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帶性食物援助:慈善掩飾下的出口補貼
Christie Kneteman(多倫多大學法學院學者)
糧食出口補貼是WTO中最具爭議話題之一。連帶性糧食援助變成某些國家用來規(guī)避出口補貼禁令的手段。此類援助方式規(guī)定所有援助物資必須在援助國進行采購,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援助國,也是連帶性糧食援助的典型,其99%的糧食援助都從本土采購。美政府以高于市場的價格收購國內農產品,再打著糧食援助的旗號在受援國以低價售出,這種變相的補貼手段不但違背了WTO自由貿易的精神,也沖擊了受援國的農產品價格,直接損害了占人口多數(shù)的當?shù)剞r民利益,無法實現(xiàn)援助的真正目的。糧食援助在美國正成為一種生意,特殊利益集團堅決反對美國加入到世界糧食計劃署統(tǒng)一的援助部署中。如今,歐盟也不斷批評美國的援助政策,并有可能就此向WTO起訴美國。
(黎文濤)
蒙古國扮演調停者的可能性
O.瑪什巴特(蒙古國家戰(zhàn)略研究所國際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蒙古國作為中立小國應該把弱勢轉為優(yōu)勢。芬蘭赫爾辛基在冷戰(zhàn)后建立了地區(qū)安全合作機制,影響曾波及蘇聯(lián)、北約,是中立國家的典范。烏蘭巴托也擁有充當中亞與東北亞地區(qū)調停者的義務和能力。蒙古國位于中俄之間,與兩大鄰國開展“平衡外交”是其“保持中立”的最好詮釋。其調停優(yōu)勢在于:一是保證與中俄兩大鄰國邊境安全,使蒙古國成為該地區(qū)惟一沒有領土爭端問題的國家;二是與地區(qū)內所有國家保持長期友好關系;三是由于弱國地位,蒙古國不會對任何國家政策造成直接影響,解決地區(qū)爭端更加安全可信。蒙古國既是地區(qū)安全局勢的倡導者,也是安全對話的積極參與者,作為自身影響力小的弱國,采取擴張軟實力的政策最為適宜,而扮演調停者是實現(xiàn)這一戰(zhàn)略的重要手段。
(黃瑩)
克服國家危機
Viktor Kremenyuk(俄羅斯科學院美國和加拿大研究所副所長)
俄羅斯迫切需要制定一部深刻分析蘇聯(lián)解體原因的國家安全戰(zhàn)略:一方面能揭示俄國家體制的劣勢,另一方面可以幫助俄形成自己的國家意識形態(tài)。在俄國內,國家安全問題產生于社會各階層淤積的不滿情緒。若不能得出戰(zhàn)勝國家危機的結論,那么俄政府管理國家的難度、西方對其分化的態(tài)勢只會愈演愈烈。國家安全新戰(zhàn)略要以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立有效管理體制以及融入世界市場為基礎,使俄自身變得強大。在國外,由人口銳減而引發(fā)的惶恐持續(xù)上升,保衛(wèi)國家領土完整成為重要議題。沙俄在彼得大帝時期的輝煌和蘇聯(lián)在冷戰(zhàn)中的完敗告訴我們:維護國家安全的本質在于深入學習他國長處,建立借鑒外國經驗的各種機構,創(chuàng)造有利的外部環(huán)境。
(尚月)
處于十字路口的斯里蘭卡
Razeen Sally(歐洲國際政治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斯里蘭卡政府在付出巨大平民傷亡的代價后,成功剿滅了“泰米爾猛虎組織”。在僧伽羅人歡呼雀躍的同時,眾多理性的評論員卻提醒斯里蘭卡總統(tǒng)迅速出臺措施,公正解決該國少數(shù)民族泰米爾人問題,實施法治并消除種族歧視,否則恐怖主義不免死灰復燃,種族沖突也將再度爆發(fā)。同時,政府還應從根本上改革經濟,實現(xiàn)持久繁榮。當然,這一過程絕非一帆風順,最大危險是經濟的“俄羅斯化”,即由政客、黑手黨和軍隊組成的網絡控制經濟生活。為此,政府的近期目標應是盡快調整宏觀經濟政策:允許市場決定匯率,央行和財政部決策透明化,石油、電力價格市場化,大幅度削減國防開支,取消貿易保護措施,簡化外國投資程序,明確土地所有權以提高農業(yè)生產率等。長期任務則是改革政治文化和政府機構,消除政治對社會生活的過多干預。政府應抓住這次千載難逢的機會。
(王世達)
中國“走出去”政策的挫折
Ken Miller(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訪問教授,肯·米勒資本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
中鋁注資195億美元,未能成功收購澳大利亞力拓集團,是中國政府實施企業(yè)“走出去”政策的最慘痛失敗?!白叱鋈ァ睉?zhàn)略失敗主要問題在于國家和國有企業(yè)目標不一。中鋁屬政府控制,但該公司大多數(shù)業(yè)務收益是通過股市交易獲得。從企業(yè)來說,195億美元收購成功可在很大程度上緩解必和必拓和力拓合并帶來的威脅。但從國家最佳利益來說,中國應采取行動,幫助力拓解決其資金困難問題,而不是增加中鋁在力拓的所有權。盡管收購失敗,但中國企業(yè)學會了如何走向全球。一是要處理好由于失業(yè)增加,國外民眾對中國企業(yè)產生的厭惡。二是抓住時機,將中國的大量外匯儲備投放至外國公司。三是避免相互競爭的交易。中國資金應走向國外企業(yè)和政府都非常歡迎的地方。四是在控股問題上要變得更加精明。實際上,中國政府的大多數(shù)目標是可以在不占有大筆股份的情況下實現(xiàn)的。中國可以讓國家或公司進行交易。中國企業(yè)“走出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中國需要像展示其外交政策一樣,耐心等待。
(駱永昆)
衰落的全球化
Roger C.Altman(原美國財政部副部長)
全球經濟危機將會持續(xù)下去且繼續(xù)惡化,并將產生深遠的政治影響。更為重要的是,壘球化趨勢正在逆轉,認為單一世界市場能讓所有人獲益的想法遭到“蠶食”。壘球衰退促使后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其特點是盎格魯一撒克遜模式的失敗,自由經濟學時代的結束,國家的作用正在加強,金融保護主義開始抬頭。全球化處于衰退之中、世界進入缺乏領導、協(xié)調和團結的新時代,地緣政治不穩(wěn)定加劇。世界三大經濟體:美國、歐盟和日本將無力實現(xiàn)普通的周期性復蘇,但中國顯然是贏家之一。其獨特的政治經濟模式歷經考驗卻毫發(fā)無傷。這自然會提升其國際地位。當然,中國增速放緩,但仍然達到令人羨慕的程度。而且以財政儲備來衡量的話,中國現(xiàn)在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睿智的中國領導人已經在進行其他國家所無法實現(xiàn)的戰(zhàn)略投資了。美中兩國有著相似的地緣政治利益。因此,美中關系將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系,雙方沒有理由不變得富有合作性,沒有理由不給世界帶來穩(wěn)定。
(余翔)
羅蘭·伯里斯
《當代人物傳記》2009年6月刊
美國H.W.威爾遜公司出版
羅蘭·伯里斯,現(xiàn)年71歲,是美國國會惟一的黑人參議員。他長期在伊利諾伊州擔任公職,做了12年的州審計員和四年的州首席檢察官,1979年~1995年連續(xù)榮登《黑檀雜志》年度“美國最有影響的百名黑人”榜,后展示出政治野心,競選過國會參議員、芝加哥市長和伊利諾伊州長,但均遭敗績。他行事低調,盡管擁有豐富的行政經驗和多年的全國影響力,但從未被人視為政治明星。前芝加哥民主黨政治顧問唐·羅斯評價其“不是讓人興奮的那種類型的人”。民主黨人對其品行贊賞有加,眾議員博比·拉什稱贊他是“40年來未見些微污點的政治家”。2009年1月,伯里斯經伊利諾伊州州長布拉戈耶維奇任命,接替出任總統(tǒng)的奧巴馬留下的參議員空缺,任期兩年,但布拉戈耶維奇因涉嫌“出售”這一席位以及利用政府項目換取競選資金而被捕并遭彈劾,伯里斯就任之路頗費周折。就任參議員后,他放棄不尋求競選連任的承諾,已公開聲明將參加2010年國會中期選舉。(張文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