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秋生,范北林,黃 莉
宜昌水文站年徑流量演變多時間尺度分析
藺秋生,范北林,黃 莉
(長江科學院河流研究所,武漢 430010)
水文時間序列往往在時域中存在多層次時間尺度結構和局部化特征。運用小波分析的多分辨率功能,對宜昌水文站1882-2006年年徑流量時間序列資料進行了多時間尺度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宜昌水文站年徑流量存在明顯的年際變化特征,主要存在30~40年、10~20年及10年以下3類尺度的周期變化規(guī)律,變化主周期為14年,第二周期為7年,第三周期為34年;自2006年以后的3年左右,宜昌站年徑流量將處于一個相對偏枯期,之后又將進入一個豐水期。
宜昌水文站;年徑流量;多時間尺度;小波變換
長江宜昌水文站位于湖北省宜昌市,控制流域面積100.55萬km2,是長江上游出口控制站,其水文斷面上游6.0 km為長江葛洲壩水利樞紐,上游約44 km為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
水文序列多時間尺度(multiple time scales)是指水文系統(tǒng)變化并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周期性,而是時而以這種周期變化,時而以另一種周期變化,并且在同一時段中又包含各種時間尺度的周期變化,即系統(tǒng)變化在時域中存在多層次時間尺度結構和局部化特征[1]。多時間尺度的研究,將為我們揭示水文時間序列變化的多種(近似)周期性特征,為水文分析、預測提供重要依據。
本文借助小波分析理論,運用小波分析的多分辨率功能,對宜昌水文站年徑流量時間序列進行多時間尺度(周期)分析,了解其在不同時間尺度上的變化特征,最后,在年徑流量變化周期分析的基礎上,對其近期演變趨勢進行了預測。
小波分析(wavelet analysis,又稱子波分析)理論是20世紀80年代后期在傅里葉分析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個新興的數(shù)學分支,被人們譽為數(shù)學“顯微鏡”。目前,小波分析在信號處理、圖像壓縮、語音編碼、模式識別、地震勘探、大氣科學以及許多非線性科學領域內得到廣泛應用[1]。隨著小波理論的形成和發(fā)展,它的優(yōu)勢逐漸引起許多水科學工作者的重視,并被引入到水文學科中[2]。
小波函數(shù)Ψ(t)指的是具有振蕩特性、能夠迅速衰減到零的一類函數(shù),也稱“基小波”,0,Ψ(t)經過不同的平移、伸縮變化,可形成一簇函數(shù)系,a,b∈R,a≠0,式中:a為尺度(伸縮)因子,反映了小波的周期長度;b為時間(平移)因子,反映了在時間軸上的平移。常用的基本小波函數(shù)有Mexican hat小波、Wave小波、Morlet小波等,本文選擇常用的Morlet復小波函數(shù)進行徑流量時間序列的多時間尺度分析。
Morlet復小波是高斯包絡下的單頻率復正弦函數(shù),其在時、頻域局部性都較好,表示為Ψ(t)=eiω0te-t2/2,式中:ω0為常數(shù),i表示虛數(shù),它的傅里葉變換為^Ψ(ω)=,Morlet小波的時間尺度α與周期T有如下關系:
當ω0=6.2時,T≈a,因此,Morlet復小波可用于周期分析。本文分析中采用ω0=6.2,此時,時間尺度α與周期T在數(shù)量上可視為等同。
令L2(R)表示定義在實軸上、可測的平方可積函數(shù)空間,則對于信號f(t)∈L2(R),其連續(xù)小波變換為
式中Ψ(t)為Ψ(t)的復共軛函數(shù);Wf(a,b)稱為“小波系數(shù)”。在實際工作中,信號常常是離散的,如f(kΔt)(k=1,2,…,N;Δt為取樣時間間隔),則式(2)的離散形式表達為
式中:Wf(a,b)為時間序列f(t)或f(kΔt)通過單位脈沖響應的濾波器的輸出,能同時反映時域參數(shù)b和頻域參數(shù)a的特性。當a較小時,對頻域的分辨率低,對時域的分辨率高;當a增大時,對頻域的分辨率高,對時域的分辨率低。通過對小波系數(shù)Wf(a,b)的分析,可識別研究對象多時間尺度演變特性。
由上述離散小波變換得到“小波系數(shù)”Wf(a,b)為二維數(shù)組,反映了不同時域參數(shù)b和頻域參數(shù)a的特性。以b為橫坐標、a為縱座標繪制的關于Wf(a,b)的二維等值線圖,稱為“小波變換系數(shù)圖”,在尺度a相同情況下,小波變換系數(shù)Wf(a,b)隨時間b的變化過程反映了系統(tǒng)在該尺度下的變化特征。通過分析水文時間序列的小波變化系數(shù)圖,可以得到該序列在小波變換域中的小波變化特征,從而可以揭示序列在其變化域中具有的特性。
將時間域b上關于尺度a的所有小波系數(shù)的平方進行積分(離散時為求和),即得小波方差:
在一定尺度a下,V ar(a)表示時間序列中該種尺度周期波動的強弱(能量大?。R猿叨萢為橫坐標,小波方差V ar(a)為縱座標,可以繪制“小波方差圖”,通過該圖能反映水文序列隨不同時間尺度(周期)a的波動強弱情況,從而可以方便地查找該序列中的尺度(周期)。
首先將宜昌站年徑流量資料(1882-2006年)距平處理,將處理后的時間序列和Morlet復小波函數(shù)代入式(3),取不同的a,b值(均以年為單位)分別計算小波系數(shù)Wf(a,b)。由于Morlet小波是復小波,計算出的小波系數(shù)具有實部、虛部兩部分。小波變換系數(shù)的實部和模是2個重要的變量,分別用來反映信號的波動特征和能量特征。
小波變換系數(shù)的實部包含了在一定的特征時間尺度a下,信號沿時間軸b的分布和位相兩方面的信息。圖1中實線表示正值,表征年徑流量偏豐狀態(tài),虛線表示負值,表征年徑流量偏枯狀態(tài),正負值交界面上的零值表征徑流量豐、枯變化的突變點。
圖1 宜昌水文站年徑流量序列小波變換系數(shù)實部等值線圖(a=2~123)Fig.1 Isolines of real part of wavelet transform complex coefficients of yearly runoff series for Yichang Hydrological Station(a=2~123)
從圖1可以看出:宜昌站年徑流量存在明顯的年際變化特征,主要存在30~40年、10~20年及10年以下3類尺度的周期變化規(guī)律,其中10~20年左右尺度的周期變化最為清晰,波動極值點分布規(guī)律明顯,徑流變化表現(xiàn)出明顯的突變特征,而小于10年以下尺度左右的年徑流周期變化頻率快,且波動極值點分布散亂。這說明較小尺度年徑流波動頻繁,振蕩行為明顯。
小波系數(shù)的模平方相當于小波能量譜,可從中分析出不同尺度(周期)的振蕩能量。當模平方越大,其對應時間和尺度的周期性越明顯。由圖2可以看出,宜昌站存在2個比較明顯的能量聚集中心:30~40年尺度和10~20年尺度,且以10~20年類型尺度的振蕩能量最強。這說明年徑流量變化對應這2個時段的周期性比較明顯。
為了進一步分析宜昌站年徑流量變化的周期性,給出了小波方差圖(圖3)。如前所述,通過小波方差圖可以方便地查找年徑流量變化的周期性。由圖可以看到:宜昌站年徑流序列主要存在7年、14年和34年左右尺度的周期,其中峰值最大的對應14年尺度,為主周期,說明宜昌站年徑流過程主要存在14年左右的變化周期,第二周期為7年,第三周期為34年。因此可以得出:宜昌站過去100多年的年徑流量時間序列,存在3個主要的變化周期,這3個周期作用著宜昌站年徑流量的變化。
圖2 宜昌水文站年徑流量序列小波變換系數(shù)模部等值線圖(a=2~123)Fig.2 Module isolines of wavelet transform complex coefficients of yearly runoff series for Yichang Hydrological station(a=2-123)
圖3 宜昌水文站年徑流量序列小波方差圖Fig.3 Wavelet variance diagram of annual runoff time series for Yichang Hydrological Station
為了分析宜昌站年徑流量變化趨勢,繪制了以14年尺度和34年尺度為變化周期的小波實部系數(shù)過程圖(圖4),可從中分析出年徑流量變化過程與趨勢。小波系數(shù)為正時是相對豐水期,為負時是相對枯水期。
對于14年尺度的變化主周期,過去的100多年,宜昌站經歷了8個枯水期至豐水期周期變化過程;而對于34年尺度變化周期,宜昌站經歷了3個枯水期至豐水期周期變化過程。綜合分析可知,目前小波系數(shù)為負值,說明近期宜昌站徑流量處于一個相對枯水期,而且徑流量開始有增加的趨勢。從14年變化主周期看,自2006年以后的3年左右,宜昌站年徑流量將處于一個相對偏枯期,之后進入另一個豐水期。
圖4 宜昌水文站年徑流量序列小波變換系數(shù)實部過程線Fig.4 Graphs of real part of wavelet transform complex coefficients annual runoff series for Yichang Hydrological Station
需要指出的是,宜昌以上長江干、支流已建、在建和擬建許多大、中型水庫,對徑流的調節(jié)能力有限,一般為年內調節(jié)型水庫(包括三峽水庫),對年總來水量的影響不大。因此,以上對宜昌水文站年徑流量變化的預測方法仍具有一定的實用性。
(1)水文小波分析是小波理論在水文學科中新的應用與發(fā)展。本文運用小波分析的多分辨率功能,對宜昌水文站年徑流量時間序列進行多時間尺度分析,研究內容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和應用價值。
(2)根據對宜昌水文站1882-2006年長系列資料分析,宜昌站年徑流量存在明顯的年際變化特征,主要存在7年、14年和34年3類尺度的變化周期,其中變化主周期為14年尺度。
(3)徑流變化趨勢分析表明,近期宜昌站徑流量處于一個相對枯水期,而且徑流量開始有增加的趨勢。自2006年以后的3年左右,宜昌站年徑流量仍將處于一個相對偏枯期,之后進入另一個豐水期。
[1] 王文圣,丁 晶,李躍清.水文小波分析[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5.
[2] KUMAR P.A Multi-component Decomposition of Spatial Rainfall Fields I:Segregation of Large and Small Scale Features Using Wavelet Transforms[J].Water Resources Research,1993,29(8):2515-2532.
[3] 胡安焱,郭生練,陳 華,等.基于小波變換的漢江徑流量多時間尺度分析[J].人民長江,2006,37(11):61-63.
[4] 呂翠美,吳澤寧,劉文立,等.伊河流域徑流周期變化特征的小波分析[J].人民黃河,2007,29(5):26-28.
[5] 丁 晶,王文圣,衡 彤.降水量時間序列變化的小波特征[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huán)境,2002,11(5):466-470.
Multiple Time Scales Analysis of Annual Runoff Time Series of Yichang Hydrological Station
LIN Qiu-sheng,F(xiàn)AN Bei-lin,HUANG Li
(Yangtze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Wuhan 430010,China)
Hydrological time series usually in time domain have multiple time scales structures and localization features.In this paper,the wavelet multiple time scales analysis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annual runoff time series from 1882 to 2006 of Yichang Hydrological Station.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annual runoff time series of Yichang Hydrological Station has obvious annual change features,and mainly has change cycles of 30-40 yr,10-20 yr and below 10 yr.The first change cycle is 14 yr,the second cycle is 7 yr.Runoff trend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annual runoff will be in a relative dry period in about 3 years since 2006,and then,a relative wet period.
Yichang Hydrological Station;annual runoff;multiple time scales;wavelet transform
TV124
A
2008-07-22;
2008-11-04
“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006BAB05B03)
藺秋生(1977-),男,山西新絳人,工程師,碩士,主要從事河湖演變與整治及相關模擬技術方面的研究,(電話)027-82829871(電子信箱)jss9871@vip.163.com。
(編輯:劉運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