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聯(lián)贊名人”
許多歷史名人備受人們愛戴,于是有人以對聯(lián)的方式贊頌他們的卓越思想、豐功偉績。這些對聯(lián)不僅對仗工整,而且大多構思巧妙,或嵌入人名,或帶入作品,或化用詩詞,令人回味無窮。下面摘錄幾個,供大家欣賞。
沈括——
沈酣于東海西湖南州北國之游,夢里溪山尤壯麗;
括囊乎天象地質人文物理之學,筆端談論自縱橫。
辛棄疾——
鐵板銅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隨鴻雁南飛。
岳飛——
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惜死,果如公言,宋室可至南渡;
罪名莫須有,忠冢棲霞山,長留人愿,國魂幾時北來。
蒲松齡——
寫鬼寫妖高人一等;
刺貪刺虐入木三分。
魯迅——
譯書尚未成功,驚聞殞星,中國何人領吶喊;
先生已經作古,痛憶舊雨,文壇從此感彷徨。
歸有光——
儒術豈虛談,水利書成,功在三江宜血食;
經師偏晚達,專家論定,狂如七子也心降。
清朝“中堂”的含義
《鐵齒銅牙紀曉嵐》、《宰相劉羅鍋》等電視劇中,都將何坤稱為“何中堂”,此外,還有“曾中堂”曾國藩、“李中堂”李鴻章等。那么,“中堂”一詞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在清朝政府中,“大學士”原只是個空名,后來為了滿足大學士對權力的要求,往往令其管一個部。
清朝的京官,一般都是一滿一漢,就座時分坐東西兩邊,中間是空的。如有管部大學士,他便坐在正中,兩旁由滿漢尚書陪坐,侍郎在下面分兩邊坐。所以在當時,管部的大學士俗稱“中堂”。后來,“中堂”演變成了一種尊稱,只要是大學士、協(xié)辦大學士,不論是否管部,都稱其為“中堂”。
俄國文學史上的“托爾斯泰”
眾所周知,“托爾斯泰”是俄國的文學家。但在俄國文學史上,“托爾斯泰”并非一人,有三個著名文學家都叫“托爾斯泰”,他們是——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最偉大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戰(zhàn)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以及自傳體小說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其他作品還有《一個地主的早晨》、《哥薩克》等。此外,他還創(chuàng)作了大量童話。
阿歷克賽-康斯坦丁諾維奇-托爾斯泰,俄國著名詩人和劇作家。主要作品有歷史長篇小說《謝列勃里亞尼公爵》,歷史劇三部曲《伊凡雷帝之死》、《沙皇費多爾》、《沙皇波利斯》。
阿列克賽·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俄國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彼得一世》、長篇小說三部曲《苦難的歷程》等。
京劇中的生、旦、凈、末、丑
生——男性角色,分為老生、小生、武生。老生一般以唱功為主;也有一種做功老生,專以愈白和表情見長;唱、做以外還注重兵器武打的老生,叫“文武老生”。小生指青年角色,又細分為巾生、窮生和官生。武生指會武藝的人物,分為長靠和短打兩種。像周瑜這類既風流瀟灑又可以上戰(zhàn)場的小生,則被稱為“文武小生”。
旦——女性角色,一般分為老旦、花旦和武旦。老旦一般指老年婦女,唱與念用真嗓,近似老生,動作比生角帶有女性色彩。花旦一般是性格活潑、天真或潑辣的青年女子,服裝以襖褲為主,表演上著重念白與各種動作。武旦,顧名思義,指會武藝的女性角色,其表演動作既要表現(xiàn)英勇又要婀娜多姿。
凈——性格與相貌有特點的男性角色,因臉上常涂抹大量顏色,故也叫“花臉”。用寬音、鼻音和假聲演唱,講究共鳴,一般多念韻白。重唱工的凈叫“正凈”,也叫“大花臉”或“銅錘”。側重表演身段、功架與對白的凈叫“副凈”,也叫“架子花”或“二花臉”。凈的表演程式是最夸張的,尤其是臉面
末——傳統(tǒng)戲曲角色行當,一般扮演中年男性。宋雜劇中已有末出現(xiàn)。明清戲曲都有這行當,表演上基本與生相同。在包括京劇在內的一些近代劇種中,末行已逐漸成為生行的次要角色,則《李陵碑》里的楊六郎、《文昭關》里的皇甫訥等就規(guī)定由末扮演。但有些劇種(如漢劇等)仍將其作為一個主要行當。
丑——通常是相貌丑陋的人物,一般在鼻子處勾畫一塊白,所以也叫“小花臉”。丑主要分為文丑、武丑。文丑是不會武藝的丑角,常常是滑稽可笑的人物。武丑是會武藝的丑角,由于擅長念白和跳躍,所以又叫“開口跳”。此外,年老詼諧的人物為“老丑”,如《女起解》里的崇公道;而年紀較輕、
京劇是我國的國粹,博大精深。這里僅簡單介紹一二,同學們如有興趣,不妨做進—步探究。
(責任編輯曹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