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祥虎
語句啰唆是文章的大忌,但也有例外,有些“啰唆”可以使文章的描寫更加妙趣橫生。這種有意識地重復(fù)使用某些詞語或句子的方式,就是修辭上的反復(fù)。我們不妨來欣賞以下四段文字。
我國古代有一首贈別詩是這樣寫的:“東邊一棵樹,西邊一棵樹,南邊一棵樹,樹,樹,樹,系不得君舟住?!痹娭谐霈F(xiàn)六個“樹”字,把雙方離別時依依不舍、感傷無奈的情懷抒發(fā)得淋漓盡致。而且,東、西、南邊都有樹,唯獨北邊沒有,說明小船是往北走的,詩的意境也清晰地勾畫出來了。如果寫成“三棵樹,系不得君舟住”,表達(dá)效果就要遜色許多。
法國作家莫泊桑在他的名著《俊友》中也成功地運用了“啰唆”來描寫一個會計師:“會計師是個矮個兒,圓滾滾的。他的腦袋像一個圓球,這球鑲在另一個被兩腿托起的大圓球上,兩條腿非常之短,也像一對圓球?!蔽恼略凇皥A球”上不斷重復(fù),會計師肥胖的特征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老舍先生是這樣描寫趵突泉的:“永遠(yuǎn)那么純潔,永遠(yuǎn)那么活潑,永遠(yuǎn)那么鮮明,冒,冒,冒,好像永遠(yuǎn)不感到疲乏,只有自然有這樣的力量!”連用三個“冒”字寫出了泉水的鮮亮和活潑。
魯迅先生也曾這樣“啰唆”過:“院子里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還有一棵也是棗樹”。
其實,以上的“啰唆”其藝術(shù)效果是妙不可言的,請你也列舉數(shù)例吧。
啰唆詩
古時候有這么一首詩:
一個孤僧獨自歸,關(guān)門閉戶掩柴扉。
半夜三更子時分,杜鵑謝豹子規(guī)啼。
詩中用了很多同樣的概念:一個、孤、獨自;關(guān)門、閉戶、掩柴扉;杜鵑、謝豹、子規(guī)。這每一組詞語都說的是一回事,用的是同一關(guān)系的概念,所以人們叫它啰唆詩。(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