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寶盛
溫度是沼氣發(fā)酵的重要條件,溫度適宜則細菌繁殖旺盛,活力強,厭氧分解和生成甲烷的速度就快,產氣就多。冬季溫度低,不利于沼氣發(fā)酵產氣。因此,加強沼氣池的冬季管理十分重要。發(fā)酵溫度通常劃分為三個范圍:46℃~60℃稱為高溫發(fā)酵,28℃~38℃稱為中溫發(fā)酵,10℃~26℃稱為常溫發(fā)酵。當發(fā)酵溫度在8℃以下時,僅能產生微量的沼氣。所以農村沼氣池在冬天必須采取越冬措施,以保證正常產氣。根據幾年來農村沼氣建設及管理經驗,沼氣池越冬管理的要領在于:
一、加溫促腐。目前我市農村普遍采用的是水壓式底層出料沼氣池。在冬季需要覆蓋保溫。農民朋友可在沼氣池表面覆蓋稻草、柴草、秸稈、堆肥或者加厚土層,覆蓋面要大于池面,以防止冷空氣進入而降低池內溫度;在沼氣池周圍挖好環(huán)形溝,溝內堆漚糞草,利用發(fā)酵釀熱保溫;有條件的還可以建設塑料棚保溫。換料、進料時,應注入20%以上的污水,嚴防外水流入降低池溫。
二、加大濃度。冬季要及時補料,使料液濃度提高到12%左右,并以富含氮元素的鮮豬糞、鮮牛糞、鮮羊糞等作為發(fā)酵原料,而不能用干麥草、玉米秸稈等纖維類發(fā)酵原料,以縮小碳氮比差,加快甲烷菌群的繁殖,促進產氣。
三、充分攪拌。冬季低溫條件下沼氣池容易結殼、分層,需要加強攪拌。一般每3至4天,用人工攪拌或沼液回流攪拌,避免結殼、分層。
四、管線保養(yǎng)。冬季低溫條件下管線中容易形成冷凝水,需經常觀察集水器,如發(fā)現有冷凝水應及時清除,避免堵塞。此外,還要對裸露的管道采取保溫措施,用稻草繩、碎布條、塑料薄膜包扎管道,防止凍裂;漏氣、老化的管道、接頭要及時更換。
五、防池壁龜裂。如果冬季氣溫驟降,還容易造成池壁龜裂,對產氣和沼氣池的壽命危害很大,必須高度重視。如果發(fā)現池壁確有龜裂痕跡,必須修理。修理時須嚴格按《農村戶用沼氣池管理操作規(guī)程》,將池內清空,各項安全措施到位后,入池重新涂抹灰漿。先用清水洗凈池內殘留物,然后涂抹“一灰兩漿”或“兩灰三漿”,可極大提高產氣量并延長沼氣池的使用壽命。特別要提醒的是,修理沼氣池應由專業(yè)的沼氣施工人員進行,切不可擅自修理,否則有生命危險。
六、新池不宜在冬季啟用。冬季發(fā)酵困難,若在冬季啟用新池,產氣效果不好,對沼氣池的長效使用會帶來不利影響。同樣的,也不宜在冬季進行大換料。特別提醒,沼氣池嚴禁“空腹”過冬,老池在入冬前一般可取出三分之二的料液用于冬季施肥,然后加三分之一的新鮮原料,起到發(fā)酵增溫保濕作用;新池應塞滿秸稈、雜草堆漚發(fā)酵,以防池體凍裂,來年啟用時再將堆漚物清除。未啟用的新池雖不明顯產氣,但地下沼氣池實際上處于半生產狀態(tài),應撥下導氣管,以防冬季緩慢產氣脹壞池體,或沼氣外漏造成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