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營銷的精英們大多是很“面上”的人,大方、熱情、精通世故又精通業(yè)務,摸爬滾打,無所不能,他們是自信的強者。然而,善良的人常會同情弱者,如果你的產(chǎn)品還算出色,價格還算合理,恰當?shù)倪\用“弱者”的魅力,往往能獲得意想之外的成功。
蕓是某禮品企業(yè)的銷售員,長得算不上靚麗,中等個頭,略顯消瘦,不太愛說話的樣子,除了一雙清澈的眼睛,甚至看不到什么青春的活力。但去年在眾多的銷售人員中,蕓被授于“金牌銷售”,這簡直讓人不敢相信。
初次見到蕓時,是在公司的供應科。蕓靜靜地佇立在門口,怯怯地說:“請問,這里是采購科嗎?”接著,欲言又止地慢慢走到答話人的桌前:“聽說需要……”話也是欲說又止,把自己的產(chǎn)品說明遞給對方。她聲音中充滿了不知所措,一臉的無助,好象在說:“大哥,幫幫我。”清澈的眼睛里飽含著坦誠,真有點“我見尤憐”的味道。我心中不由輕嘆,“唉,真是難為了她?!?/p>
接下來,蕓又來過幾次。每次走前都會睜大信任的眼睛問:“我什么時候來好呢?”每次按時來后,和對方商椎時,她都會真誠地請教:“怎么做更合適呢?”其實蕓對業(yè)務還是“很內(nèi)行”的。每當有人問到產(chǎn)品有關的事項,蕓總能輕聲細語地簡單幾句說個清楚,又常在說完后加上一句:“我說得對嗎?”
在蕓到來之前,已經(jīng)有幾家推銷商來過,因為不是急用,原本準備在一個月后再擇優(yōu)簽訂合約,可是蕓只用了半個來月,合同就簽了下來。用老總的話說:“人可靠,產(chǎn)品不錯,價格適中,可以先訂下來?!?/p>
不知道蕓在下面是否做了什么“小動作”,從沒看到過蕓有什么“超?!钡谋憩F(xiàn)。蕓總是那么文靜,那么坦誠,那么“需要幫助”,讓人那么想“幫她一把”。
好象蕓用了什么魔法,或許是那目光相碰時的淡然一笑吧?每次蕓來,我都會格外地關注。簽訂了合同,我這局外人竟格外地由衷高興,還吃了蕓拿來的幾個核桃,一把大棗,據(jù)說那是蕓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蕓讓我想到的是天使的純凈和那份柔弱,感到的卻總是不卑不亢的親切和溫馨。
細想起來,蕓的營銷和別的營銷員確實有很大不同。
首先她推銷了一個“小女子”的坦誠。她成功地“利用”了人們對弱者的同情,贏得了幫助與信任。
其次,成功地運用了“反向”式銷售語言。采取“我什么時候來好呢”“怎么做更合適”“這樣對嗎”等詢問式的話語,在充分尊重對方的意見中,充分了解到對方的需求,從而更好地滿足了對方的需要,為爭得訂單打下了基礎。她沒有使用什么常規(guī)的“贊語”,卻在尊重中體現(xiàn)了“我知道你行”的“崇拜”。
再次,成功運用了聽取式談話方法。她沒有像一般營銷人員那樣,采用灌注式銷售語言,更不像有的業(yè)務員那樣滔滔不絕,甚至和客戶一爭高低。她只是靜靜地聽,適時地簡答,偶爾地淺笑,稍慢的語調(diào),既讓對方感到她的“內(nèi)行”,又營造出和諧的洽談氣氛,既從中掌握到對方信息,又爭得了思索如何回答的時間,可以說是“得到的最多,失去的最少”。
第四,成功地運用了微笑的魅力。有的業(yè)務員,總是“正兒八經(jīng)”談什么業(yè)務,好象準備打一場生死之戰(zhàn)似的,對非商洽人員更是“冷眼”相對。這些人不懂得,微笑可以拉近心與心的距離,坦然友好的“淡淡一笑”甚至會軟化心底的提防,增添信任和友誼。
編后語:
有這樣一個說法:一般而言男人比女人強勢,但在極端惡劣的條件下,比如沒有食物和水,女人能維持生命比男人更久一點,所以我們能肯定一點。看似弱小的群體并不一定沒有發(fā)展的機會。在營銷的世界里。按照弱者生存法則,就要及時適應各種變化。有針對性地調(diào)整戰(zhàn)術(shù),還有就是要有創(chuàng)新思維。
不要說這只是女性才適用的營銷方式。對任何營銷人員都是一樣,使用所謂的“弱者”式營銷:坦誠地對待客戶,讓對方感到信任,采取“聽取式”洽談方式,使用“反向式”銷售語言,利用詢問式隱性“贊美”方式,適當?shù)剡\用行為語言表示友好,運用得當將會使你的業(yè)績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