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敘文是以人、事、景、物作為記敘的對象,以敘述和描寫作為主要表達方式的一種文體。在此筆者就記敘文中人物描寫談談一點拙見。
一、肖像描寫要以形寫神,勾畫人物的特征,寫出人物的差異
肖像描寫是通過對人物的外在特征,如容貌、表情、聲音、身材、服飾、姿態(tài)和風度等方面的描寫來刻畫人物的性格。因為一個人的容貌、體態(tài)、衣著、神情與他所處的社會地位、身份、文化修養(yǎng)、生活境遇、思想性格是分不開的。果戈里說:“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鑰匙?!毙は衩鑼懸话銇碚f,是刻畫人物不可缺少的。形神兼?zhèn)涞男は衩鑼懹兄诮沂救宋锏男愿裉卣骱蛢刃氖澜?表現出時代的特征,結合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還能顯示人物的命運。
如:魯迅先生在《故鄉(xiāng)》中寫“我”初次見到閏土:“他正在廚房里,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文中的“紫色”說明閏土常年生活在海邊,風吹、日曬,身體健壯;“小氈帽”是當時紹興一帶農村男孩子戴的一種帽子;“銀項圈”是由于父母怕孩子死去,在神佛面前許下心愿套在脖子上的一種飾物。通過肖像描寫,作者把一個身體健壯、樸實可愛的海邊少年的形象展現在了讀者的眼前。
再如魯迅的《祝?!分杏羞@樣一段描寫:“我這回在魯鎮(zhèn)所見的人們中,改變之大,可以說無過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頭發(fā),即今已經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臉上瘦削不堪,黃中帶黑,而且消盡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她一手提著竹籃。內中一個破碗,空的;一手拄著一支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她分明已經純乎是一個乞丐了?!?/p>
通過這段典型而又生動的肖像描寫,寫出了中國封建社會農村婦女的可悲命運,深刻地批判了封建禮教對農村婦女在生活上,特別是在精神上殘酷的壓迫和毒害。對人物性格的刻畫起到了言簡意賅的作用。
二、語言描寫立片言盡顯人物精神
常言道“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又道“言為心聲”。 可見語言是思想的衣裳,作為心聲的語言是人物個性的鮮明標志。人物的語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是表達人物思想感情的工具,是展示人物性格特征的鏡子,是袒露人物內心世界的窗戶。
如孫犁《荷花淀》:“女人沒有說話,過了一會,她才說:‘你走,我不攔你。家里怎么辦?”丈夫一貫積極向上,這次又第一個報了名要上前線,女人的識大體,對水生稍有埋怨的復雜心理活動一句話表明了自己的態(tài)度,表面是說家庭的重擔將一個人挑,實則驟別的依戀油然而生。人物形象質樸鮮活,栩栩如生。
再如司馬遷《鴻門宴》:“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通過項羽此人言語透露出他霸氣十足且十分自信的性格特征。同樣在《鴻門宴》里:“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噲曰:‘此迫矣!臣請入,與之同命?!蓖ㄟ^謀臣與武士對話,寥寥幾筆,就把他們的“忠心耿耿、豪爽勇敢、英武過人”表達出來了。
三、心理描寫要刻畫人物的心理變化,揭示人物的心理本質
心理描寫是直接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動和精神世界,把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的體驗、感受、愿望、動機和復雜的思想感情細致入微地傳達出來。心理描寫還可以透露人物的心靈變幻,刻畫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揭示人物的身份境遇,交待人際關系及情節(jié)發(fā)展趨向,反映生活本質,突出作品主題等作用。心理描寫要求神寓于形,就是說要使人物的心理活動同特定的人物形象吻合,使之個性化和特征化,使讀者能夠產生生動鮮明的印象。心理活動是現實生活中的矛盾沖突在人的心靈中的反映,直接揭示人物的內心隱秘和心靈沖突,能有力地凸現人物的性格特征。
如《一件小事》有這樣一段描寫:我這時突然感到一種異樣的感覺,覺得他滿身灰塵的后影,剎時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須仰視才見。而且他對于我,漸漸的又幾乎變成一種威壓,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著的“小”來。這樣描寫,既生動形象又含蓄深沉,使讀者對于“我“的內心變化感受得直接而又具體。
再如魯迅《阿Q正傳》中“我的兒子會闊得多啦”;他分明生了丟人的癩瘡疤,卻偏偏心里說人家“還不配”;他分明被人家痛打了一頓,卻偏偏自嘲解痛,“我總算被兒子打了,現在的世界真不像樣,兒子打老子……”通過心理描寫刻畫出他分明窮困潦倒,卻還幻想著,揭示了人物的心理本質。
四、行動描寫舉手投足見性情,突出人物性格特征,使形象更鮮明
行動描寫是通過對人物行動的具體描繪來表現人物的精神面貌、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行動體現著人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人物性格的社會特征必須通過人與社會環(huán)境的社會關系體現,因此,行動描寫對于塑造具有特定的社會屬性與歷史真實感的人物形象有重要意義。行動是人的社會行為,更是判斷一個人思想性格的重要根據。因此,行動描寫是表現人物個性的重要手段,要善于捕捉描寫對象的富有性格特征的行動和閃耀著性格色彩的語言。
如魯迅先生《故鄉(xiāng)》中寫楊二嫂從“我”家走出去時的一個細節(jié):“啊呀啊呀,真是愈有錢,便是一毫也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錢……”“圓規(guī)一面憤憤的回轉身,一面絮絮地說,慢慢向外走,順便將我母親的一副手套塞在褲腰里,出去了?!币痪湓?一個動作,把楊二嫂這個尖刻、庸俗而又貪婪的小市民形象,刻畫得活靈活現。
再如魯迅《藥》:“‘喂!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一個渾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兩把刀,刺得老栓縮小了一半。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攤著;一只手卻撮著一個鮮紅的饅頭,那紅的還一點一點的往下滴。老栓慌忙摸出洋錢,抖抖地想交給他,卻又不敢去接他的東西。那人便焦急起來,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還躊躇著;黑的人便搶過燈籠,一把扯下紙罩,裹了饅頭,塞與老栓,一手抓過洋錢,捏一捏,轉身去了……”通過行動描寫我們清楚地看到了華老栓膽怯、麻木、和善的神態(tài),康大叔兇頑橫暴、貪婪的嘴臉。這就把劊子手和華老栓的動作摹寫得生動、親切,讓人一見難忘。
總之,記敘文人物描寫的方法各有千秋,絕不雷同,需要通過對人物及現實生活的體味,才能更好地表現人物。
(張愛萍 山西省陽泉市工業(yè)學校04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