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語
認識謝倩霓,是從好友安武林編輯出版的《喜歡不是罪》中開始的。
她的故事好聽、文字好看、見解獨到。她對青少年時代情有獨鐘,覺得這一充滿變數(shù)的年齡段對一個人一生的走向有著神秘莫測的影響。下面的這篇小短文,我們能在她樸實的講述中感受父親對她的寵愛———省吃儉用、甚至借錢也不間斷地為她提供好書。讓好書陪伴她一天天成長。在小短文中,你還能找到營造閱讀氛圍的小辦法。仔細讀讀,你一定還有更大的收獲。
作家檔案
謝倩霓,出生于江西,本科及研究生均就讀于南京大學,文學碩士?,F(xiàn)在上海某出版社供職。
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已出版的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喜歡不是罪》《青春潘多拉》《不說再見好嗎》《多味畢業(yè)班》《春天在行動》;彩繪本校園中篇小說《此情可待》;中短篇小說集《星語心愿》青春散文集《走過心情》;譯作《連環(huán)追蹤》等。部分作品版權輸入到香港。作品曾入選《建國五十年文學創(chuàng)作叢書》《上海五十年文學創(chuàng)作叢書》《中國新文學大系》《百年兒童文學精品庫》等大型文學叢書以及《少年文藝》《兒童文學》雜志推出的多種精華選本。曾獲陳伯吹兒童文學獎大獎、陳伯吹兒童文學獎優(yōu)秀作品獎、冰心兒童圖書獎、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等獎項。
作家故事
我的文學啟蒙老師是我的父親。
父親是一位沉默的引路人,他從來沒開口指導過我的作文,我的印象中他老人家甚至從來沒看過我的作文。因為我的小學時代不像現(xiàn)在這樣。我的小學時代學習不是小學生的惟一任務,我也只是父母五個孩子中的一個,所以我的父親沒有監(jiān)督我學習的時間和習慣,一切都是順其自然的。我念初中的時候開始住校,高中更是考到一個遙遠的城市去上學,一個學期才回去一次,所以他老人家更沒有機會看我的作文。
現(xiàn)在想來,我的父親應該是一位具有現(xiàn)代教育理念的家長。他雖然不看我的作文,可是,他為我提供了比看作文重要得多的東西:他為我提供和營造的是優(yōu)良的閱讀環(huán)境和氛圍。
在那樣一個生活困苦的年代里,在鄉(xiāng)村中學任教的父親一直從自己微薄的、需要支撐一家人生活用度的工資里克扣出一部分,為我和姐妹們訂閱了中國當時最優(yōu)秀的少年文學報刊——《少年文藝》《兒童文學》《語文報》等。
那時候《少年文藝》的封面是白白凈凈的,上面只有書名和一朵看一眼就會心里一跳的花朵,花朵是每期都要換的,里面的文字也是每期都要換的,我的那顆心呢,就在這種一月一次的變換中,以一種誰也看不見的方式潛滋暗長著。
每次雜志送來,父親都會大聲地說:“書到啦!”他的聲音里有著一種濃濃的欣喜,他讓我感覺到書的到來是一件隆重而值得萬分高興的事情。就這樣,好書一直陪伴著我。
直到我終于踏入社會,才偶然從母親的口中知道家里二十幾年來一直是借著新債還舊債。那一刻,我想起那陪我度過無數(shù)個少女黃昏的一月一本的書,心被揪得痛起來。我無法想象,父親是怎樣在借來的一筆補充生活用度的錢星,克扣出一部分,分別為我們姐妹,各自訂上一本他認為最好的、最適合我們閱讀的“閑書”的。而我卻從來也沒有關心過書的價錢,只知道每月的月初,父親會準時地將一本嶄新的、還飄著淡淡的油墨香的32開本的書放在我手里。
訂閱雜志只是父親為我們營造讀書氛圍的一種方式,還有一種更方便、也更能顯示他老人家用心的方式是,他不斷地給我借書,從有一定藏書的人家家里,而更多的是從他任教的那所學校的圖書館里。
在我初二的那年暑假,很厚很厚的這樣一疊書由爸爸手中交到了我的手里。我的眼睛里一定是在放著光的,我聽見自己年輕而激情的聲音在叫:呀,這么多,這么厚!在那個初二的炎熱的暑假,我看到的是這樣一些書:《柔石中短篇小說選》、《三家巷》、《苦斗》、《家》、《春》、《四世同堂》、《苦菜花》、《太陽照在桑干河上》……它們柔情而溫暖地抱擁著我、浸入到我內心深處。時代、國家、命運、愛情、人性、人情……這些遙遠而陌生的、有著無限內涵的字眼,就這樣慢慢地在我的眼前立起來,立起來,多年以后,我仿佛還能聽到它們緩緩地流入我身體的聲音……
我如愿以償?shù)乜歼M了一所名牌大學的中文系。
第一次上作品閱讀課時,我才又有機會與我的這批初中暑假里的老相識重逢??粗献髌烽喿x課的老師在黑板上給我們對“必讀書目”。我驚奇地睜大了眼睛——老師寫下的,大都是我在初中的那些炎熱的暑假里一字一字讀過的書本啊!
這時候我才明白過來,原來爸爸給我看的都是經過他老人家仔細挑選的、代表了中國現(xiàn)代文學最高水準的作品!
我就此真正地走進了書海。在那所全國聞名的重點大學氣派非凡的圖書館里,我開始放任自己的性情,任它像野馬一樣在書與書之間溜達,任它自由地呼吸、汲取,并成長。
與此同時,我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寫作實踐。我發(fā)現(xiàn)文字有點像是我的一位心心相印、知心知肺的姐妹,我喜歡一個一個地排列它們,喜歡看它們排列后能別致細微地表達我自己心里想法的樣子。
令我最心痛的是,我的父親沒能看到我的一本書問世。我知道父親給我安排那么多的閱讀不是想要我成為作家,而是他覺得這些閱讀對我的人格和心理成長有作用。
感謝我的父親,在我少年的心門口燃起了點點星燈,她們微笑著,耐心而盡職地守侯在那里,看我貧窮卻富饒的少女的日子一天一天溫潤地滑過,看我一步一步走進文學的殿堂,成為她虔誠的信徒和守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