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看點
小小神童何去何從?
小小神童的故事常有報道。最近看到一則關于“神童”小彥伯的報道——父親在小彥伯半歲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他異于常人的識字天賦,于是,有空就教小彥伯識字,1歲不到,小彥伯就能輕松識字數(shù)百,目前剛滿3歲的他已認識2000多個漢字,《三字經(jīng)》、《千字文》、《唐詩三百首》更能熟練背誦。家有“神童”,父母欣喜的同時,也表示擔憂:孩子該怎么上學?讓他上幼兒園,他都已經(jīng)會了,上課會不會無聊?讓他直接跳級到小學,又不知道哪個學校愿意接收這樣的學生?年齡這么小,和同學溝通會不會有問題?
看到此,我們不由替小彥伯感到高興,畢竟他的父母最先想到的是孩子自身的感受,而不是一味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那么,小小神童該何去何從呢?
其實,把“神童”訓練成特立獨行于普通大眾之外,并給予他們超前于心智發(fā)育之上的特殊教育,已被許多發(fā)達國家的教育體系認為是違反自然規(guī)律的“反式教育”,因此被普遍摒棄。比如,比利時教育部門與“天才”兒童的家長們達成共識,不提倡天才兒童“特殊化”。因為天才兒童盡管在某方面超出同齡孩子,但在身心發(fā)育上,他們?nèi)詰裱瓋和L發(fā)育的常規(guī),應該經(jīng)歷童年,擁有童趣和童心。所以在孩子入學的問題上,我們還是建議讓孩子從幼兒園上起。讓孩子融入正常的教育體制比隔離式的天才教育更合理。如果直接上小學,孩子將面臨知識結構不完善,“脫軌”的結果只會讓“神童”的童年如孤雁離群,在成長過程中必定出現(xiàn)許多性格和心理問題,這對孩子未來的全面發(fā)展很不利。
此外,培養(yǎng)一個快樂的孩子,并不等于放棄對“天才”的挖掘。挖掘“天才”的關鍵在于如何激發(fā)孩子的潛能。父母可以創(chuàng)造一種適當?shù)沫h(huán)境,讓孩子在無憂無慮中快樂探索,當發(fā)現(xiàn)孩子的特長后,進行必要“點撥”,為孩子提供一些更深入、更具有挑戰(zhàn)性的課程,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孩子的潛能。這不同于中國背負重壓式的智力開發(fā)和強制性的應試教育,孩子的學習、成長都沒有壓力,完全是跟著自己的興趣走。
最后,我們要說的是:真正的天才是沒有的,但任何孩子都有成為“天才”的潛能,關鍵在于父母的用心程度和自身一定的文化修養(yǎng)。
娃娃OR汽車?天生的玩具偏好?
小姑娘喜歡玩洋娃娃,小男孩更愛玩玩具汽車,這是天生本能反應還是后天環(huán)境影響下的選擇?
美國的研究人員認為,嬰兒對玩具產(chǎn)生不同偏好應該與社會環(huán)境因素無關,而是源自基因,屬于天生反應。
男孩喜歡玩汽車和球類玩具,因為這些玩具涉及物體的移動,動作激烈。這種喜好可能與男性在遠古時代捕獵和尋找配偶的能力有關。女孩更愿意玩洋娃娃,則與女性自古以來養(yǎng)育后代、幫助家族繁衍生息的“天職”有關。
妻子懷孕丈夫變胖
英國一項調(diào)查指出,準爸爸在妻子懷孕期間平均體重增加6.35公斤。
這項對5000名男子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丈夫在妻子懷孕期間腰圍至少增加5厘米。調(diào)查表明,42%的夫婦在懷孕后更頻繁地光顧酒吧和餐館。孕婦會進食更多高脂肪食物和更多零食,孕期的平均體重會增加約15.9公斤。同樣,冰箱里塞滿了零食和食物,準爸爸也會情不自禁吃得更多。
咖喱預防老年癡呆
許多研究證明,大腦中淀粉樣蛋白大量積聚是老年癡呆發(fā)病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研究人員向實驗鼠提供富含姜黃素的咖喱食品,發(fā)現(xiàn),實驗鼠大腦中的淀粉樣蛋白分解了,而且還能防止實驗鼠在成年后腦中出現(xiàn)淀粉樣蛋白。
研究人員希望,在研究基礎上開發(fā)出一種以姜黃素為主要成分的治療老年癡呆的藥物,達到比吃咖喱更好的療效。
寶寶發(fā)燒,衣服變色
不管媽媽有多少經(jīng)驗,要發(fā)現(xiàn)嬰兒發(fā)熱的早期跡象非常困難。目前,英國有人發(fā)明了一種“嬰兒變色服”,讓體溫能夠“看得見”,寶寶穿上這種衣服后,一旦體溫過高,衣服就會變色,能在第一時間幫媽媽發(fā)現(xiàn)異常。
發(fā)明者埃貝耶與英國一家公司已簽署了合約,由公司設計、生產(chǎn)嬰兒變色服,將于2009年10月推向英美等國市場。
變色服本色為粉紅、藍色和粉綠3種,一旦嬰兒體溫超過37℃,衣服就會變成白色。公司還計劃將這種技術運用于毯子等其他嬰兒用品。
壓力導致小孩肥胖
如果你希望孩子免受肥胖問題的困擾,除了控制飲食之外,還需要注意他們是否承受了過重的精神壓力。
瑞典的科研人員發(fā)現(xiàn),在壓抑、沉重的家庭氛圍中成長的幼兒的發(fā)胖概率幾乎是一般家庭的3倍。因為,長期處于壓力狀態(tài)下,人體的皮質醇水平會偏高,而皮質醇會瓦解人體內(nèi)的瘦素(一種由脂肪組織分泌的激素,能向大腦發(fā)送飽足感信號,促使機體減少攝食),從而引起肥胖問題。
帶著孩子游世界
丹和瑪麗蕾娜是一對“膽大妄為”的夫妻,8年來,他們帶著3個孩子,9歲的馬特、6歲的弗拉德和3歲的小伊琳卡,駕著房車游世界,已走遍了南北美洲最美麗和最危險的地方,正計劃開始亞洲冒險之旅。
在路上生活、工作和學習,不斷地發(fā)現(xiàn)和探索世界,盡管沒有一個固定的住址,卻感覺地球四處都是他們的家。旅行帶給他們無法描述的收獲,這些收獲都藏在一個個精彩的瞬間之中。
這一家人的生活方式證明了一件事:想要實現(xiàn)愿望的秘訣就在于不能動搖,也不要去衡量得失利弊和冒險系數(shù)。
子承父“貌”受偏愛
達爾文曾提到,男性都會“偏愛”與自己長相接近、氣味類似的孩子。法國國家科研中心的研究人員驗證了這一理論。
研究人員在塞內(nèi)加爾的幾個村莊里選取3 0戶家庭為研究對象,這些家庭都有兩個孩子。研究人員讓母親們填寫了一份詳細的調(diào)查問卷,問題包括父親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對孩子關愛的程度。甚至他們給孩子零用錢的數(shù)目也在調(diào)查范圍之內(nèi)。與此同時。研究人員還對父親與子女長相及氣味的相似度進行了評估。他們把1個孩子和3個男子的照片交給一些與被調(diào)查者互不相識的人辨認父子或父女關系以確定相似度。
對比發(fā)現(xiàn),長相與父親越相像、氣味與父親越相投的孩子,越受到父親的“寵愛”。
英國
13年8500張照片
英國男子穆尼什·班薩爾現(xiàn)年36歲,是一名會計師。自他和妻子麗塔的第一個孩子女兒休曼1996年降生起,班薩爾每天給休曼拍一張照片。兒子杰伊1998年出生后,班薩爾也每天給他拍一張照片。
13年來,這位堅持不懈的父親收獲頗豐,現(xiàn)已給兒女拍下8500多張照片。他把照片整理成600本數(shù)碼影集,發(fā)布到個人網(wǎng)頁上,向世人展示這兩個“快樂的孩子”。
秘魯
給寶寶“畫像”
5月20日,在秘魯首都利馬,幾名孕婦在腹部畫上嬰兒圖案,參加“健康孕婦周”慶祝活動。
加拿大
3歲幼童開玩具車河中漂流
今年夏天,一名3歲幼童和父母一起在加拿大溫哥華野營。一日清晨,他偷偷溜了出來,將自己的電動玩具卡車開進河中,而后獨自漂流了十幾公里,盡享水中駕駛樂趣,而渾然不覺可能遭遇險情。
所幸有人及時發(fā)現(xiàn)了孩子的冒險行為并打電話報警,警方將孩子的卡車截住將其救出。此時,孩子已經(jīng)駕車在河中漂流了2個半小時,漂流里程12公里。
良“言”益友
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變成單純學習知識。如果我們力求使兒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專注到功課上去,他的生活就會變得不堪忍受。他不僅應該是一個學生,而且首先應該是一個有多方面興趣、要求和愿望的人。
——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
要尊重兒童,不要急于對他作出或好或壞的評判。
——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
道德教育最簡單的要素是“愛”,是兒童對母親的愛,對人們積極的愛。這種兒童道德教育的基礎,應在家庭中奠定。兒童對母親的愛是從母親對嬰兒的熱愛及其滿足于身體生長需要的基礎上產(chǎn)生的。進一步鞏固和發(fā)展這一要素,則有待于學校教育。教師對兒童也應當具有父子般的愛,并把學校融化于大家庭之中。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齊
家庭是父親的王國,母親的世界,兒童的樂園。
——美國思想家愛默生
游戲是兒童最正當?shù)男袨?,玩具是兒童的天使?/p>
——中國作家魯迅
不要每逢看見兒童受了一點點痛苦就去哀憐他們,或讓他們自己去憐憫自己。我們此時應該盡力幫助他們,安慰他們,可是千萬不能憐憫他們。目為憐憫可以使他們的心理變脆弱,使他們遭受一點點輕微的傷害就支持不住,結果往往是,他們更加沉浸于受傷的部分,傷害更如擴大化了。
——英國哲學家洛克
兒童幼小的心靈是非常細嫩的器官。冷酷的開端會把他們的心靈扭曲成奇形怪狀。一顆受了傷害的兒童的心會萎縮成一輩子都像桃核一樣堅硬,一樣布滿深溝。
——美國作家卡森·麥卡勒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