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 夫
近日,筆夫參加了大連商品交易所舉辦的第三屆國際玉米產業(yè)大會,這個會議和交易所將要舉行的油脂油料大會是我每年必須要參加的業(yè)界會議之中的兩個,在我看來,這是業(yè)界學術水平最高的會議,筆夫從國際國內的各路專家的觀點中受益匪淺。
來自美國農業(yè)部世界農業(yè)展望局(WAOB)的主席Gerald A. Bange博士的演講是筆夫關注的焦點, 這是因為他掌管的這個部門每月所發(fā)布的《世界農產品月度報告》(WYC)近幾個月來如影隨形地影響著中國農產品期貨價格的變化。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Bange博士在演講中首先用大量的篇幅濃墨重彩地描述該報告發(fā)布過程是如何公正和保密,WAOB采取了嚴格的措施保證WYC報告的發(fā)布的過程,所有參與過程的人員必須簽署書面的協(xié)議來保證不會提前泄露敏感信息,從報告發(fā)布頭一天5點開始,鎖定區(qū)域就被保護起來,窗簾拉得嚴嚴實實,進入這個鎖定區(qū)域須出示專門的通行證,也禁止使用無線設備等等。應該說,博士的這些描述對于讓我們確信這份報告形式上的公正性有一定的說服力,然而,中國及全球農產品業(yè)內人士對于月度報告所導致的種種蹊蹺結果一直耿耿于懷,要消除大家的種種疑慮并非這種外在形式上的公正就能解決問題。
在這次會議的間隙,筆夫在與東證期貨公司首席風險官黃海生先生交談時談及美國人這份報告對行情的影響,黃先生算是這個行里有經驗的老手了,但用他的話說,近來WYC報告的影響的確讓人感覺有點郁悶。美國機構幾個月來持續(xù)不斷修正產量報告,導致大豆價格反復走低,黃先生存在這樣的認識,即美國人陳豆出盡,而剛剛過去的幾個月正是南美大豆銷售的季節(jié),低價格有利于南美豆子低價順暢銷售,不至于積壓沖擊美豆銷售季節(jié)。而接下來,進入美豆銷售季節(jié)以后,我們將可以看見,美國人將會不斷地修正其預測報告,使之朝著利多的方向發(fā)展,從而實現美豆的高價銷售。
今年以來,美國農業(yè)部官員對于中國和南美大豆產區(qū)的考察越來越密集,遙感衛(wèi)星加上肉眼觀察,中國大豆的秋毫變化均在其掌握之中,而其對于全球產量的評估可說是翻手為云覆手為雨,即使這樣,Bange博士仍然抱怨中國作物產量報告不透明。這著實讓中國投資人不能掉以輕心。
在中國所有的農產品中,玉米、小麥和稻谷均能實現自給,無需進口,因而,美國人對于價格的影響非常有限,但是,美國農戶對于中國啟動玉米進口的時間可說是念念不忘,在去年的國際玉米產業(yè)大會上,美國專家坦言,美國農戶目前最關心的就是何時中國開始買入玉米。在筆夫看來,美國人的愿望將會在3年之內得到實現,這一趨勢是難以改變的。雖然中國目前玉米供應充足,但隱憂一直存在,我們看到近兩年庫存高企,但實際上比起10年前,玉米庫存已經大幅下降,已經不及高峰時的三分之一,同時庫存/用量比也在同比例下滑。而未來,中國城市化進展所導致的農民工大量進城,使他們的生活習性發(fā)生改變,對蛋奶肉類產品需求呈現直線上升態(tài)勢,這對飼料形成持續(xù)增長的需求,目前,中國玉米處于供求基本平衡的狀態(tài),即使不考慮任何災害性天氣對作物產量的影響,在未來兩到三年內,中國也會開始大量進口玉米,以彌補國內需求的不足。自從中國大豆啟動大規(guī)模進口之后,中國整個大豆產業(yè)幾乎淪喪,美洲大豆洶涌而入,豆油企業(yè)被外資牢牢把控,我們所不能預測的是,如果玉米也同樣啟動進口的話,情形會是怎樣的。
實際上,完全排除災害天氣的影響是根本不現實的,雖然糧食產量已經連續(xù)5年豐收,但是任何的歉收的情形都可能導致難以預測的形勢。今年玉年產區(qū)遭受了幾十年來罕見的旱災,玉米總產量據估計可能損失10%左右,這就足以讓玉米市場變得十分興奮,近一個月來出現了大幅的上漲。如果玉米價格與CBOT接軌,這種情形將會被美國人無限放大,從而導致價格失控。
但是,目前國家糧食儲備的充足是政府的慰藉,也是當前農產品市場最大的利空。但是理性的分析者會這樣去看待當前的形勢,正是政府的收儲行為,降低了糧食加工企業(yè)和流通環(huán)節(jié)的儲備意愿,在市場一致預期國家?guī)齑鎵褐苾r格的情形下,加工企業(yè)和流通環(huán)節(jié)遲遲不愿入市采購,除政府庫存以外的儲備實際上已經降到了相當低的水平。一旦國際市場價格在金融環(huán)境帶動下開始整體走強,市場參與者的心理預期將會頃刻間發(fā)生改變,爭先恐后的買入將會很快消化掉政府庫存。
近一段時間以來,筆夫不斷鼓吹農產品期貨的行情,現在,玉米和白糖價格已經有了相當可觀的漲幅,但是豆類產品前一段時間卻在美盤的帶動下出現了幅度較大的調整,但我想講的是,農產品上漲從來都是呈現輪漲的行情,在一輪牛市中,你所看到的將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反過來說,筆夫之前所說過的農產品的比價循環(huán)效應不可能失靈,玉米和白糖價格的上漲不可能不會影響到其它農產品,如果你不能理解到這一點,讓我們回顧2006年的情形,當時國際玉米和小麥價格已經出現上漲,但是大豆卻因為供大于求而使價格不斷下滑,但是,就在人們認為很難再上漲的時候,CBOT大豆價格在10月份卻突然大幅上漲,而且在隨后的近兩年時間里,就再也沒有回頭。這個時間節(jié)點正好是美國新豆銷售季節(jié)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