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黨的一大代表王盡美與他的后人

        2009-12-24 10:48:10李金陵
        黨史文苑 2009年21期

        李金陵

        2001年11月,筆者采訪了王盡美的長子、原吉林省軍區(qū)副司令員王乃征。2008年6月,筆者參加了在山東諸城市召開的紀念王盡美誕辰110周年座談會,期間,結識了王盡美的兩個孫子——王明華、王軍。去年秋天,王乃征回到濟南,筆者陪同參觀。幾次與王盡美后人的接觸,讓我更全面深刻地認識了山東黨組織創(chuàng)建人、中國共產(chǎn)黨創(chuàng)始人之一的革命先輩王盡美。為了緬懷王盡美的光輝業(yè)績,讓廣大讀者了解其后人繼承先輩遺志為革命作出貢獻的情況,特為《黨史文苑》撰寫此文。

        盡善盡美盡年華

        王盡美,原名王瑞俊,字灼齋,1898年6月14日出生在山東莒縣大北杏村(現(xiàn)屬諸城市)的一個佃農(nóng)家庭。他自幼聰穎好學,曾給地主家陪讀,后于枳溝鎮(zhèn)高小畢業(yè),在家務農(nóng)多年。農(nóng)暇刻苦自學,酷愛進步書刊,關心國家大事,較早萌發(fā)了民主主義思想與救國救民的志向。

        1918年,王瑞俊考入山東省立第一師范學校,臨行前揮毫作詩,以抒情懷:“沉浮誰主問蒼茫,古往今來一戰(zhàn)場。濰水泥沙挾入海,錚錚喬有看滄桑?!睆脑姷囊饩晨?青年王盡美的這首詩所蘊涵的革命志向和豪情,與同時代毛澤東的“孩兒立志出鄉(xiāng)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和周恩來的“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的詩作異曲同工。

        1919年,王瑞俊積極投身五四運動,被選為省立一師北園分校代表,帶領同學參加集會、游行,開展宣傳活動。1920年3月,他結識了北京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的羅章龍,并成為該研究會的通訊會員。同年11月,他與鄧恩銘等發(fā)起組織進步學術團體“勵新學會”,創(chuàng)辦《勵新》半月刊并任主編,登載了大量有關山東教育和婦女解放及討論社會改造問題的文章,通過具體事實剖析社會,痛斥反動當局的罪惡,抨擊社會時弊,啟發(fā)青年覺悟,積極宣傳新思想、新文化。1921年春,他與鄧恩銘等發(fā)起創(chuàng)建濟南共產(chǎn)黨早期組織。7月,他與鄧恩銘赴上海出席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在與會代表中,他是到達上海較早的一位,參加了中共一大會議的全過程。在中共一大召開期間,他和鄧恩銘虛心好學的精神以及他們在大會討論時所發(fā)表的對于馬克思主義的見解,給與會代表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中國共產(chǎn)黨的建立,更加堅定了王瑞俊為實現(xiàn)盡善盡美的共產(chǎn)主義崇高理想而獻身革命的信心和決心,為此,他改名叫王盡美,并寫了一首《肇在造化──贈友人》的詩:“貧富階級見疆場,盡善盡美唯解放。濰水泥沙統(tǒng)入海,喬有麓下看滄桑?!睆拇?王盡美獻身于為勞苦大眾求解放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事業(yè),直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王盡美和鄧恩銘參加黨的一大歸來后,同王翔千、王復元、王象午等人,于當年9月在濟南發(fā)起成立了“山東馬克思學說研究會”。這是共產(chǎn)黨組織領導的公開的學術團體。馬克思主義學說研究會的主要任務是組織會員讀書和研討,學習《共產(chǎn)黨宣言》《馬克思主義淺說》等著作。它的成立和活動,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山東的進一步傳播,為黨培養(yǎng)了一大批骨干力量。

        1922年1月,王盡美與鄧恩銘等6人作為山東的共產(chǎn)黨組織及其他革命團體代表出席了在莫斯科召開的遠東各國共產(chǎn)黨及民族革命團體代表大會。會后王盡美、鄧恩銘等山東代表留蘇參觀考察。王盡美等從莫斯科返回濟南后,積極貫徹大會的精神,廣泛宣傳蘇俄,努力推進山東革命運動的發(fā)展。

        王盡美不但是宣傳革命思想的先驅,而且多才多藝。王盡美嫻于絲竹,他在參加莫斯科舉行的遠東各國共產(chǎn)黨及民主革命團體代表大會期間,曾以琵琶彈奏《梅花三弄》等中國古典名曲,為聽眾所欣賞。

        1922年6月,根據(jù)工人運動發(fā)展的需要,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山東分部成立,王盡美任主任。創(chuàng)辦了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山東分部機關刊物《山東勞動周刊》。時值軍閥政府警察廳通令征收理發(fā)業(yè)“衛(wèi)生執(zhí)照”捐,王盡美趁機組織發(fā)動理發(fā)工人大罷工,迫使反動當局答應免去“衛(wèi)生執(zhí)照”捐、全部釋放被捕工人、允許自由組織工會等三項條件。這次罷工的勝利,使廣大工人受到很大鼓舞,推動了濟南的工人運動,為從理論上武裝工人群眾,更好地開展工人運動打下了基礎。

        7月,王盡美被中共中央調往上海,同鄧中夏、毛澤東等人共同起草制定了《勞動法大綱》。這個《勞動法大綱》實際上成為后來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第一次工人運動高潮的行動綱領。同月,王盡美與鄧恩銘又以山東代表的身份,出席中共第二次代表大會,向大會匯報了遠東各國共產(chǎn)黨及民族革命團體第一次代表大會精神及列寧對中國革命的重要指示,參與制定了黨的民主革命綱領。黨的二大后,黨中央派陳為人到山東指導工作。1922年8月,在陳為人指導下,建立了中共濟南支部,王盡美任支部書記。

        王盡美按照黨的指示,積極開展工人運動。從蘇俄回國后,深入淄博礦區(qū)發(fā)動工人,組織礦業(yè)工會。后調北方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工作,隨后被派去山海關、秦皇島等地領導工人運動,并領導建立了秦皇島地區(qū)第一個黨小組和京奉鐵路總工會及山海關分會。后因敵人通令緝捕,中共中央于1923年2月調他重回山東,負責黨的領導工作。

        職業(yè)革命家的王盡美還長于丹青。1923年5月,王盡美籌備并主持了在濟南教育會場舉行的馬克思誕辰紀念會,會場上懸掛的馬克思巨幅畫像就是王盡美所繪制。

        1923年,王盡美根據(jù)中共三大決議,以個人名義加入國民黨,并于1924年1月出席國民黨在廣州召開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12月,又以中共山東省地方執(zhí)行委員會負責人的身份去北京參加李大釗組織的國民會議運動講演大會。歸途中,在天津飯店受到孫中山的接見,并被孫委以國民會議特派宣傳員。這期間,他正確地貫徹執(zhí)行黨的方針,積極建立與發(fā)展國共合作的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并利用國共合作的有利形勢,積極擴大中國共產(chǎn)黨的影響,發(fā)展黨的組織,使山東黨的工作迅速發(fā)展。

        1925年3月,中共山東地委建立,王盡美等任委員。

        長期的忘我工作和艱苦生活,王盡美患上了肺結核病,終于累倒在革命的崗位上。1925年春節(jié)前夕,在濟南與反動的基督教徒連續(xù)進行三天大辯論,因疲勞過度吐血暈倒,進院治療。時值工人運動蓬勃發(fā)展之際,他心急如焚,毅然出院,抱病赴青島投入戰(zhàn)斗。他與鄧恩銘一起組織領導膠濟鐵路全線、四方機廠工人大罷工,并取得勝利,隨后成立了膠濟鐵路總工會。3月12日去北京參加了孫中山先生的葬禮。4月,又去青島與鄧恩銘一起領導青島紗廠工人第一次聯(lián)合大罷工,迫使日本資本家簽訂了九項復工條件。同年6月,因肺病復發(fā),在組織的安排下回到故鄉(xiāng)北杏村養(yǎng)病,后因病重又回到青島醫(yī)院治療。病危期間,他請青島黨組織負責人筆錄了他的遺囑:“全體同志要好好工作,為無產(chǎn)階級和全人類的解放和共產(chǎn)主義的徹底實現(xiàn)而奮斗到底。8月19日,王盡美在青島醫(yī)院病逝,終年27歲。

        王盡美雖然只活了27年,但他的革命生涯卻長達10年,而且是冒著白色恐怖,奔波于全國各地,時刻有被捕甚至犧牲的危險;他忍受著疾病的折磨,宵衣旰食,嘔心瀝血,鞠躬盡瘁,做出了不朽貢獻。他踐行了他的志向,盡善盡美盡年華。他是黨的一大代表最早辭世的。他像一顆璀璨的流星,雖然短暫,卻在廣袤深邃的天空劃出了一道耀眼絢麗的光芒,將永遠閃耀在歷史的星空和人民心中。

        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主席在青島視察工作時,曾特意向山東黨的負責同志講起王盡美,說:“你們山東有個王盡美,是個好同志?!?961年8月21日,董必武去武漢途中,深情地懷念起王盡美,在列車上揮筆寫了一首《憶王盡美同志》的詩:“四十年前會上逢,南湖舟泛語從容。濟南名士知多少,君與恩銘不老松。”

        乃斗乃征乃永生

        2001年的11月,天氣已十分寒冷,而沈陽更是零下七八度。筆者隨著山東電視臺攝制組走進了離沈陽市西南部的南湖公園不遠處的一個部隊干休所,拜訪了82周歲的老軍人──王盡美的長子、原吉林省軍區(qū)副司令員、顧問王乃征。我第一次聆聽王乃征用依然濃重的鄉(xiāng)音,講述著他父親和他自己的革命歲月。

        由于有一位職業(yè)革命者的父親,王乃征出生后,父子之間聚少離多。僅有的幾次相聚,對于年幼的王乃征來說都是很模糊的。在王乃征的記憶里,父親個子高高的,很少回家,回來后也總是往外跑。印象最深的是,那時他常常要到村里的學校叫父親回家吃飯。父親因為在外讀書,思想活躍,每次回到家里總要去村小學找老師們說話,一說就是很長時間,常常忘了回家吃飯。到了王乃征上學的時候,王盡美回家時除了去村小學外,也常常關心孩子的學習,總是要求王乃征把寫字本拿出來檢查。

        其實,父親對王乃征走上革命道路的影響并不大,而是他的戰(zhàn)友把他引上革命道路的。王盡美去世時,不到七歲的王乃征對于父親生前所從事的事業(yè),似懂非懂,并不能真正理解,只知道父親是在“為窮人們做事”而已。王盡美是王家唯一的成年男性,當他的遺體運到村里安葬后,組織上見他家的生活非常艱難,曾打算把王乃征兄弟倆帶走,但祖母就是不同意。就這樣,王乃征留了下來,并在村里上學。1932年,王乃征考入諸城初中。臨畢業(yè)前的一年,曾與王盡美一同組建濟南共產(chǎn)黨早期組織的王翔千輾轉打聽到了王乃征的消息,便給他寫信,表示很想看看他。

        很快,學校放假了,王翔千來諸城找到王乃征,對他說:“你們家那么困難,以后你上學的事我負責了。”并告訴王乃征將來懂事了,“如果要參加政治活動的話,就參加你老子的那個黨”。

        這次談話,王乃征受王翔千的影響很大,并從他那里得到了《大眾哲學》等進步書刊。事情過去了幾十年,王乃征還是始終把王翔千看做自己革命事業(yè)的引路人。

        1937年10月,王乃征加入了父親參與創(chuàng)建的中國共產(chǎn)黨。此后,王乃征在家鄉(xiāng)成立了諸城縣鄉(xiāng)村黨支部,成為第一任黨支部書記,并組織了后來發(fā)展到3000余人的抗日游擊隊。解放戰(zhàn)爭開始后,他主動要求來到了東北前線,在蕭勁光任司令員、陳云任政委的遼東軍區(qū)擔任分區(qū)隊列股股長兼警衛(wèi)營營長,后又擔任分區(qū)作戰(zhàn)科科長。1948年東北解放,王乃征被選調到東北軍區(qū)機關工作,后被提拔為東北軍區(qū)軍務部部長。1966年,王乃征被任命為吉林省軍區(qū)的參謀長、副司令員、顧問(正軍職待遇),直至1983年離休。

        在“文化大革命”中,作為吉林省軍區(qū)參謀長的王乃征,雖然沒有像地方官員那樣掛著牌子、戴著高帽去游街,但是看到被打、砸、搶搞得亂七八糟的城市,他非常心痛。1968年,根據(jù)軍委關于解放軍支左的指示,王乃征被結合到吉林省革委會,任政治部主任,他竭盡全力保護了一批老干部,保護了省檔案館,為穩(wěn)定吉林作出了貢獻。

        在常人看來,作為王盡美的兒子,也許是一種可以炫耀甚或可以標榜的身份,但長期以來,王乃征卻以這種身份時刻提醒自己,要像父親那樣做一個真正的共產(chǎn)黨人。在與他談話過程中,我時時能感受到他的謙遜與隨和,他總是在說著父親,而很少談到自己。

        1964年秋天,王乃征到北京參加會議時,時任總參謀長的羅瑞卿將軍聽說王盡美的兒子也來參加會議,就請他站起來,讓大家認識一下。王明華(王乃恩長子)告訴筆者:祖母去世以前,曾對回濟南探望的伯父(王乃征)和我母親說過,一定要面謝主席和董老,感謝他們這些年精心照顧。王乃征在幾十年的革命工作中,經(jīng)歷了許許多多的艱辛,也遇到過很大的壓力,但他從來沒有向組織伸手,也沒有尋求組織的任何照顧。離休之后的王乃征,并不滿足于閑適的養(yǎng)老生活。每天的大部分時間總是靜靜地看看書、寫寫東西,偶爾也到所里參加活動。同時,王乃征還是軍區(qū)學術委員會、關心下一代協(xié)會和老戰(zhàn)士書畫協(xié)會的成員,晚年生活過得豐富而有意義。

        王乃征的小兒子王軍說,父親的晚年應該說生活得很充實,幫助各級黨史部門收集資料,投入了他晚年的大部分精力。他曾主動聯(lián)系羅章龍、張文秋、董良翚(董必武女兒)等人,還多次前往北京、上海、廣州、山東、秦皇島山海關橋梁廠等地重走祖父戰(zhàn)斗和工作的地方,參觀訪問,了解情況。

        王明華透露:“晚年的伯父王乃征也有不痛快的時候,特別是80歲以后,經(jīng)常思念已經(jīng)去世的幾個孩子。伯父家除王毅、王軍弟弟外,伯父母還有四個兒子。同其他的革命先輩家庭一樣,孩子出世后不久即寄養(yǎng)老鄉(xiāng)家。老二、老三是雙胞胎兄弟,同老大三人幼小時即因疾病和饑餓早亡。王德是四子,伯父母決心自己帶著。由于東北冬天的嚴寒,王德還是得了心臟病,雖經(jīng)北京301醫(yī)院全力救治,但終于無力回天。由此,我成了下一代子女中最大的了。王德去世后,我伯父將有王德的全家照寄到我父母家,不忍心再看到孩子的笑臉,這張照片一直保存在我父母處?!?/p>

        王軍告訴我:“父母親的晚年經(jīng)常手捧四哥王德的遺照發(fā)呆,往往情不自禁地淚流滿面。父母思念哥哥的情景,常令我和姐姐心碎……”

        2008年的秋天,89歲高齡的王乃征再次來到山東濟南。我又一次領略了他的風采,并陪同他重游大明湖,瞻仰了王盡美當年從事革命工作的舊址。期間,王乃征精神矍鑠,談興甚濃,揮筆書寫了多幅書法。他高興地說,明年春天我還要來山東,爭取到老家諸城看看。當他聽說濟南師范王盡美研究室準備編輯出版《王盡美遺著及研究文集》時,更是激動和欣慰,表示“你們編好了,我還要看看”。

        遺憾的是,今年6月王乃征逝世,這一愿望沒能實現(xiàn)。王軍姐弟深知父親對早已故去的四哥的一片深情,在安放父親骨灰盒時,特意將四哥王德的照片擺在骨灰盒上,盼望他父子倆泉臺相見,永敘親情……

        錚錚鐵骨王乃恩

        王乃恩(王杰),王盡美的次子,戰(zhàn)爭年代和哥哥王乃征有著同樣的家庭背景,也有著同樣的人生經(jīng)歷。只不過到解放后,一個留在了軍隊,一個到了地方;一個在東北,一個在江南。兄弟倆一北一南,在各自的崗位上勤勤懇懇地為黨工作。雖然工作崗位不同,但都為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和黨的各項事業(yè)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王乃恩1951年擔任義烏縣委副書記,1953年9月任縣委書記。1954年4月離開義烏,調到浙江省委組織部,擔任黨員管理處副處長。1956年,在蘇聯(lián)專家?guī)椭?我國第一座自己建設的大型電站──新安江水電站上馬,浙江省委把王乃恩調去,擔任新安江水電工程局黨委常委、組織部長。兩年后,他又被調到甌江水電站工程局,擔任黨委副書記。1962年末,浙江省委根據(jù)中央組織部的意見,將王乃恩調到上海的華東局,任組織部組織處副處長。

        1966年,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開始了。在上海工作的王乃恩,成了造反派批斗的對象。

        王乃恩在家被抄后,就與愛人曹健民商議:“有可能我被抓走,或者把咱們夫妻隔離,記住,無論任何時候,受任何磨難,咱們都不能胡言亂語,要實事求是,斗爭到底!”

        “老王,你放心吧,我們都是共產(chǎn)黨員,都是從槍林彈雨中走過來的,我知道怎樣辦。讓我惦記的就是你這身體,能挺住造反派的棍棒嗎?”曹健民說完,淚眼汪汪地望著王乃恩,然后起身為他收拾衣物。這位剛強的妻子像往日為丈夫準備外出工作時一樣,為他準備一切,準備送丈夫進“牛棚”。

        兩天后,王乃恩進了“牛棚”,造反派逼他交待問題,寫檢查材料。倔犟的王乃恩一言不發(fā),一字不寫,任憑這幫惡棍拳打腳踢,毫不屈服。這樣,他又被罪加一等,成了死不改悔的走資派。1968年底,他被送到郊區(qū)五七干校進行勞動改造。在上海第七紡織廠擔任車間支部書記的曹健民也靠了邊。王乃恩被抓走后,她也被廠里的造反派關了起來,逼她交待王乃恩的問題。她拒不交待,造反派就給她加上“假黨員”的罪名,掛牌批斗。

        1969年5月末的一天,上海市的幾個造反派來到了干校,把正在勞動改造的王乃恩叫到屋里,宣布他無罪,立即解放。

        原來,黨的九大雖然是在極左思潮和個人崇拜的狂熱氣氛下召開的,但是,毛澤東依然懷念昔日的戰(zhàn)友,特別是中共一大代表中的那幾位為革命事業(yè)獻身的同志。毛澤東在開幕式的講話中再次提到了山東的王盡美,講到了王盡美對中國革命的貢獻。毛澤東的講話確實改變了王乃恩一家人的命運,在京的造反派急忙把最高指示電傳給上海的造反派。上海的造反派頭頭們有點慌了,毛主席在九大講話中都提到了王盡美,可是他的兒子還在勞動改造,這怎么交待呢?于是抓緊落實毛主席指示,急急忙忙派人宣布王乃恩解放。

        王乃恩得知真相后,思緒萬千。他從心里感激毛主席,是他老人家在這動亂中救出了自己。2001年的秋天,我們在上海王乃恩家里采訪他,當他談到是毛澤東主席救了他時,激動得淚流滿面。

        王乃恩被解放后,安排到上海市靜安區(qū)調查組工作,著手整頓混亂的革委會。在當時造反派一手遮天的情況下,他不為權勢左右,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不冤枉一個好人,也不放過一個壞人。王乃恩組織力量深入調查,在掌握大量確鑿事實后,硬是頂著巨大的壓力,對王洪文、張春橋手下把持著靜安區(qū)革委會的一個干將進行審查、批判,開除出革委會,發(fā)配小三線監(jiān)督改造。與此同時,王乃恩以秘書長的身份協(xié)助靜安區(qū)委籌備黨代會,并擬在會后留靜安區(qū)委任領導工作。由于此事處理結果完全違背了王、張等人的意愿,王洪文下令、馬天水操辦,不顧還有兩天就要召開黨代會,宣布把王乃恩立刻調離,送到離市區(qū)很遠的一個大型工廠勞動改造。其實,王乃恩對這一結果早有預料,只是絕不為了個人利益玷污了黨的事業(yè)。

        林彪反黨集團被粉碎后,毛澤東在周恩來的協(xié)助下,在全國開展批林整風運動,揭發(fā)批判林彪集團的罪行。竭力穩(wěn)定黨和國家的周恩來總理又把批判林彪反黨集團罪行同批判極左思潮結合起來,鼓勵各級干部抓生產(chǎn),抓業(yè)務。在這種形勢下,王乃恩才從工廠調出,分配到川沙縣工作,擔任縣革委會副主任,分管工、青、婦、文教和農(nóng)業(yè)。

        在川沙縣,混進縣常委的幾個造反派分子,竭力想控制住管理干部和黨員的組織組,千方百計想把他們的小兄弟拉進組織組。然而要進這個組,必須經(jīng)過分管黨群的革委會副主任王乃恩同意。王乃恩嚴把進人關,決不允許一個造反派分子混入。于是,造反派們對他軟硬兼施,當面甜言蜜語、阿諛奉承,王乃恩不為所誘,秉公辦事;背地里,他們耍陰謀,放暗箭,狂妄地打擊報復,王乃恩仍不動聲色,堅持斗爭。在那烏煙瘴氣的動亂年代,王乃恩用自己堅強的黨性為川沙縣人民保住了一片晴朗的天。

        1976年10月,金秋的風吹散了滿天烏云,“四人幫”反黨集團終于被拉上了歷史的審判臺,長達十年之久的動亂結束了。

        在川沙的王乃恩擔任了縣委副書記。1977年底他又被調回上海,在市工交辦擔任干部處處長、政治部主任。1981年末,他被市委調去籌建交通辦。交通辦成立以后統(tǒng)轄陸、海、空交通方面的14個局,使得上海與交通相關的部門有了統(tǒng)一的規(guī)劃和領導,上海這個世界著名的大都市的發(fā)展進入快車道。他先擔任交通辦副主任,后任黨委副書記。由于王乃恩長期從事干部工作,此期又參與了市委直接領導下的五人小組,負責為具有廳、局級別的大型企業(yè)選拔、推薦一把手領導人員,這是粉碎“四人幫”以后他最忙、最有意義的工作。

        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的經(jīng)濟建設中,王乃恩更加兢兢業(yè)業(yè)地為黨工作,為上海交通事業(yè)登上新臺階作出了貢獻。1986年3月,王乃恩由一線退下來,在上海市第五次黨代會上,當選為中國共產(chǎn)黨上海市顧問委員會委員,為貫徹黨在改革開放的各項方針政策中作出了重要貢獻。在他70歲時,經(jīng)市委批準正式離休。此后,他仍然是上海市各次黨代會的列席代表。習近平同志到任上海市委書記后,即與王乃恩等十多位老同志共商上海發(fā)展大計。當習近平同志得知王乃恩是一大代表王盡美的兒子時,說:“前幾天剛參觀了一大會址,回顧了黨的歷史和我們國家走過的輝煌歷程,今天又見到你,十分高興!”

        進入暮年的王乃恩,仍舊不知疲倦地奮斗著,特別關注家鄉(xiāng)的發(fā)展,于2003年6月回到家鄉(xiāng)北杏村,故地重游。

        自知入山久,衣袂帶云香

        王明華,王乃恩長子,王盡美之孫,中國一流的光電子學專家。1941年8月20日出生于山東省諸城市枳溝鎮(zhèn)北杏村。1950年隨母親到達父親南下工作地浙江省義烏市。1965年7月畢業(yè)于浙江大學無線電系無線電技術專業(yè),大學期間任團支部書記;1965年8月留校任教,從事集成電路的原理與設計的教學及科研工作。1974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79年開始負責籌建光電子技術專業(yè)及光電子技術與系統(tǒng)研究所,任所長,一直到2003年。1981年9月到1983年9月受教育部派遣赴日本東京大學工學部,師從著名光電子學專家多田邦雄教授,研究半導體材料光電子器件與集成光學技術;1985年晉升副教授并擔任系副主任;1990年晉升教授;1991年9月至1992年9月,獲包玉剛留學獎學金再赴日本東京大學多田教授研究室從事合作研究。

        1988年以來,王明華先后培養(yǎng)博士研究生15名,他們分別在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工作,有3名晉升為教授、博導。自1965年8月至今,從事高等教育及光電子技術科學研究工作已整整44年,為國家培養(yǎng)了一批高層次科技人才,同時在光電子學與集成光學領域開展了廣泛的研究工作,先后承擔的課題有:浙江省科委“七五”重點項目“光電子技術研究”,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國家863計劃項目,3項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高等學校博士學科專項基金項目,與企業(yè)合作的應用基礎研究項目14項。2005年開始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基于化合物半導體材料高速光開關的研究”,與企業(yè)界的合作項目“玻璃基集成光學器件研發(fā)”等。

        王明華現(xiàn)任中國光學學會纖維光學與集成光學專業(yè)委員會委員、杭州市電子學會理事長等職,是國內(nèi)一流的光電子學專家,是一位科學成就很大的著名教授。然而,他是那樣的彬彬有禮,那樣的溫和、儒雅和謙恭,連說話都慢聲細語、不卑不亢,非常沉穩(wěn)。作為黨的一大代表的后代,絲毫沒有那種優(yōu)越感,有的卻是責任和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生怕做錯了事、說錯了話,辜負了先人的教誨,損害了黨的形象。我感覺王明華教授除了受祖父、父親的血脈相傳,保持著對黨的熱愛、忠誠,忠于職守,兢兢業(yè)業(yè)地干好本職工作外,其骨子里有拼搏向上的偉大精神,這種精神體現(xiàn)在他的求學過程和豐厚卓越的學術成就中;同時他又豁達灑脫,這體現(xiàn)在他的處事為人中,特別體現(xiàn)在他那種不張揚、與世無爭、心地寬厚平和、始終保持一種低調的高尚品質中。筆者對他十分敬佩。他告訴我,在日本留學期間,曾經(jīng)參加歡迎中國總理趙紫陽訪問日本的大會。當時他的心情非常激動。因為父母都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參加革命的,與日本人打過許多仗,而今天站在日本的首都歡迎自己國家的總理。當聽到雄壯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響起,那個時候的心情,很難用語言來表達。王明華和愛人、兩個女兒都是共產(chǎn)黨員,他經(jīng)常教育子女,作為王盡美的后人,更要繼承革命傳統(tǒng),為先輩們開創(chuàng)的社會主義事業(yè)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王楓,王乃征女兒,王盡美孫女。1950年1月出生,1968年入伍,1969年入黨,歷任一二O師黨代表,師后勤黨委委員。1970年被所在的部隊推薦上了第四軍醫(yī)大學。大學畢業(yè)后到解放軍醫(yī)院工作。現(xiàn)為深圳流花醫(yī)院兒科副主任醫(yī)師、兒科主任。2008年12月至今,工作在深圳市婦兒醫(yī)院兒科專家門診的崗位上。

        王愛華,王乃恩女兒,王盡美孫女,1951年11月出生,大學本科學歷。任第二軍醫(yī)大學長征醫(yī)院臨床實驗診斷科主任技師和教研室教授。從事臨床酶學及同工酶學30多年,所研究的科研成果為國內(nèi)領先?!懊庖咭种品y定CK-MB及臨床應用”和“心、肝、胰同工酶譜應用”的兩項研究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

        王軍,王乃征六子,王盡美孫子。1956年生于沈陽,1974年高中畢業(yè)后下鄉(xiāng)回到山東諸城老家務農(nóng),1975年入伍,1976年入黨,歷任戰(zhàn)士、排長、副連職參謀、連長、作訓股股長等,駐守中朝俄交界的長白山腳下,風雪戍邊15載。1981年以連長職考入解放軍石家莊高級陸軍學校軍事系指揮專業(yè)。1983年畢業(yè)后,由于軍政素質有大幅提升,上級首長多次商調到大機關工作,但秉承父親“優(yōu)秀軍人必須從基層錘煉而起”的教誨,放棄調入城市大機關工作的機會,并放棄軍校畢業(yè)本應升職的機會,再次回到基層連隊任連長,繼續(xù)摸爬滾打,又帶出一支優(yōu)秀連隊后才到團機關任作訓股股長。1990年以少校軍銜轉業(yè),先后在中國計算機函授學院學習,獲得高級程序員資格;在中央黨校社會學系學習,社會應用學研究生畢業(yè)。1997年正式開始從事計算機軟件開發(fā)工作至今。

        2008年,“一個視信息安全為民族生命線的民營企業(yè)之夢”的報告文學被收錄進《沈陽改革開放30年》叢書。1997年初,王軍與沈陽三好街的一群青年計算機技術愛好者們組成了一個興趣小組,經(jīng)常聚集在一起,討論、交流一些計算機技術,并組建了“沈陽靈犀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在研究中,他們發(fā)現(xiàn)境外在銷往大陸的計算機產(chǎn)品芯片中可能嵌入病毒,也就是說每一臺中國人使用的電腦中可能都“奔騰”著一顆外國人的心——芯!為了研發(fā)自己的“芯”,他們把自己公司的名字改為了沈陽介子微系統(tǒng)研究所有限公司。經(jīng)過四年的艱苦探索,沈陽介子微系統(tǒng)研究所終于取得了成功。在此項目即將給公司帶來巨額利潤時,王軍卻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在介子公司內(nèi)部中止該項目,向國家有關部門移交全部研究資料。王軍他們認為:既然是為國家和民族服務,介子公司就不會把這項即將賺來大錢的項目揣在自己的懷里,對民族信息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有利,才是夢的起源。介子公司是一個敢于和善于攻關,或者說是一支特別能打攻堅戰(zhàn)的隊伍,而擴大戰(zhàn)果,形成產(chǎn)業(yè),并非他們的特長。但王軍的做法,足以證明這位名門之后的高風亮節(jié)。

        王軍雖然是搞計算機的專家,他的文學功底和文學素養(yǎng)也深得祖父王盡美的真?zhèn)鳌K恼聦懙煤?文筆老道,文風樸實清新,從中可以看出他酷愛讀書,而且喜歡讀古典文學和五四運動前后那個時期的書。這大概也是他思念祖父的一種方式,學習和仿效祖父的情結使然吧!

        王盡美和他后人的人生歷程,特別是他們一家祖孫三代忠于黨,熱愛祖國,始終維護黨的聲譽和人民利益的忘我拼搏精神和高尚品格一脈相承,彰顯了共產(chǎn)黨人的革命風范。王盡美影響了他的后代們,他的革命精神和豐功偉業(yè)也必然影響著千千萬萬的后來人!○

        責任編輯 梅 宏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自拍视频播放|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波多野结百度| 蜜桃av区一区二区三| 一区两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97久久国产精品成人观看| 男人天堂这里只有精品| 三叶草欧洲码在线| 久草视频福利| av日本一区不卡亚洲午夜| 日韩av一区二区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 隔壁老王国产在线精品| 国产av精国产传媒| 色婷婷五月综合亚洲小说| 456亚洲人成影视在线观看| 无码午夜剧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av麻豆不卡| 久久不见久久见www日本网|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久久国产36精品色熟妇| 亚洲色AV性色在线观看| 最新亚洲视频一区二区| 日本在线一区二区三区视频观看| 综合色区亚洲熟妇另类| 尤物视频一区二区| 美女福利视频网址导航| 日产乱码一二三区别免费l| 水蜜桃亚洲一二三四在线| 午夜婷婷国产麻豆精品| 日韩色久悠悠婷婷综合|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超碰97久久| 福利视频一二三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18禁久久久久久久| 校花高潮一区日韩| 国产精品国产自产拍高清| 无码喷潮a片无码高潮|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久网下载 | 亚洲色欲在线播放一区| 国产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中文少妇内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