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英民
在蛋雞生產中,有時由于某些原因,特別是發(fā)生疾病,使產蛋雞群出現(xiàn)較多的低產雞。若全群淘汰則損失太大,部分淘汰又不好挑選,給養(yǎng)雞生產帶來巨大損失?,F(xiàn)將低產雞的特征與提高產蛋量的措施介紹如下,以供參考。
一、低產雞群的特征
低產雞群一般精神萎頓,反應遲鈍,叫聲低沉,均勻度差。有的雞冠小而干燥,但有的雞冠又過大過紅。用手觸摸腹部有的過大,而有的干癟,恥骨間距小,在3指左右,恥骨末端彈性差。生產性能低下,產蛋率一般在50%~60%,蛋重比正常蛋輕5~8克。采食量減少,每天在100克左右,飼料報酬差。
二、低產雞群的飼養(yǎng)管理
1要有一個適宜的環(huán)境。要保持適宜的環(huán)境溫度,冬季加強保溫,可用火墻、地龍、暖氣取暖,一般舍溫應保持在14℃左右,避免夜間溫度過低;夏天采取有效的防暑降溫措施,必須保證舍溫不高于30℃。光照時間應保持為16小時,光照強度提高到15~20勒克斯。經常通風換氣,以防有害氣體如氨氣、二氧化碳、硫化氫等超標。保持舍內安靜和工作程序穩(wěn)定,減少環(huán)境應激。夏季滅蠅,常年滅鼠。
2要供給充足的營養(yǎng)。低產雞采食量少,飼養(yǎng)員為讓雞多吃料就多添料,料槽中經常剩下很多料,其結果反而影響雞的食欲。應讓雞每天吃完料,使雞保持旺盛的食欲,避免料槽長期存料而使飼料酸敗或霉變,也可減少飼料浪費。在飲水中加入食醋,每15~20份水加入1份醋,讓雞自由飲用,連用5~7天。醋內含有營養(yǎng)和殺菌物質,有助于增強食欲,提高抗病能力。每千克飼料中添加強力霉素0.5克、維生素B 110片、維生素C10片、維生素E0.02克,連用5~7天,有助增強代謝,提高雞體消化吸收和免疫機能。提高飼料中各種營養(yǎng)成分水平,可適當增加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蛋氨酸和賴氨酸用量。也可在飼料中添加“激蛋添加劑”,恢復卵巢和輸卵管功能,促使產蛋量上升。
3做到多次淘汰。低產雞群產蛋率低,應進行部分淘汰,單靠平時外貌觀察和觸摸的方法來淘汰,會出現(xiàn)挑不徹底等情況,淘汰難度大。為了保證能挑出產蛋少的雞,可采用多次淘汰法。一是作記號,每天下午17~18時收蛋1次,收蛋前用筆在料槽上記上每籠產蛋數(shù),連記5~6天;二是摸雞有沒有蛋,在作好記號后次日早晨雞未產蛋前逐個觸摸,挑出沒有蛋的雞淘汰。淘汰后觀察2~3周,看產蛋變化情況可確定是否需要再淘汰,用同樣方法經多次淘汰,可將不產蛋的雞全部淘汰掉,從而提高飼料轉化率,增加經濟效益。
三、加強衛(wèi)生消毒和疾病防治
保持舍內外的清潔衛(wèi)生,每天消除舍內堆積的雞糞,減少雞糞在舍內的發(fā)酵,并加強滅蠅、滅鼠,降低病菌(毒)的傳播機會。每天清洗飲水器、食槽(料桶)并進行徹底消毒,可用0.3%過氧乙酸定期帶雞噴霧消毒,飲水加1%百毒殺,雞舍地面用3%苛性鈉消毒。
產蛋期間不要接種疫苗,接種疫苗會引起雞的應激反應,對提高產蛋更不利。同時,也不要投給大量的抗生素及磺胺類藥物,會使產蛋量下降。如必須防治某些細菌性疾病,可選用對產蛋沒影響,能替代抗生素及磺胺類藥物的微生態(tài)制劑、酶制劑,如益康肽、復合酶、紅酒酵母多糖、黃芪多糖等,也可獲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