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 文
“峨嵋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币淮娤衫畎自诔舜x開峨嵋,順江而下,向渝州進發(fā)的途中,有感而發(fā)寫下了這首意境優(yōu)美的詩句。詩中的渝州即如今的重慶。
云籠霧罩的濕潤、麻辣美食的火爆,兩江環(huán)繞的秀美、山城相合的錯落……重慶在山水相連、險峻相伴的獨特地勢襯托下透露出復雜的美感。左臨嘉陵江、右依長江,城在山中、山在城中,山高水低、居高臨下,回巒旋峰、自成天險。難怪清末名人張之洞用“名城危踞層巖上,鷹瞵鶚視雄三巴”的詞句來描述這巴渝山城的磅礴氣勢。但重慶的氣質(zhì),又不是一味的硬氣。兩江相夾之地空氣潮濕,加上地表起伏不平和周圍高山屏峙,霧氣自然凝積。于是,在擁有“山城”這個硬氣的名稱同時,“霧都”又成為重慶的另一個代名詞,云霧為高山平添了幾分柔媚。
山城和霧都的身份,正是重慶“特色”的來源,它們成就了重慶特有的城市形態(tài)和生活方式。
來到重慶,恐怕印象最深的,首先是山城特殊的建筑形式。當?shù)赜兴渍Z言:“好個重慶城,山高路不平;樓在巖上建,車在山上奔;門多隧道多,橋美壯山城。”整個重慶市依山而建,街道隨山勢鋪延,高樓臨崖壁而建。在這里,好多幾十層的高樓,你可以從大廈頂部直接行至外圍地面,因為有天橋平行通往與樓等高的山腰;在這里,樓的高度絕不是用多少層來衡量對比,因為一棟十層高樓海拔絕不一定比與它相鄰的五層樓高。重慶城就這樣高高低低、錯錯落落地盤踞在中梁山和銅鑼山之間,而重慶人的生活,也就在上上下下中日日向前。曾有詩人有感于重慶的山坡,留下了“生活就是爬坡”的深得于當?shù)厝诵牡母袊@。而梁實秋先生的美文:“‘雅舍的位置在半山腰,下距馬路約有七八十層的土階,……客來則先爬幾十級的土階,進得屋來仍須上坡,因為屋內(nèi)地皮乃依山勢而鋪,一面高,一面低,客來無不驚嘆,我則久而安之,每日由書房走到飯廳是上坡,飯后鼓腹而出是下坡……”更點染了重慶城在坡上、坡在屋中的居境奇趣。
因了這山城的別具一格,重慶的交通也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久而久之,山橋相連、洞路相通,就形成了現(xiàn)在洞、城、橋、山處處相連的一大特色。洞多、橋美,加之多雨多霧,山色隱隱、水岸相融,“霧重慶”更顯朦朧多情。難怪唐代婉約派詩人李商隱在《夜雨寄北》中抒發(fā)了“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钡膼澣恢?想必此景此境更易令人動情。
霧重慶、霧重慶,重慶的霧似乎天天都存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重慶最多時有兩百多天白霧加身?;虮”〉?似霧似幻,一連數(shù)天霧氣迷蒙;或濃霧突起,遮天蔽日,整個山城似乎都消失在白霧之中,只剩下人聲、車聲、汽笛聲在霧海中浮蕩。身處霧都,白天你可以霧里看花,隱隱約約讓你看不透;晚上你可以霧里看燈,虛虛幻幻讓你看不清。身處霧都,在霧中看景、在霧中漫步,人似乎都飄飄然如入仙境了。
重慶的美,不僅僅藏在雨中霧中,夜色中的重慶又是另一番滋味。
“天下夜景在渝洲,此景只應天上有”。不覽夜景,未到重慶,古今重慶的名勝景觀,不少都與夜景相關連,如“字水宵燈”“沙坪學燈”“凌虛飛渡”“龍門浩目”“雙流合璧”等。重慶城市建筑依山疊起、大街小巷沿山而上,璀璨的燈火自然也分布的別致而精彩。每當夜色降臨,萬家燈火高低輝映,與漫天星漢齊爭高低,燈星相映、星燈相連,似燈沿山脊而上至天,又似星順山勢而下至凡間,極為瑰麗;而兩江之中百舸相爭,流光溢彩。橋面之上燈車流動,宛如游龍。山上的燈和水中橋上的燈動靜相映,夜重慶就在這動與靜之中活泛起來,靈動起來,輝煌起來。
舊志載:“重慶兩江交匯,鑿崖為城,沿江為池。入夜萬家燈火,層見疊出,高下相掩,光灼灼然俯射江波,與星月交燦。”這山城夜景自古就非常有名,雅號“字水宵燈”,為清乾隆年間“巴渝十二景”之一。因長江、嘉陵江蜿蜒交匯于此,然后浩浩蕩蕩向東流去,形似古篆書“巴”字,故有“字水”之稱。重慶又是西南地區(qū)最大的商埠,白天人流如潮,夜晚華燈綻放。兩江水被燈火映照,熠熠生輝。文人們便給重慶的夜景取了一個雅號“字水宵燈”。清人王爾鑒詩云:“高下渝州屋,參差傍石城。誰將萬家炬,倒射一江明。浪卷光難掩,云流影自清。領看無盡意,天水共晶瑩?!薄跋鼰簟备场白炙?風流占盡天下。
在重慶,賞夜景有三大去處:南山上的一棵樹觀景臺,可謂“隔岸觀火”;鵝嶺公園上的瞰勝樓,身臨其境縱覽兩江;朝天門“兩江游”游船,環(huán)繞揚子嘉陵,三百六十度全方位立體飽覽山水之城。
登高遠望,高樓大廈身披燈火靜靜矗立,五彩霓虹競相閃耀點亮夜空,燈火沿街串成條條銀龍。兩江江畔波粼閃閃,港口碼頭燈火通明,水中夜航船舶明麗如水上浮宮。遠處近處、山上山下、城里城外、天幕蒼穹、江面水中,整個一片燈的世界、燈的海洋。夜重慶,就在這流光溢彩的世界中愈發(fā)光亮。
霧重慶,夜重慶,還有一個辣重慶。
都說“湖南人不怕辣,云南人辣不怕,川渝人怕不辣?!崩?是重慶飲食中最主要的味道和精神。辣椒、胡椒、花椒、豆瓣醬等是重慶菜的主要調(diào)味品,不同的配比,化出了麻辣、酸辣、椒麻、紅油、糖醋、魚香等各種味型,各式菜點無不膾炙人口。重慶菜屬于川菜系,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素來享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聲譽,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還以不拘一格使用各種材料創(chuàng)作新菜見長。水煮魚、回鍋肉、酸菜魚、辣子雞、泉水雞、水煮肉片、老鴨湯、酸辣粉、魚香肉絲、泡椒肥腸……數(shù)不勝數(shù)。
最能體現(xiàn)重慶菜麻辣特色的,是集川味麻辣之大成的重慶火鍋,令人一吃難忘。
重慶的“老火鍋”可不是外地隨意仿照的那種火鍋,而是依照重慶“老火鍋”的傳統(tǒng)配料制作,而且火鍋底料至少使用了數(shù)年乃至數(shù)10年之久。這樣,不僅“麻、辣、燙”的主旋律十分突出,而且火鍋的風味鮮香醇厚,回味悠長。能有這樣味道最重要的是選料嚴格,花椒要選七八月的“伏椒”,色紅、香氣濃郁、麻味十足;干辣椒要選用色紅艷、肉厚、水氣少、香辣味正的為佳;豆瓣醬以四川郫縣出產(chǎn)的為正宗;豆豉則以四川永年的“陳年豆豉”為好。其他的配料如冰糖、黃酒、老姜也均為上乘。此外,牛油也是火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并視為川味火鍋的重要標志之一。
在重慶,火鍋店隨處可見,有的可擺百張桌面,場面之大令人驚嘆。數(shù)十上百人穿梭其間,百多只火鍋熱氣騰騰,紅油清湯相得益彰。屋內(nèi)辣氣、水氣騰騰,被麻辣到極致時,來瓶山城啤酒降降溫,定能感受冰與火的雙重刺激。
重慶菜的辣是出了名的,重慶人的不怕辣也相當出名。一樣的麻辣火鍋,外地人吃的火燒火燎,更有人一進門就被水汽辣到未上桌就敗下陣來。重慶人卻吃得風生水起,有滋有味,大把大把的花椒辣椒根本不放在眼里,似乎只有如此的鮮香猛辣才是人間美味,直看得不耐辣的外地人瞪眼咂舌。重慶人能吃辣,跟當?shù)貧夂蛴泻艽箨P系。多雨多霧,自然濕氣尤重,而吃辣椒可以驅寒除濕,預防濕寒氣候帶來的疾病,可謂食以養(yǎng)身。
霧重慶、夜重慶、辣重慶,各具特色、各有滋味。山的峻拔、霧的氤氳、夜的瑰麗、辣的火爆匯聚出一個鮮活的山城重慶。每嘗試一種味道、每體驗一種感覺,都會更加了解這座城市。也許,這正是貼近它的方式,只有這樣才能走進它的內(nèi)心,感受它的精神,從而在心中描繪一幅真正的山城霧都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