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末:中國教育部近日就歷時8年打磨,收錄8300個漢字的《通用規(guī)范漢字表》(征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其中不僅恢復了51個異體字,還擬對44個漢字“動刀整形”,調整其寫法。
漢字整形引發(fā)的更改成本過高、涉及范圍過廣的疑慮成為兩大焦點。新浪網對漢字整形專門開通了網上調查——“你是否支持教育部擬調整44個漢字寫法”,結果九成以上的網友持反對意見,認為是“窮折騰”。
七嘴八舌:
真想不到整容之風竟然刮到了漢字的頭上來!下一輪將要被整容的還有哪些漢字?我們只能等著被整容了!無奈!現實中國真正需要整容的恰恰不是漢字!
——王立群
文字是文明的重要標志,可不斷補充、完善,但對成型的、廣泛使用的文字輕易改動,不可取。
——踏葉逐風
專家改的不是字,是寂寞。
——張軍
這樣的整形就是瞄準老百姓的錢袋!一實行你以前的字典、詞典就沒用了,尤其是中小學生詞典就得重買,這些整容專家們就可以從中分一杯羹。如果僅從你口袋里討幾個錢倒也罷了,問題是這些字都是日常高頻率的用字,一不小心就會寫錯,尤其是學生考試就會丟分,說不定不少人就會因此而改變自己的一生——受害終生!
——山西網友如此這般
證明這些個老專家已經江郎才盡,不折騰就無計可施了。
——陽光依然燦爛(鎮(zhèn)江網友之家)
印刷廠的人笑了!
——paradisocean(鎮(zhèn)江網友之家)
造字是文化和藝術,而用字是工具,工具用了半個世紀,得心應手,習慣成自然。請問這種習慣有什么不好,要“改過來”?增加識字教育的不必要的累贅,增加家長檢查孩子作業(yè)的困惑,是識字教育的勞民之舉。
——劃船(鎮(zhèn)江網友之家)
8年研究44個字?高效率!
——逆耳言(鎮(zhèn)江網友之家)
對漢字筆畫調整的批評不能感情用事,而要追根尋源。
——漢字研究者李山川
改得好嘛!親、雜、殺,下部都是“木”字,之所以原來帶鉤,是書寫時的連筆所致,在規(guī)范現代漢字時應剔除這種隨意性。這種規(guī)范性的處理,給中文輸入法也帶來不少好處。
——信天翁(鎮(zhèn)江網友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