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 苔
美麗的故事
徐秀珍的家,在陽朔風景區(qū)月亮山下的高田歷村。
1995年,陽朔縣政府把月亮山開發(fā)成為旅游區(qū),加之附近農(nóng)村醉人的田園風光,每年都吸引著大批中外游客。為了貼補家用,年過半百的徐秀珍在月亮山上擺了個飲料攤兒。
10月的一天,徐秀珍一如往常守在飲料攤兒前。忽然,兩個外籍小伙子吸引了她的視線。只見高個子男孩兒手捂肚子,痛苦地蹲下身子,大顆大顆的汗珠直往下落,旁邊那個身材稍矮的男孩兒卻無計可施。徐秀珍趕忙上前,但她不懂外語,只能用手勢比畫著,和矮個子男孩兒交流。一番比畫,徐秀珍了解到,發(fā)病的男孩兒由于飲食不注意,引發(fā)了急性腸胃炎。徐秀珍讓兩個男孩兒不要動,自己馬上回家取藥。
徐秀珍飛奔下山,從家里拿來了專治腸胃炎的針劑及土霉素,給高個男孩兒用過藥之后,扶他到青石板上休息。半小時后,男孩兒漸漸好轉(zhuǎn)。徐秀珍和男孩兒的同伴一起把他扶下山,并把他們帶到自己家里。為了徹底治好男孩兒的病,徐秀珍又采來草藥煎給男孩兒吃。晚上,徐秀珍下田摘來了各種時令蔬菜,做了頓豐盛的農(nóng)家飯,吃得兩個男孩兒豎起拇指直說“OK”。夜里,徐秀珍又把自己的床鋪收拾干凈讓兩個男孩兒睡。
第二天吃過早飯,兩個加拿大小伙子要離開徐秀珍家了,他們掏出錢包,問徐秀珍該付多少錢。徐秀珍連連擺手說:“不要錢,不要錢!”看到徐秀珍堅決不收,高個子男孩兒比畫著說:“您有一顆美好的心靈,使我看到了中國人民純樸、善良的品德,您家在月亮山下,我就叫您mamamoon(月亮媽媽)吧!”
回國后,男孩兒向家人、朋友講述了自己在中國陽朔的感人經(jīng)歷,并囑托親友們到陽朔旅游時一定要找到“月亮媽媽”向她致謝。于是,一來二去,“月亮媽媽”的名字很快就在中外游客中傳開了。
發(fā)奮學外語
徐秀珍當年在月亮山上擺飲料攤兒時,曾經(jīng)一連三天沒賣出一瓶飲料。而相鄰那個會說幾句簡短外語的村里人一天能賣幾十瓶,這不能不讓一向好強的徐秀珍眼熱。
有一天在飯桌上,她對做導游、會說一口流利英語的兒媳婦說:“你說怪不怪,那些老外從我攤兒上拿起一瓶純凈水,搖著頭說‘No good,反倒去買別人的,真讓人想不通?!眱合毙α?說:“‘No good就是‘不好的意思,你應該說‘My watervery cool,good(我的水非常冰,很好),他們就會買了?!甭牭竭@里,徐秀珍恍然大悟,她咬咬牙,不服氣地在飯桌上宣布:“我要學外語!”
對一個幾乎是文盲的老人來說,想學外語無疑是難上加難。起初,兒媳每天教她一兩個最簡單的英語單詞,徐秀珍就用最笨的辦法,用漢字的音注上,但徐秀珍識字不多,這個辦法遇到稍復雜點兒的單詞就不靈了,剩下的辦法只能死記硬背。
村里人知道徐秀珍在學英語,大都不屑地撇撇嘴說:“一個‘睜眼瞎能學會英語,除非太陽從西邊出來?!甭犞L言風語,徐秀珍反而更上勁:“我偏要學會讓你們看看!”
徐秀珍學英語的時候,連老伴兒也不敢輕易打斷她。只要一喊她,她就會不耐煩地擺擺手說:“別打斷我的思路。”有時一晚上,兒媳婦一下子教徐秀珍十幾條日常用語,徐秀珍用不同的方法記在自己的腦子里。但畢竟年齡大了,又沒有文化,徐秀珍怕一覺醒來,學的東西全忘了,就努力不讓自己睡過去,躺在床上一直背到下半夜。她常常把熟睡的兒媳喚醒,讓她糾正自己的讀音。
自從學上了英語,徐秀珍見到外國游客都主動上前與他們聊天。久而久之,她不僅能與外國游客做生意,而且還結(jié)交了很多外國朋友。她請他們到家里吃農(nóng)家飯,體驗農(nóng)家生活,并且教他們漢語。
學成外語做導游
1997年的一天,徐秀珍遇到了一對意大利夫婦,用英語和他們攀談起來。她說自己的家就在月亮山下,那里的景色很美,問他們愿不愿去。那對夫婦對月亮山很感興趣,看到一個中國老婦人英語說得如此流利,更是驚奇,當下就和徐秀珍約好,讓她第二天到下榻的飯店接他們。
第二天,徐秀珍帶著意大利夫婦游覽了月亮山,欣賞了田園風光,并到自己家里品嘗了農(nóng)家飯。夫婦倆在徐秀珍的陪同下玩兒得非常盡興,給了她40元的導游費。徐秀珍接過錢,很是興奮,感到做導游既好玩兒又開心,還能賺錢,比賣飲料有意思多了。
做導游需要過硬的外語口語水平,徐秀珍更加刻苦地學習外語。1998年,徐秀珍成了陽朔縣600名正式導游之一,并且是年齡最大的。幾年來,她虛心向各國游客學習外語,目前,她已粗通英、法、日、德、丹麥、希伯萊等8種口語。
徐秀珍做導游很體恤顧客。烈日下,她會掐個南瓜葉遮住客人的車座;游客的腿被蚊子叮了,她就拿出隨身帶的風油精為他們抹一抹;興致來時,她還能給客人唱段山歌,跳一曲民族舞蹈。
2002年,一個丹麥旅游團來到月亮山,徐秀珍上前用英語問其中一位年輕人要不要導游服務,此時附近擺飲料攤兒的攤販也上來向小伙子推銷。豈料那位丹麥年輕人不耐煩了,大聲對攤販吼起來:“Go away!Go away!(滾開!滾開!)”徐秀珍聽不下去,用英語一字一頓地說:“你不買水也就罷了,為什么讓他滾開?這是中國的土地,要滾開的是你!你是個年輕人,竟然這樣不講文明,我為你感到難過?!钡溞』镒右娧矍斑@老婦人英語如此流利,義正詞嚴,很是驚訝,也為自己的舉止感到不妥,連忙向徐秀珍和攤販表示歉意。
年齡最大的申請注冊商標自然人
幾年來,隨著網(wǎng)絡、媒體及中外游客的傳播,徐秀珍從一個普通農(nóng)婦幾乎成了家喻戶曉的明星。
前不久,我再次踏訪月亮山下的高田歷村。剛到村口,就看到一位農(nóng)家老太太風風火火騎著單車過來。瘦小的身材,黝黑的皮膚,一身深藍色壯族服飾,一頂小紅帽,我一眼認出,正是幾年前曾給我做過導游的徐秀珍。
于是,我上前跟她打招呼?!拔艺ニ吐眯袌F的午餐訂單呢?!毙煨阏洳林樕系暮怪檎f。她歉意地讓我先到她家里等著,一忙完就回來和我聊聊。
下午4點,徐秀珍終于閑下來。她興奮地說:“今天接了兩個旅行團的午餐訂單,把我給忙壞了?!?/p>
徐秀珍說,現(xiàn)在慕名找到她家吃農(nóng)家飯的旅行團和散客很多,家里兩個兒媳、3個孫子和他們老兩口根本忙不過來,白天請了兩個工人,到旅游旺季還得再添3個幫手。兒子買了輛“金杯”面包車,專門負責接送旅游團隊。她家的農(nóng)家飯館現(xiàn)在蓋了兩層小樓,還開了有18個房間的小旅館。去年國慶節(jié),家里到處擠滿了人,根本忙不過來。
出名后,徐秀珍的生活改變了很多。現(xiàn)在的她,從服飾裝扮、背包行頭都和以前大不相同,她的穿著打扮更接近一個陽朔的地方導游。
“這套壯族衣服是最近采訪過我的一個記者送給我的,穿上就顯得專業(yè)一點兒?!彼f。以前,她和村里其他做農(nóng)家飯生意的村民一樣,穿的都是普通的農(nóng)家衣服,換裝后,“月亮媽媽”就更顯眼了。
徐秀珍的帆布挎包里裝滿了各種月亮山景點的資料介紹、4本中外游客寫給她的簽名留念冊、景點風景明信片,還有大大小小的地圖??姘?徐秀珍別了很多枚毛主席像章、中國國旗像章、英國國旗像章等,她說,外國游客很喜歡這樣10塊錢一個的紀念品。
徐秀珍的名片很別致:中英文對照的文字,名片左邊彩印的是月亮山風景,家里座機、手機、郵政地址等一應俱全,現(xiàn)在大部分旅行團和散客都是給徐秀珍打手機聯(lián)系。名氣大了,生意多了,便有很多人冒名頂替把客源截走了。她告訴來過的客人,下次來以前不要替我心疼手機費,給我打個電話,我自己出村口去接。
2005年7月,徐秀珍還申請注冊了“月亮媽媽”服務商標,獲得了國家商標局的受理,她如今是廣西桂林年齡最大的申請注冊商標自然人。
(一棵松摘自《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