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金麗
【關鍵詞】廊坊;唐三彩;鳳鳥紋扁壺
【摘要】廊坊博物館收藏的唐三彩鳳鳥紋扁壺出土于文安縣唐咸亨三年董滿墓,該壺器形規(guī)整,裝飾華美,色彩典雅,體現出極富浪漫色彩的盛唐風范。
唐三彩鳳鳥紋扁壺現存廊坊博物館,口徑7.8厘米,底徑13厘米,通高29厘米,模制而成。壺體呈扁圓形,直口微侈,短束頸,肩上部凸起雙系,有細小穿孔。扁圓腹下部向內斜收,假圈足較高,平底。器身兩面模印相同的凸起紋飾。腹中下部用雙重凸線作四方圓角開光,內飾一凸起乳釘紋,下方雕塑高冠曲頸的鳳鳥一對,鳳鳥上方塑一蟾蜍,肌體豐滿,作欲躍之勢,蔓草紋點綴其間,枝葉肥厚,連綿纏繞,果實豐碩,腹邊緣為連珠紋一周,整體構圖飽滿,主題突出。胎質細膩,釉色由黃、綠、白三色構成,斑斕典雅,烘托出極富浪漫色彩的盛唐風范(圖一)。
唐代是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時期,經濟上繁榮興盛,文化藝術上群芳爭艷,唐三彩就是這一時期產生的一種具有中國獨特風格的傳統(tǒng)工藝品。它是一種低溫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屬氧化物,在烘制過程中發(fā)生化學變化,色釉互相浸潤、斑駁淋漓,形成淺黃、赭黃、淺綠、深綠、天藍、褐紅、茄紫等多種色彩,但多以黃、褐、綠三色為主。此件唐三彩鳳鳥紋扁壺1977年出土于廊坊市文安縣唐代董滿墓中,同時出土的隨葬品(下轉80頁)(上接75頁)有陶俑、墓志等共計44件。墓主人董滿,字士盈,原籍邢州平鄉(xiāng),生于隋開皇三年(583年),唐乾封元年(666年)83歲時奉詔版授恒州縣令,卒于咸亨二年(671年),咸亨三年遷窆于文安縣北。董滿祖父董榮為北魏梁州司馬,其父為北周江王記室。
在唐代,三彩器多為隨葬品,達官顯貴們期盼死后仍能享受榮華富貴,因而在自己的墓穴中總要隨葬大批珍寶和三彩器。厚葬之風日盛使三彩器生產出現過度發(fā)展之勢,唐王朝不得不設立專門機構負責管理和節(jié)制,并對隨葬品實行限制,如規(guī)定各級官員的隨葬品數量為“三品以上九十事(件、套),五品以上六十事,九品以上四十事”,且“皆以瓦木為之,不得用金銀銅錫,長率七寸”。董滿墓中的隨葬品雖然在尺寸上符合當時的規(guī)定,但在數量上已超出了規(guī)定范圍。
〔責任編輯:許潞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