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形金剛2》肯定很多同學都看了吧?大家應該還記得這次霸天虎的隊伍?多了一些外形威猛的挖掘機、礦山卡車之類的玩意兒。咱們今天要介紹的公司就跟這些機器密切相關,這家公司靠生產農用機械起家,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名聲大噪,甚至蓮坦克的出現也跟這家公司脫不了干系。但現在很多人對它的印象也許只停留在那些打著CAT標志的黃色機械,或者是商場里的休閑鞋。但就是這樣一個不為人所知的公司,其品牌價值竟然高達53億美元,在全球品牌100強中排名第68,位列摩托羅拉、LG之上。它的產品銷往全球140多個國家,它的代理商體系還成為了著名AABA商學院研究的案例。它就是Caterpillar(音譯為卡特彼勒),它的產品方便了很多人,也讓很多人著迷,今天Geek就帶大家去了解它。
兩個Geek的發(fā)跡史
卡特彼勒公司起初并不是叫這個名字,它最初是由兩家農用機械的公司合并而來的,它們的創(chuàng)始人分別是本杰明·霍爾特(Beniamin Holt)和丹尼爾·貝斯特(Doniel Best)。這兩人當時都很年輕,而且都是Geek,愛搞科技小發(fā)明。1859年。21歲的年輕人貝斯特加入到了美國西部的淘金熱潮中,他先后嘗試過采礦與木材加工等行當,但都以失敗告終,最后只有到他哥哥的農場干活。在那里,他注意到農民們通常都要費很大力氣把麥子從地里運回家脫粒。他就想,為什么不發(fā)明一種機器,把谷物在地里就脫粒加工好,然后直接把成品拉回來呢?于是他就一直琢磨這個事情,經過多次試驗,他終于在1871年發(fā)明出了谷物脫粒機,這種機器立刻就受到了農民們的歡迎。于是貝斯特開始在俄勒岡州批量生產這種機器,他的產品供不應求。1882年,貝斯特又開發(fā)出一款聯(lián)合收割機,也是廣受好評,訂單如雪片般飛來,生產出來的收割機從倉庫一直擺到了工廠邊的街道上,于是貝斯特又在加州的圣里安
德魯買了一塊地用于生產收割機,然后他用自己的名字注冊了一家農業(yè)工具廠,主要生產聯(lián)合收割機與脫粒機。貝斯特一開始就很重視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所有的產品在出廠前都必須經過嚴格的檢測,他還親自培訓客戶怎么操作機器,客戶可以享受免費試用服務,他還親自寫信給客戶詢問他們的使用情況,甚至親自上門為客戶的機器進行維修,是一名遠近聞名的好技術員。
卡特彼勒的另一名創(chuàng)始人本杰明·霍爾特從1863年開始就和弟弟一起經營木材加工廠。他負責技術性工作,商務事宜則交給弟弟打理。他們的木材加工的買賣一直做到了1886年,兩兄弟看到別人賣農用設備賺錢比自己來得快得多,于是他決定進軍農機制造行業(yè)。有志者事竟成!霍爾頓憑借在加工木材時積累的技術經驗,沒用多久就發(fā)明出了一臺劃時代的聯(lián)合收割機,它用拖鏈輪驅動取代了傳統(tǒng)的齒輪傳動,具有運轉靈活、噪聲小的優(yōu)點,而且故障率也很低。于是他申請了這種收割機的專利。這款機器憑借優(yōu)異的性能迅速在市場上打開了銷路。15年后,霍爾特的收割機銷量已經遠遠領先于其他競爭對手,其中也包括貝斯特。
蒸汽機和履帶的問世
這兩個前輩發(fā)明的機器雖好,但都要靠牲畜或者人力才能工作。到了19世紀末期,很多行業(yè)都開始采用蒸汽機取代傳統(tǒng)的水力或牲口。在美國與歐洲,很多公司都開始生產蒸汽機?;魻柼嘏c貝斯特這兩個技術天才同時意
識到了蒸汽將成為未來的主流,于是他們各自開始開發(fā)蒸汽來驅動自己的收割機。但在二人的競賽當中,貝斯特總是搶先一步。他于1889年制造第一臺蒸汽機驅動的收割機,并且申請了專利。他的蒸汽機從40到110馬力不等,用來拉動40000磅重的收割機。盡管在今天看來這些機器都非常粗糙,但在當時,這些機器都算是非常成功的工業(yè)品。從此以后,在歐美國家,騾馬逐漸退出了農業(yè)生產,取而代之的是效率更高的農業(yè)設備(中國當時還處在清末,生產力水平極其落后)?;魻柼氐牡谝慌_蒸汽驅動拖拉機在1890年下線,起初只是用于農業(yè)領域,后來在運輸行業(yè)找到了它的更大用途,尤其是運輸木材、礦石,霍爾特的蒸汽拖拉機可以以每小時三公里的速度運送40到50噸貨物,這相當于用牲畜價格的一半。
緊接著,兩人的產品都開始走出國門實現出口創(chuàng)匯了,這些機器逐漸在澳大利亞、肯尼亞、南非、墨西哥與歐洲流行起來。1892年,生意做大了的霍爾特兄弟分家,弟弟繼續(xù)經營原先的木材生意,而霍爾特主持的制造公司則專注生產聯(lián)合收割機與蒸汽發(fā)動機。盡管生意不錯,霍爾特對自己公司生產的蒸汽拖拉機并不滿意,當時加州的土地在播種季節(jié)非常泥濘,騾馬跟拖拉機經常會陷在地里動彈不得,所以騾馬都須佩戴一種特別的鐵質“鞋子”,拖拉機則是在大輪子周圍會多安裝一些小輪子,以增加拖拉機的浮力,但它們也加重了拖拉機的重量,讓整個設備難以靈活轉動。愛動腦筋的霍爾特潛心發(fā)明了一種特殊的行走裝置。他在拖拉機的輪子外面加了一連串互相咬合連接起來的鋼板,讓大車輪帶動這些鋼板轉動,從而增加了浮力,這就是履帶的雛形。經過不斷的試驗與改進,1904年的11月24日,全球首臺使用履帶的機械:霍爾特初級蒸汽拖拉機77號終于登場了。霍爾特這次終于占了上風,很快,履帶這一獨特的驅動方式開始廣泛應用于各種設備上?;魻柼匾矐{借這個偉大的發(fā)明入選了美國發(fā)明家名人堂,這樣看來,現在所有履帶式的機器,都得拜霍爾特為祖師爺。
與此同時,丹尼爾貝斯特也開始發(fā)力了,他先后于1904和1906年研制出第一臺蒸汽履帶式推土機和第一臺
天然氣履帶式推土機。但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雖然老貝斯特在事業(yè)上很成功,但他的兒子CL貝斯特卻是個沒什么長進的人,根本不能勝任公司的掌門人的地位。到1908年老貝斯特決定退休的時候,公司完全是后繼無人,他經過慎重考慮,最后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他把自己一手創(chuàng)辦的公司賣給自己的老對頭——霍爾特制造公司,不過他要求他的兒子仍在公司擔任管理人員,算是留個火種。然而,CL貝斯特從自己廠子的少東家變成打工仔,便一直憋著一口氣,忍了兩年后,他終于離開了霍爾特公司,到加州成立了CL Best拖拉機公司,專門生產輪式拖拉機、聯(lián)合收割機與鋼鐵鑄件。
大發(fā)戰(zhàn)爭財
雖然從那時起兩個強大的公司已經聯(lián)合了,但它還不是真正的卡特彼勒,那時候它也不叫這個名兒。那卡特彼勒是怎么來的呢?它誕生在1905年的一次產品測試中。當時霍爾特邀請來一名攝影師為機器拍照,這位第一次見到這種奇特裝置的攝影師感嘆說,它看上去就象一條毛毛蟲(Caterpillar)?;魻柼亓⒖瘫贿@一名字吸引住了,他當即在心里就決定了用它來命名自己的產品,但這位老爺子實在是太忙了,直到1910年,他才去政府部門注冊了“卡特彼勒”商標。從此這個名字就開始出現在產品上,而公司名依然叫霍爾特公司。此時這種酷似毛毛蟲的履帶式的機械已經是他公司的拳頭產品了,在歐美范圍都很有名氣。本來公司將一帆風順地發(fā)展下去,但1914年世界大戰(zhàn)爆
發(fā)了。其實這對翟爾特來說其實是一件好事,因為他的公司開始了井噴式的發(fā)展。它的履帶式機械剛面世不久就被應用到了一個不平凡的場合——戰(zhàn)場!霍爾特公司的推土機推土無論是平地還是挖戰(zhàn)壕都有出色的表現,于是卡特彼勒這個品牌開始變得響亮了。
在美國參與第一次大戰(zhàn)之前,歐洲的軍隊就已經開始大批量購買卡特彼勒牌的拖拉機和推土機了。憑借這些訂單,霍爾特的公司很順利完成了從農用到軍用的轉換。第二年美軍參戰(zhàn),出征前美軍向霍爾特公司提出生產專門用于軍事用途的拖拉機的要求,既然是花納稅人的錢來購買,霍爾特毫不客氣地開了高價。軍隊也答應得很爽快,并預付了大部分貨款?;魻柼赜眠@些錢擴建了工廠生產線,請了更多的工人一天三班倒生產以滿足軍方的訂單需求。從1917年到1918年間,位于東皮奧里亞工廠將履帶式拖拉機的產量翻了好幾番,到一戰(zhàn)結束時,這個工廠共生產了10000多臺軍用拖拉機。各個參戰(zhàn)國的軍官都見證了卡特彼勒牌履帶式拖拉機的卓越表現:它不但可以鏟土、拖著成噸重的物資翻山越嶺,更難能可貴的是它還能擋子彈(鋼板很厚啊)。而對于霍爾特來說,這場戰(zhàn)爭幫助它積累了大量的資金和技術。更神奇的是,霍爾特的履帶裝置還直接影響了一個叫斯文頓的英國人,這哥們正是受此啟發(fā)才在1916發(fā)明了戰(zhàn)爭史上革命性的武器一坦克,其實在當時看來,這種坦克就是加了炮管的拖拉機而已。后來,他被人們稱為坦克之父,但在《Geek》看來,大家還應該追加霍爾頓為坦克之爺。
經過了一戰(zhàn)磨礪的霍爾特公司進一步鞏固了兩家公司的優(yōu)點:霍爾特擁有更高的知名度,更大的工廠,以及最重要的卡特彼勒商標。而貝斯特公司有著更好的代理體系,更好的財務狀況,更好的產品研發(fā)體系。經過了一戰(zhàn)的高速發(fā)展,集兩家公司之長的霍爾特公司已經成為美國工程機械制造業(yè)的龍頭企業(yè)。1925年4月,一群投資人注資控股了霍爾特公司,緊接著,他們又說服貝斯特將CL Besf公司整合進來。新的公司以最廣為人知的產品為名,這就是我們現在所知道的卡特彼勒公司的由來。
建立高效率的代理系統(tǒng)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卡特彼勒已經成了推土機和拖拉機的代名詞,世界各地都需要他們的產品,于是卡特彼勒開始建立自己的銷售渠道,公司的決策層很明智地選擇了代理制度,用一句通俗的話講,就是到五湖四海去拜把子兄弟,這些代理商后來都成了卡特彼勒同生共死的親密戰(zhàn)友。目前卡特彼勒已在全球設立了超過180家代理商,它們在全球范圍內為卡特彼勒代理產品并提供技術服務,這些代理商就像是卡特彼勒和顧客之間的一座座堅實的橋梁,同時也是卡特彼勒不斷前進的動力之一。代理商們及時將客戶的需求信息反饋回來,促使公司推出新產品,改進服務。
卡特彼勒有一個經營理念:只要用戶買了它的設備,就應該隨時隨地獲得它的配件。這一點卡特彼勒做得非常好,哪怕是用戶三十年前購買的設備,現在仍能隨時買到原廠的配件。為了做到這一點,卡特彼勒在產品、霉部件、存貨管理和控制、物流、設備維護工作程序等方面給予代理商最大的支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卡特彼勒庫存全球電子聯(lián)絡系統(tǒng),它在全世界范圍內設有25個零件發(fā)送中心,代理商只需通過電腦網絡的查詢及訂貨系統(tǒng),就可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40萬種零件中的任何一種。因此卡特彼勒敢承諾,對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卡特彼勒產品。都可以在48小時內獲得所需的零件更換和維修服務。
代理商對卡特彼勒的忠誠還來自于它對人家利益的尊重。上世紀60年代,阿拉斯加的某家企業(yè)要求卡特彼勒直接將產品賣給他們。但卡特彼勒堅持讓對方從其代理商處購買。卡特彼勒認為,代理商可以為產品提供優(yōu)良的售后服務,繞過代理商,就等于在自斷臂膀。當整個行業(yè)不景氣時,卡特彼勒的代理商最具有生存能力。如在墨西哥的經濟蕭條期,卡特彼勒的5個代理商都渡過了難關,競爭對手的代理商卻是全軍覆沒。當經濟環(huán)境好轉后,卡特彼勒成了惟一的供應商。通過多種努力,卡特彼勒和它的代理商之間建立起互為信任的關系。代理商會向卡特彼勒提供自己的財務報表和關鍵的營業(yè)數據,而卡特彼勒也會最大限度地開放其信息資源。如對銷售趨勢的預測、顧客滿意度的調查數據等。每年,卡特彼勒還會邀請代理商到公司總部,討論公司戰(zhàn)略、產品計劃和營銷政策。
經歷高速發(fā)展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讓這個地球滿目瘡痍,厭倦了戰(zhàn)爭的各國的注意力開始轉向經濟建設。特別是歐美各國的房地產、高速公路工程、大型水利工程、城市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開始興起,這些基建工程需要大量的工程機械來完成??ㄌ乇死沾藭r已經擁有了包括機動平地機、鏟式平地機、升降式平地機、筑梯田機和電動發(fā)電機組的完備產品線。再加上此前積累的聲譽,以及遍布全球的本地化代理商體系,他們自然成為施工方的首選。短短幾年,它們的生意就擴大了4倍。與此同時,卡特彼勒開始用賺到的錢投資研發(fā)新產品,到處建新工廠和零件倉儲中心。1954年的11月,卡特彼勒在巴西成立了第一家辦事處,隨后在圣保羅建立了第一家海外工廠。在接下來的5年時間內,它又陸續(xù)在澳大利亞、加拿大、蘇格蘭、法國成立了辦事處和制造工廠。1960年卡特彼勒海外公司在瑞士成立,它全面負責歐洲、非洲、中東以及遠東的業(yè)務。
接下來,卡特彼勒又與其他廠商開展廣泛的合作。1963年,卡特彼勒與印度的代理商Lorsen和制造商Toubro一起合資成立了亞洲第二個工廠。次年,卡特彼勒與日本三菱重工在東京附近的Sagamihara成立合資工廠,生產推土機與裝載機。與此同時,卡特彼勒還在擴展產品線,許多新產品誕生了。1952年卡特彼勒在業(yè)界首次推出鏟運機;1955年又推出了583型吊管機,那段時期正是美國的石油天然氣行業(yè)和城市自來水管道高速發(fā)展期,產品一上市就供不應求,卡特彼勒公司的吊管機開始暢銷全美。1962年,公司又進入了另外一個領域:礦山卡車,首款開發(fā)的產品是載重量為3N屯的769卡車?,F在卡特彼勒礦山卡車在全球的占有率高達70%以上。到了1964年,卡特彼勒的營業(yè)額首次超過了10億美元。
當卡特彼勒的業(yè)務開展到全世界各個角落的時候,來自其他國家的競爭對手也出現了,其中最讓卡特彼勒頭疼的是日本的小松(komatsu)。到60年代后期,小松成為卡特彼勒全球范圍內最大的競爭對手。這個對手用至少低于卡特鍍勒20%的價格,以及更優(yōu)惠的購機政策(比如說只需要首付30%就可以把機器開走)開始正面向卡特彼勒發(fā)起進攻,跟當時美國本土汽車制造商的境況一樣,卡特彼勒開始感受到了來自亞洲的壓力。60年代末,隨著各國工業(yè)開始發(fā)展,一些后起之秀登上了行業(yè)的舞臺。如瑞典的沃爾沃、德國的利勃海爾、韓國的現代、大宇、日本的日立建機、神鋼、住友等,它們瓜分了卡特彼勒的市場份額。但卡特彼勒作為行業(yè)帶頭大哥地位仍然沒有動搖,它牢牢地占據著這個市場中最大的份額。
挺過經濟大蕭條
在六、七十年代,卡特彼勒雖然面臨激烈的競爭,但蛋糕足夠大,自己也瓜分到最大的一塊,所以日子還算過得不錯的,據說當時卡特彼勒的員工都是頓頓有
肉吃,住別墅、開寶馬,很是滋潤。不過好日子過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就到頭了,那時候全球爆發(fā)經濟大蕭條,能源市場與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持續(xù)低迷,創(chuàng)紀錄的美元高利率也把卡特彼勒壓得喘不過氣來,卡特彼勒公司所在的行業(yè)受到了巨大的沖擊。公司1982年的銷售額一下子從前一年的92億美元跌落65億美元,這是公司成立50年來首次的虧損。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卡特彼勒工廠工人舉行了7個月的罷工,不過,他們算是撞到槍口上了,管理層正想要削減成本呢。你們要罷工是吧?就罷個徹底吧,于是他們關閉了9家工廠,員工總數在一年之間從83455人減少到58402人,所有的擴張與投資計劃被取消。持續(xù)下滑的業(yè)績直到1984年才開始緩解。
內部矛盾咱還好自己解決,但外部矛盾可就不是卡特彼勒可以控制的了。就在這個危難關頭,老對頭小松突然發(fā)力了,日元大幅貶值讓小松產品的價格比卡特彼勒低了近三成甚至一半。超低的價格對客戶來說非常有誘惑力,這讓卡特彼勒大亂陣腳,它的代理商面臨著前所未有的銷售壓力??ㄌ乇饲诓坏貌桓蠓档妥约旱漠a品價格。公司的形勢越來越嚴峻。1983年,公司的日均虧損已高達100萬美元。至此,卡特彼勒終于認識到生產效率低下的問題,于是發(fā)起了名為“希望之廠”(PWAF-Plant With a Future)的工廠現代化運動,全面應用數控機床和彈性生產體制構,最終使卡特彼勒站穩(wěn)了腳跟。1983年,卡特彼勒成立了專門的公司開展設備租賃業(yè)務,用戶只需交納一部分保證金就可以把設備開走,然后按月支付租金,這個主意真是棒極了,它讓卡特彼勒的銷量快速回升。也許有同學會問了,萬一有人不付租金怎么辦?卡特彼勒有自己的辦法。他們的技術人員可以監(jiān)控每一臺租賃設備,還可以遠程鎖定該設備,讓他動彈不得??ㄌ乇死者€與其他制造商結成聯(lián)盟,將它們的產品納入卡特彼勒的代理商體系中。以美國聯(lián)合技術公司為例,它的壽力(SULLAIR)牌空氣壓縮機、高空作業(yè)車、伸縮臂叉車等、混凝土設備、激光找平設備等成為了卡特彼勒新的利潤增長點。所以1985年的時候,客戶們看到卡特彼勒的產品名錄上有超過300種的產品,比1981年多了一倍以上。
卡特彼勒在中國
卡特彼勒與中國的淵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當時中國政府的石油部門從卡特彼勒進口了一批石油吊管機用來鋪設管道,這讓它意識到中國市場未來的發(fā)展前景巨大。1978年我國剛開始改革開放的時候,卡特彼勒就在北京成立辦事處了。1985年。它與中國政府簽訂了一項技術授權協(xié)議,允許中國的工程機械制造商采用卡特彼勒技術生產工程機械用的零部件,1987年,卡特彼勒又與國內幾家工程機械制造商(包括廣西柳工、江蘇徐工等)簽署協(xié)議,讓它們可以使用卡特彼勒的技術及零配件生產推土機、裝載機和發(fā)動機。直到現在,這幾家企業(yè)還打著“卡特彼勒技術”的旗號,不過人家再怎么轉讓,我們還是掌握不了核心技術,這種現象廣泛存在于各個領域,大家有目共睹,說起來真讓人痛心。
1994年10月,卡特彼勒與徐工集團合資成立了一家液壓挖掘機工廠,這也是中國第一家生產高等級液壓挖掘機的臺資企業(yè)。這種合資的初衷跟中國的汽車廠家一樣,想用市場換技術,于是雙方約定,合資企業(yè)成立后,徐工集團將不再生產挖掘機。令人惋惜的是,這樣的合作與各大汽車廠家合資的結果如出一轍,我們的市場拱手讓給了外資公司,而人家的核心技術卻始終猶抱琵琶半遮面?,F在,卡特彼勒徐州公司已經成為它的全球第二大液壓挖掘機生產基地及多種產品和零部件的制造中心,而徐工集團則退出了合資股份,同時也徹底失去了進入挖掘機市場的機會。
卡特彼勒與徐工的婚姻破裂后,又想通過收購的方式將徐工強買回來,這種沒面子的事情徐工當然不會同意了,它深刻地了解“一入豪門深似?!钡母杏X。卡特彼勒只好說服美國的另一個平民小伙兒凱雷私募基金向徐工拋出了繡球,想通過利用國外資本與管理理念改變公司的陳舊體制,使自己掌握市場主動。結果徐工的哥們三一重工的總裁向文波公開反對徐工被凱雷收購,此事鬧得沸沸揚揚,最后連商務部也出面干預了,才讓卡特彼勒死了心。經過三十多年的發(fā)展,卡特彼勒雖然在中國站穩(wěn)了腳跟,但它在中國的市場表現并沒與行業(yè)老大的地位相符。在工程機械行業(yè)數量最多挖掘機產品領域,卡特彼勒在中國的市場上落后于日韓晶牌,占有率一直在第五、六名的位置徘徊。
卡特彼勒的明星們
推土機Track type tractor
推土機實際上就是在拖拉機前面加了一個推土裝置而來的,履帶式推土機由卡特彼勒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的本杰明·翟爾特于1904年發(fā)明,在一戰(zhàn)中表現卓越,是卡特彼勒壓箱底兒的寶貝。它的功能很簡單,就是“推土”,主要用在公路、大壩、水庫、機場等大型土石方工程,它擁有強大的動力和地面附著力,發(fā)動機跟底盤是它最重要的兩個組成部分??ㄌ乇死盏耐仆翙C都采用三角形高驅動方式,該技術是卡特彼勒的專利,與傳統(tǒng)平行式履帶相比較,這種高驅動能提供更強勁的推力,尤其在泥濘松軟的土質中施工時,表現優(yōu)異。另外,卡特彼勒的推土機都是“拔牙”高手,后部的一排鋼爪可以在平整土地時將里面的石頭、樹根清理掉。
平地機Motor Graders
曾經有歌唱到,路見不平一聲吼呀,該出手時就出手啊。平地機的作用就是撫平地上的不平之處。它在路上行駛時,裝在機械前后軸之間酷似剃須刀片的刮刀就可以平整地面。這個大型的“剃須刀”能升降、傾斜、回轉和外伸,動作靈活準確。除了平整路基路面,它還可以攪拌路面混合料、掃除積雪、推送散粒物料以及進行機耕道的養(yǎng)護工作。操作平地機需要高超的技藝和豐富的經驗,所以平地機司機的工資幾乎是在工程機械操作手中最高的。卡特彼勒最新的M系列平地機,一改此前方向盤式的操作,革命性地將機器的操控系統(tǒng)集成在一個類似于飛機操控桿的裝置上,操作時就跟開飛機一樣,那是相當地拉風啊。
發(fā)動機Engines
卡特彼勒除了工程機械外,還有一塊很重要的業(yè)氟那就是制造發(fā)動機。公司從1931年起開始生產發(fā)動機,所有部件均由自己設訊制造、測試及保用。這些發(fā)動機不光用在自己的設備商,后來還賣給其他設備制造商,應用的范圍非常廣泛。包括礦井、石油鉆井平臺、大型輪船等。其中一些工作的場合大都比較惡劣,比如說陸地鉆井平臺上的卡特彼勒發(fā)動機,需要在高寒或者高熱地帶連續(xù)24小時不停地運轉,這需要發(fā)動機要有足夠好的脾氣,一旦發(fā)火罷工,造成的損失將非常大。不過卡特彼勒發(fā)動機還是秉承了一貫的品質:耐操!此外卡特彼勒還生產發(fā)電機組,一般上班的的寫字樓就要用它在停電的時候應急用。它一般是放在地下室,有興趣的Geek可以去探探密哦,說不定可以在里面看到黃色的卡特彼勒發(fā)電機組。
挖掘機Excavator
這可能是我們平時生活中最常見到的一種工程機械,因為幾乎所有的土石方工程都要用
到挖掘機。它的挖斗看起來很像一只手,所以在港臺地區(qū),大家稱它為“怪手”。它的主要作用就是不停地用一只鏟斗來挖掘沙子、土石方。除了挖掘以外,“怪手”還可以接破碎錘來拆除,接液壓剪來剪鋼筋,接抓斗來裝卸東西……屬于心靈手巧的一種機器??ㄌ乇死盏耐诰驒C在業(yè)內有著“皮實、耐操”的口碑。尤其適合在礦山,硬質土壤工地施工,非常符合我們印象中的美國機器特點。
非公路卡車Off-Highway Trucks
卡特彼勒眾多設備中最具有明星范兒的就是非公路卡車了,因為它的塊頭實在是太大了,第一眼看到它的人都會被震驚。正是因為太大太重了,它只能在礦山、采石場這些地方行使,干活的時候跟大型挖掘機配合,一次可裝滿260立方米的礦石,等于就把一套90平米的房子直接給拉走了。它的最大載重量為400噸,也就是說它可以裁著16個裝滿的集裝箱在路上飛奔。別以為它只有蠻力而已,非公路卡車可是很有內涵的,最具代表性的798B裝載有6部電腦,加上各種助力裝置,駕駛它就像開轎車一樣輕松,因此很多797B的司機都是女同志。不過它的體積龐大,沒經過培訓的人可駕馭不了它。另外給大家透露一下,在澳大利亞,非公路卡車的司機薪水跟大學教授一個級別!
鏟運機Wheel Tractor-Scrapers
鏟運機在歐美流行好多年了,但在國內幾乎沒有人見過。這玩意兒最大的特點就是裝卸與運輸都靠自己,不像卡車那樣必需要挖掘機協(xié)助。它的裝貨斗位于前后軸之間,底板可以上下活動,裝載時,底板打開直接將地面的土裝到貨斗力,到了指定地點又直接從下面把土卸下去。有意思的是,盡管鏟運機的個性獨立,但它也有團結的時候,比如兩臺鏟運機可以互相幫助來裝土,效率非常高??ㄌ乇死盏溺P運機在世界范圍內_直都是領頭羊,目前在國內還處于概念推廣階段,僅有長春某農田水利工程和昆明國際機場擴建工地在用,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圍觀一下。但相信不久的將來。咱們普通人都會有機會見到這種大肚子設備在咱中國的土地上吞吞吐吐了。
衣物鞋類
1990年,卡特彼勒開始特制一系列耐用、保護力強、舒適安全的工業(yè)皮靴和工裝夾克,給它旗下的工程師和操作手使用,結果發(fā)現反響還不錯,于是又以禮品的形式饋贈給代理商,也是大受歡迎,于是卡特彼勒開始授權一些禮品制造商來生產跟銷售這些帶卡特商標的產品。1994年由于一些香港的演員開始穿卡特彼勒的衣物和皮靴在電視上頻頻亮相,于是這種以CAT為商標的品牌開始在亞洲流行起來。CAT的鞋一般都采用絕緣的橡膠底,棕黃色的牛皮鞋幫,可兼做登山鞋使用,在2004年一年就賣出了560075雙。后來CAT逐漸發(fā)展成為一個時尚品牌,在全球共有超過50個授權生產商,衍生出了帽子、衣服、飾件、模型等產品,其中還是以模型跟鞋子最有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