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建良
秋季栽培杭州早雷食用竹筍,可在翌年早春上市,填補新春筍的空白,經濟效益高。實踐表明,秋季土溫仍適宜于竹鞭根系的伸展,每年10~11月份是早雷竹鞭生長旺期,吸收能力強,栽培早雷竹筍比冬春季栽培成活率高,各地都可引種秋栽。具體栽培技術如下:
1. 選擇場地 秋季栽種早雷竹要選擇避風向陽、土壤肥沃的地段或沖積土深厚地段,一般按株行距4米×5米挖標準穴,畝栽母竹33株,但培養(yǎng)速生豐產園的以畝栽66株母竹為宜。
2. 選好母竹 一定要選當年生、根徑3.5~4厘米、無病蟲害的健壯竹株做移栽母竹。
3. 保護竹鞭和筍芽 要求每株母竹帶足客土5~10千克,搬動時千萬不要損傷竹鞭和筍芽,不要抖落客土,注意運輸前做好包裝保護。
4. 挖鞭定植 早雷竹的下枝與竹鞭延伸方向大致相同。在挖掘母竹時,可按其方向在離母竹25~35厘米處找鞭挖掘。挖到鞭后,再沿竹鞭伸長的方向由遠及近逐漸深挖,然后按來鞭30~35厘米、去鞭60~80厘米的長度用快刀將根鞭斬斷,并小心按母竹原方向定向放穴定植,否則只成活難以萌芽長筍。
5. 培土防漬 定植穴深度一般為60~80厘米,長、寬分別為1~1.2米。給定植穴填些垃圾肥來培墊表土,以利熟化土壤。因雨后定植穴土下陷易發(fā)生漬害,所以定植時要將根蔸部表土培成饅頭狀。
6. 御寒防晃 冬季天氣寒冷又有寒風,要在新栽母竹根基部覆厚厚的1層雜草,同時注意加固壓實表土,以起到防寒作用;為了防止母竹植株搖晃而影響生長,要設立支架綁樁保護。
(作者聯系地址:浙江省永嘉縣巖頭林業(yè)站 郵編:32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