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詩怡
記憶是個很奇怪的東西,有些事,有些人,有些地方,直到很多年以后,你依然會記得。童年時與伙伴們的一串歡笑,老巷里鄰人的拌嘴,也是溫暖的。《老巷故事》《難忘那放燈的夜晚》“記憶”就是這樣向我們呈現(xiàn)?!逗鷣y心情》《虛驚》《紙鳶》,青春好做夢,唯有他們,才有如此“天馬行空”的行文飛揚。
這條老巷的記憶,如一灣狹小湍急的溪流,縱蓋了幾十年的新老故事,動作輕盈地奔向時光變遷的巨大河流。一一寫在前面
巷子已經(jīng)有些年代了,聽父親說在他兒時的記憶里,便有了巷子的存在。而我也真切地記著,我的童年便是在這條其貌不揚的老巷中度過的。
記憶那頭的小巷有些古舊衰敗,一條水泥路望去盡是些坑坑洼洼,兩旁顯眼的簡陋民房安著幾塊臟兮兮的玻璃。旁邊緊挨著的便是大片大片的爬山虎,它們獨占大好江山,滿肚憤懣的居民不知找誰申訴,只得將窗戶關(guān)得死死的,也就再也沒有管過那片藤蔓了。
江南的梅雨季節(jié)似乎是小巷居民們最頭疼的日子了。雨停時下班回家的男人們騎車經(jīng)過,還總得時刻提防著房檐上滴落的水珠,地上飛濺起的星星點點水花打濕了他們的鞋子。而樓上總有幾個女人來回走動,捧著臉盆咒罵這倒霉的天氣。那時樓道里還沒有安窗,女人們探出頭看了看天,把臉盆放在漏水的地方,手攥著抹布大聲聊起了家常。孩童們則興奮地跑到樓下踩水玩,直到被鄰居發(fā)現(xiàn)向父親告狀。奶奶駝著背急匆匆地冒雨把他們領(lǐng)回了家,嘴里還不停地念叨:這孩子,真不讓人省心。
天晴時,樓里的人會把涼椅搬到樓下,一大幫人閑聊。不遠處架著一個布告欄,上頭的文字看不清了,只留下銹跡斑斑的一塊鐵板。出了巷子,便看見兩根標志性的大煙囪——我曾一度以為那是全市最高的建筑物,如今看來卻也不過爾爾。
現(xiàn)在再去看看老巷,便會驚訝于那一幢幢鱗次櫛比的高樓,一條條縱橫交錯的柏油馬路。獨自走在這條昔日的小路,看見了兒家新開的小店,里面的人們有著親切的笑容。空氣中彌漫著兒時熟悉的奶香味以及而今變化的味道。
那塊斑駁不清的布告欄,換成了藍底白字的宣傳口號,用道勁有力的字跡寫上了“八榮八恥”。
看著路口轎車邊上的路牌,我終于知道了老巷的名字——“印刷巷”。
再看看這一切,這樣的生活,是多少“印刷”巷居民曾經(jīng)的憧憬啊!
西西插嘴
或許很多人的記憶中都會有“老巷”中每日上演的情景,那滴著水的屋檐,絮絮叨叨的主婦,還有放肆奔跑著的孩童……記憶中這些再平凡不過的生活,在作者不動聲色的敘述中,有一種淡淡的感動在悄悄蔓延,或許生活就該是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