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汽車滑行,利大還是弊大?駕駛中什么時候可以選擇滑行?
答(黃安華):
所謂滑行,是指汽車運行時達到一定車速后脫擋,依靠自身慣性的行駛。在行車中正確,合理地運用滑行,不僅可以節(jié)約燃油,而且還能減少機件的磨損,延長汽車的使用壽命,所以這駕駛操作方法被富有經驗的駕駛員廣泛采用。但是,滑行使用不當,不但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反而還會直接影響到行車安全。只有熟知汽車滑行時的利與弊,才能準確掌握安全滑行的時機和速度,達到節(jié)能節(jié)材的目的。
1、減少燃油的消耗
汽車滑行時,變速桿處于空擋位置,此時汽車發(fā)動機只需維持怠速運轉,所以需要的燃油降到了最低點。采用減速滑行和下坡滑行時,節(jié)油效果明顯,通常油耗比正常行駛減少10%-30%。減速滑行是指汽車駛近停車地點,紅燈、交叉路口或前方遇到障礙物需要減速行駛,從而起到“以滑代剎、以滑代劑”的作用,節(jié)省了燃油;下坡滑行是指汽車在坡頂時脫擋,利用汽車的行駛慣性和坡道的下滑力使汽車沿坡向下行駛,此法節(jié)油效果最好。
2減少機件的磨損
汽車脫擋慣性滑行時,發(fā)動機與底盤切斷動力傳遞,發(fā)動機進入無負荷的空轉,其各機件之間的相對運動減輕,摩擦大大降低,同時底盤部分傳遞力矩消失,也會大大減少其零部件的磨損,這樣使得汽車的疲勞強度降低,從而延長了汽車的使用壽命。需注意的是有個別駕駛員習慣踏下離合器踏板滑行,此法雖也能節(jié)油,但加速了離合器的磨損,也增加了駕駛員的疲勞,故不宜采用。
3安全性能下降
下坡滑行時,汽車失去了發(fā)動機的怠速牽阻作用,同時受坡道下滑力的作用,其行駛速度會越來越大,相應的制動距離就越來越長,尤其是車輛重載下長而陡的坡時更為明顯,而且對采用氣壓制動裝置的汽車,還會因其滑行中處理情況而頻繁使用制動,造成貯氣筒氣壓值下降,使其達不到安全氣壓,導致汽車制動力不足。因為這種汽車怠速滑行時,空氣壓縮機幾乎不再給貯氣筒充氣,一旦遇有緊急情況,極易發(fā)生交通事故。因此,當坡度大、坡道長、轉彎多、車輛重載時,嚴禁滑行:繁華路段,限速和危險標志路段,泥濘路,冰雪路等地段,不要滑行。此外,對于制動裝置采用真空助力器的汽車,當脫擋滑行時,如果發(fā)動機突然熄火會導致制動失靈,故此種汽車不宜空擋滑行。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安裝有液力自動變速器(AT)的汽車嚴禁空擋滑行,否則會使自動變速器油溫過高而造成自動變速器燒蝕。
4工作效率降低
汽車脫擋慣性滑行時,其平均行駛速度會大大降低,單位時間內的運輸量減少,導致工作效率降低。當汽車減速滑行和加速滑行(是指汽車在平坦寬闊且交通情況少的道路上加速到70-90km/h脫檔滑行,當車速降至35-50km/h后,應迅速掛入高速擋繼續(xù)行駛的駕車方法)時其速度下降最明顯,而且在平坦的道路上采用加速滑行的方法經實踐證明節(jié)油效果并不明顯,反而會使車輛的磨損增大。
因此,汽車行駛時,只有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才能滑行,要想安全滑行,須做到:
(1)所駕車輛技術狀況要好,特別是轉向,制動系統(tǒng)要有效、可靠。
(2)選擇道路寬直,坡度較緩、視線良好,交通情況不太復雜的路段。
(3)滑行過程中控制好滑行速度,不允許超過其額定車速,駕駛員注意力要集中,操作要熟練準確;對于采用氣壓制動裝置的汽車,滑行過程中隨時都要保證貯氣筒內有充足的氣壓。
(4)坡大彎多的路面上不應滑行;駕駛技術差、經驗不足、道路不熟者不應滑行;視線不清,路面滑溜不應滑行,通過橋梁、鐵路等路段時,禁止滑行,在雨、雪、霧、大風等天氣情況下行駛,禁止滑行;嚴禁熄火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