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代》周刊網站11月21日文章,原題:奧巴馬中國之行的三大教訓 近年來,中國所關注的事項無疑大大增加了。但北京并不急于充當蘇聯(lián)空出來的“另一個”全球超級大國角色。以下是奧巴馬中國之行的三個關鍵教訓:
1、中國之星冉冉升起,美國之星日漸衰落,但美國“大得倒不了”。中國經濟又轟鳴了,而美國經濟可能要疲軟數(shù)年。經濟急劇下滑,美國無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戰(zhàn)爭中施加自己的意志,這令美國全球優(yōu)勢受損。今天,實力遠不及中國的國家都經常拒絕跟從華盛頓。美國現(xiàn)在需要中國在大量經濟和地緣政治問題上幫忙,而中國較少依賴美國幫助。一些華盛頓人士會批評奧巴馬太順從,允許中國主導訪問以避免給國內帶來不快。其實,這是真正的力量對比的變化,美國不得不改變跟中國打交道的方式。
2、中國無意掌管世界,但它有不同于美國的利益。俄羅斯或許在與美國搞地緣政治博弈,力圖恢復昔日的超級大國地位,但中國就不一樣了。中國只在美國的做法被認為有損其國家利益的時候才會采取行動。有關全球領導角色由華盛頓和北京共同充當?shù)臉嬒耄鴮嵙顨W洲各政府不寒而栗。但他們沒必要惴惴不安。中國對奧巴馬的反應可以解讀為:“掌管世界是你的事,我們只專心管好我們的國家,確保我們近鄰地區(qū)安全。我們想要與你們發(fā)展和諧關系,但別指望做損害我們國家利益的任何事?!?/p>
3、個人交情不能左右世界。從克林頓、小布什到奧巴馬,美國總統(tǒng)都試圖與中國領導人建立個人關系,借此消除兩國隔閡。但與中國打交道,個人交情的效果相當有限,原因很簡單:用小布什的話來說,美國總統(tǒng)是“拍板者”,而他的中國同行則不然。
美國《時代》周刊11月30日(提前出版)文章,原題:鷹與熊貓會互相擁抱嗎? 中國人和美國人均對兩國彼此依賴關系不太放心。但在許多方面,這種關系是互利的,或許也是金融危機沒有導致世界大蕭條的主要原因。
不過,美中目前的關系不是大多數(shù)中國人或美國人喜歡的類型。跟美國人談到中國,許多人會講到廉價和有潛在危險的產品、不公平貿易和人權侵犯等。而跟中國人提及美國,許多人會說到傲慢、管理經濟不善及偽善。但同樣是那些對中國表達不滿的美國人往往想要最便宜的手機、電視機和衣服,要求他們買入股票的公司出現(xiàn)兩位數(shù)的利潤增長。同時,同樣是那些搶購《中國不高興》的中國人,想要與美企做生意、希望獲得美國的知識產權和美跨國公司的名牌貨。
中國的崛起將改變世界,正如19世紀末的美國那樣。眼下尚不知中國的崛起是補足還是削弱美國,未來是帶來一個合作和互利的新經濟秩序,還是重演大國更替的歷史。無論是機遇多多還是挑戰(zhàn)重重,未來都將由我們自己書寫?!?汪析譯)
美刊:奧巴馬中國行的三大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