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自由貿易和保護貿易較量第一線的總是那些具有相當經貿實力的國家,大力倡導自由貿易的是它們,而真正能有效地實行保護貿易的依然是它們。
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是由國際經濟環(huán)境和一些國家國內政治結構所決定的,首先,在全球經濟形勢急轉直下、各國經濟活動明顯減速的大背景下,面對國內一些利益集團的訴求,貿易保護主義很容易以“經濟愛國主義”的面貌出現(xiàn)的。盡管從經濟角度看,貿易保護的做法是不正確的,但這種做法可能符合政治需要,政府采取貿易保護措施應該說是比較得人心的。
另外,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西方的政治特點決定的。美國的政治體制就決定了它常常打著國會的旗號來實行貿易保護措施。奧巴馬新政府上臺后面臨的首要任務是提振經濟,此時國內政治的需要是壓倒一切的?,F(xiàn)在“購買美國國貨”條款還只是停留在紙面上,但如果美國遵循這一條款實施了保護主義政策,那么其他國家很可能將其視作采取同樣行為的許可,彼此間的貿易糾紛將難以避免。而實際上這一條款實施的最大受害者將是那些沒有與美國簽訂雙邊或區(qū)域貿易協(xié)定的國家。
從全球角度看,防止和遏止貿易保護主義加劇的方式,主要有兩條:第一,加強協(xié)調。通過協(xié)同行動克服危機,倡導通過加強合作和磋商解決國際貿易中的問題,主要貿易國家特別是發(fā)達國家更需要發(fā)揮切實作用,在反對貿易保護主義領域做些實事。美國是世界最大的經濟貿易國家,更需要承擔起全球的領導責任,而不是訴諸于保護主義和“推卸責任”。第二,依托多邊。多邊貿易體制擔負著協(xié)調各國貿易政策、平衡國際貿易關系、減少貿易摩擦、促進世界經濟發(fā)展的重任。雖然存在著缺陷,但WTO原則與規(guī)則防范了貿易保護主義,提供了基本的秩序、公平及可預見性。在當前形勢下,加強WTO的規(guī)則和紀律,進行更加公平與開放的貿易,是應對金融危機、抵制貿易保護主義的一項重要保障措施。如果有成員實施貿易保護措施,就應該通過WTO的規(guī)則來約束其曾經做出的承諾。WTO總干事拉米最近也表示,WTO將加強對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的監(jiān)督和審議。
為了充分分享貿易發(fā)展所帶來的各種益處,戰(zhàn)后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越來越多的國家紛紛推行了貿易自由化政策。但自由貿易不進則退。面對世界經濟嚴重下滑的困境,全球貿易保護確有抬頭,但它終究不會成為主流,各國重新大幅度回到貿易保護主義的可能性不大,全球化趨勢不會因此而逆轉。因為WTO多邊貿易體制的約束力還在,WTO規(guī)則和爭端解決機制依然在發(fā)揮作用,各國間的雙邊及區(qū)域貿易協(xié)議在某種程度上也排除了出現(xiàn)貿易保護主義“盛景”的可能。更重要的是,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各國、各地區(qū)的經濟聯(lián)系更加緊密,相互依賴程度越來越高,各國潛在的對貿易保護主義的反制措施或報復性措施,本身也形成對貿易保護的制約。(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世界經濟貿易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