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利民
那是一個有著很好陽光的午后,可是27歲的昆塔尼拉心里卻涌起一陣悲哀,她遇到了一生中最難忘的事情,盡管她已經(jīng)有所預料。那一天,兩個兒子所在小學的校長對她說:“你的兩個兒子反應(yīng)很遲鈍,我們只好把他們編入與他們能力相仿的閱讀小組里去了?!彼佬iL話中的含義,被編入閱讀小組的學生,通常就是被人們稱為低能者或弱智的人。陽光仿佛瞬間失去了溫度,兒時的記憶像一陣陰風從歲月深處吹來。
昆塔尼拉出生在墨西哥,13歲的時候,父親帶她去學校,由于英語智力測驗成績很差,因此被編入一年級。在一年級上了四個月后,由于處處覺得低人一等,她被迫輟學了。她也是一直被列入反應(yīng)遲鈍之列,被周圍的人“弱智、弱智”地叫著長大的。如今兩個孩子也被列入低能者,可她知道兒子們是聰明的,只是由于英語不好才受到影響。晚上,她想和他們交談,孩子們的話卻讓她的心再次震驚:“媽,努力是沒有用的,他們說這是遺傳!”
那個晚上,昆塔尼拉徹夜未眠,她忽然明白,要想幫助孩子們,必須從自己開始。于是,她開始自學英語,27歲的她死啃教科書,硬背字典,可是進步卻慢得使人灰心。看到孩子們嘲弄的目光,她下了另一個決心,那就是重新去上學!
她去拜訪了一位中學教育顧問,那人的答復讓她絕望:“你的履歷表明你反應(yīng)遲鈍,智力低下,我不能推薦你!”她淚流滿面地回到家。當她看到孩子們,心里又涌起了希望,她對自己說,不要泄氣!她又去找孩子們的校長,訴說了自己的想法,意想不到的是,校長建議她到得克薩斯南方學院去試試。她興奮地跑去了那里,該學院的登記員為她強烈的求知欲所感動,便答應(yīng)讓她去上四門基礎(chǔ)課,不過有個要求,考試不及格就要走人。
昆塔尼拉的求學生活開始了,她每天乘車去學校,趕回來為丈夫和公婆做午飯,接著趕回學校,然后再回家接孩子們放學。可是即使這樣,她的學習仍然努力,事實證明她的接受能力很強。第一學期,她受到院長的器重,在院長的鼓勵下,她的成績大幅度上升。隨著知識的深入,她發(fā)現(xiàn)了一個激動人心的新世界,就是知識和技術(shù)的世界。她忽然覺得自己應(yīng)該有一個大學學位。于是一年后她進入了潘·美洲大學,那兒離家有70英里,她每周二、四兩天坐車去上課,一、三、五仍在得克薩斯南方學院上學。三年后,她取得了初級學院學位,還以優(yōu)異的成績?nèi)〉昧伺恕っ乐薮髮W的理科學士學位。
孩子們終于發(fā)現(xiàn)了母親的與眾不同,因為一般的美籍墨西哥母親都不上大學。他們開始欽佩母親,在她的鼓勵和感染下,孩子們各方面的能力都迅速提高,自信心也增強了,不但轉(zhuǎn)到了正常的班級上課,成績還名列前茅。
1971年,昆塔尼拉被授予西班牙文學碩士學位。當豪斯登大學發(fā)起新的墨西哥美國文化研究運動時,她被任命為終身理事。她很快適應(yīng)了行政管理方面的工作,新工作又促使她去攻讀博士學位。1973年和1974年是她最忙碌的時候,除了專職行政工作和攻讀博士學位外,她繼續(xù)在大學任教。1977年,她取得博士學位后,擁有了美國教育委員會一年的會員資格。她是有史以來第一個獲該委員會資格的拉丁美洲婦女。
此時她的兩個孩子已經(jīng)先后上了大學,是學校里成績最好的學生。也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后,校長給她打電話,告訴她孩子再次奪得年級第一名的消息,她笑了。那個晚上,大兒子對她說:“媽,你是最好的,我們也是最好的!”她問:“真的嗎?”二兒子回答說:“當然,我們有今天的成績,人們說這是遺傳!媽媽,沒有你的努力,就沒有我們的今天!”郁結(jié)在昆塔尼拉心中多年的冰塊終于消融了。
此后,昆塔尼拉又贏得了許多榮譽,可是在她的心底沒有什么比對孩子的愛更深的了,事實上她是為了孩子才會有今天的成果的。
她當年被看成是反應(yīng)遲鈍的兩個兒子,一個成了著名的醫(yī)生,一個成了律師。他們現(xiàn)在這樣對人說:“假如說我們有所作為,那是因為我們的母親給了我們愛撫、自信和支持!”
(《從來不需要想起,永遠也不會忘記》,蕓蕓主編,長征出版社2008年9月版,責任編輯:羅婷婷,定價:22.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