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過世兩年,侯瓚從來沒有接受過媒體的專訪,談父親、談自己,究其原因,她說:這很正常,在觀眾眼中父親是名人,而對我,他只是一個可愛的“老頭”,普通且盡職盡責(zé)的“爸爸”;問她怕不怕別人非議,非議她為家族輝煌的成績“添堵”,她說:我希望對老頭有個交代,女兒已盡全力,一切都是按照程序得到公平的說法。雖然我不是男孩,但每次去看望父親時,我可以驕傲地告訴父親自己做了什么。
“能形容一下你父親家大概是一個什么概念的‘家嗎?”記者好奇。
“那是一幢很大的別墅,上下四層,600多平米?!痹谂畠夯貞浿?侯耀文絕對是居家過日子的典范,他會把上上下下十幾個房間塞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專門定制的高檔家具自不待言,各式家用電器音響設(shè)備一應(yīng)俱全?!案赣H愛‘囤貨,小到玩具,大到沙發(fā)衣柜,他絕對看不了屋里空空蕩蕩。”上下四層,有諸多物件“囤”在當(dāng)場的玫瑰園別墅。
傳言侯耀文生前愛好收藏,家中數(shù)不清的古玩字畫,這一點記者并未得到侯瓚證實,但侯瓚提到了一個“包”:侯先生有時候性格像個孩子,愛“顯擺”自己的心頭之好,比如經(jīng)常拿出來把玩的那塊和田玉,或者名表細軟等等,這些東西基本放在一個大旅行袋里,長期擱在他汽車的后備箱,走到哪里“把玩”到哪里,也方便隨時拿出來給親朋好友“顯擺”——這個包不是秘密,侯先生身邊的人大多知道。
“父親去世的當(dāng)天,這個包不見了,之后,我再也沒見過這些細軟物件?!?/p>
侯耀文葬禮上,他的長期搭檔石富寬曾經(jīng)囑咐過侯瓚:耀文生前鐘愛那塊和田玉,這塊玉你不要留,給你父親帶走,這是你的孝道。侯瓚說:“我一定給父親帶走,前提是誰能告訴我這塊玉在哪?”
侯耀文與侯瓚生日相差一周,父親七月中旬,閨女七月下旬。于是,每年七月成為父女倆人的大日子,侯耀文想送給女兒汽車作為生日禮物,那段日子,侯耀文就像“遭了魔癥”,逢人就問什么車型最好、哪種款式新穎,但最后未能自己親自完成愿望。
“父親送你寶馬香車,你一般會送給父親什么禮物?”記者問?!岸际潜阋饲殷w現(xiàn)心意的禮物,比如自己動手制作的小物件,要是真花很多錢買禮物,父親肯定不高興,甚至還會埋怨我不懂節(jié)儉。”
說起侯瓚的官司,多數(shù)人可能會有種誤解,認為侯瓚小小年紀(jì)父母就選擇離婚,于是她和父親侯耀文并沒有什么特別深厚的父女之情,其實不然。在侯瓚心目中,父親已然升華為心理底線,是遇到艱難困苦之后首先想到及最后能夠依賴的人。
侯耀文去世前幾天,侯瓚最后一次與父親見面,一起吃飯,“我倆聊天有個特點,互相只談高興事。父親想辦法哄我高興,我也想辦法讓父親開心。”侯瓚感覺到父親極端疲憊,但誰都想不到當(dāng)天的見面會成為訣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