地只是看著你——那眼神,幾乎充滿了幽怨。我抱他起來,他不哭,我卻是眼淚盈眶了。這是我聰明漂亮的兒子,這是一個農(nóng)民工的兒子,這是一個留守兒童!以前,我總以為我會給他幸福,而現(xiàn)實是我什么也給不了,還讓他跟我一起承擔不幸。所有的所謂理想,這個時候都像星星一樣遙遠。我覺得我愧對兒子,卻無能為力,毫無辦法。
走的時候,我不敢驚動兒子,而是一個人悄悄離開了村子?;氐綇V州,給兒子打電話,兒子軟軟地叫一聲“爸爸”,就讓我覺得十分難受。父親向我說他頑皮,前回摔了一跤。我沒放在心上,因為天底下沒有不摔跤的孩子。父親說兒子看見三爺抽煙,不僅會給三爺拿打火機,在地上揀到了煙頭,也會給三爺送過去,要放在三爺?shù)淖炖镒屗?,他才會走。我們在廣州,每天都能從電話里聽到兒子的一些變化。我和妻決定,不論怎樣,每個月都要抽出時間來,回湖南去看他。四月底,我們提前回去過“五一”。兒子比我在三月見著的時候瘦了一圈,下嘴唇上還有一塊指甲蓋大小的血痂,翻開他的嘴唇,可以看見凸起的一塊肉,可以想到當時他摔這一跤摔得不輕,把下嘴唇給磕通透了。鄰居說抱他到柏家坪醫(yī)院去縫針,兒子鬧得縫不上,別人給他切半塊蘋果,哄他。他卻真的往嘴里塞,和著血水往下咽。他只是一個十幾個月大的孩子,一個離開父母的孩子,卻比一般人多受一些生活和命運的折磨。見了我,他仍是纏我。他媽媽叫他親我,他抱著我的頭,卻只是淺淺地親了一口。他不如意的時候,還是滾在地上耍賴,他媽媽問我:你看見過沒有,兒子滾地的時候,不哭也不鬧,鎖著眉頭靜靜地等,眼睛卻是那么地憂郁,跟他年齡格格不入啊。我知道,可我不敢說,怕他媽媽在廣州擔心。現(xiàn)在他媽媽見了,那就讓她陪兒子開開心心玩幾天??墒?,兒子似乎開心不起來,不像以前那般笑得燦爛了,也很少笑了,動不動就皺起眉來看人,干凈的眼睛里像隱約藏著黑漆一樣,令人無法看透他的心思。他仿佛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小孩,而像是一個經(jīng)歷頗為滄桑的大人了。而他的動作仍是那么的單純,要什么,還是像以前拽著我,去給他拿蘋果,給他倒水,給他找小車。只是那拽的樣子,卻令人心軟軟的,讓我感覺他生活在一個封閉的世界里,在湖南話和普通話里辨別,在各種聲音里思考……他只是個小小孩子,他怎么能面對這復雜的生活現(xiàn)實?
回到廣州,一個人獨處,或者與妻在一起談論兒子,或者是給兒子通電話,我都想起兒子憂郁的神情,尤其是他那雙憂郁的眼睛,將我的心緊緊地揪在一起。記得兒子會說第一句話的時候,叫的就是“爸爸”。鄰居問我兒子先叫的是誰?我說是我。鄰居笑著說:“你跟我一樣,命苦?!蔽也唤狻`従诱f:“有一種說法,小孩子第一次說話,先叫誰就誰辛苦?!碑敃r我沒放在心上,養(yǎng)孩子,母親曾教過我說:“養(yǎng)兒不知辛苦?!毕肫鹎Ю镏獾膬鹤?,突然醒悟,孩子是父母的脊梁,是父母的魂。為了孩子,父母付出,跟動物沒有兩樣,而給孩子的設想,卻遠遠超過動物。為了孩子,我們可以舍棄一切,也愿意去承擔一切。孩子或許不知道,但長大了一定知道,這是一個中國人的宿命,也是天下父母的心愿,孩子的健康,就是父母最大的福份。兒子憂郁的眼神,仿佛從那頭看過來,像我一樣,疑問著這個世界吧。不要那么憂郁,兒子,你的身后,永遠有爸爸的牽掛和一份祝福。
責 編:宋世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