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 張
小江同學:
我們對照報紙閱讀了李里和季羨林先生的照相(如圖)。右側(cè)題字是:
共龢國五十二年輿國學
大師季羨林先生合影
從語言文字和禮儀常識分析這兩行字,我們同意你的看法,再補充說明如下:
一、不能用“共穌圓”代替“共和國”。辭書記載:“(周)厲王出奔……二公(召公、周公)行政,號曰共和”或“共伯和攝行天子事”(參見《辭?!芳啊妒酚洝ぶ鼙炯o》、《竹書紀年》)。國家主權(quán)在于人民,不立君主者,日民主政權(quán)(Repuhlic),日本譯為“共和政體”。至今沒有書籍報刊把“共和國”印成“共龢國”的。
二、“共龢國五十二年”的紀年法,從未見過,屬于生造。題字中“共龢國”似指“中華人民共和國”。但因為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的決議第二項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紀年采用公元”,所以不能用“共龢國五十二年”的說法。
三、“羨”是如今通用的簡化字,下半截是“次”。至于其繁體,《說文》:羨,從次,羨省。段玉裁注:次俗作涎。下半截左是“三點水”。如果說字字寫繁體是個人愛好,未可厚非;但應(yīng)該寫正確。
四、一般人都會在第一行末尾空白處寫“師”字,再提行書寫“某先生”(不稱名而稱字,或稱某翁、某老),以表示對尊長的敬重。
我們贊同你的說法:實話實說,對事不對人,以對讀者和下一代負責。
老張謹復(fù)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