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朗
有人說,希望,是人世間最美好的東西。當然,他們對未來中國的希望中不乏對現(xiàn)實的憂思。我們以為。他們的憂思和希望在舉國歡騰之后、在被有些人稱作“盛世”的當今中國尤顯珍貴。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0周年的慶典落下帷幕。隨之而來的是《中國新聞周刊》新中國60年系列策劃的最后一期——《希望中國》截稿交付印刷出版。
這次新中國60周年的系列報道,《中國新聞周刊》編輯部的同事們,一共策劃了6期封面故事。分別是《理想中國》《民主中國》《財富中國》《自由中國》《開放中國》和這期的《希望中國》。
《理想中國》,我們嘗試勾勒、回顧、重溫上個世紀前半葉,那些新中國的奠基者和開國者們,對一個新生的人民共和國的理想和期盼。對比一下,我們這些后來人、追隨者,哪些做到了,哪些淡忘了,哪些還需要繼續(xù)努力。
《民主中國》《財富中國》《自由中國》《開放中國》,則是我們對人民共和國立國和發(fā)展的一些基本價值、歷史大潮中公民個人命運故事的梳理和呈現(xiàn)。我們確信,中國過往60年的波折、苦難、進步和成就以及未來的繁榮和發(fā)展,都與此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聯(lián)系。
這期的《希望中國》。我們邀約9位當今中國和華人社會知名人士撰稿,通過他們的筆,描繪出2049年——我們共和國建國100年時,未來中國的希望和愿景。在這里,我要感謝李金華先生、江平先生、魏明倫先生、陳祖德先生、北島先生、胡舒立女士、陳嘉映先生、蔡國強先生和饒毅先生。感謝他們在盛極一時的60周年慶典之后,為我們貢獻了他們對未來中國的思考和希望。
當然,他們對未來中國的希望中不乏對現(xiàn)實的憂思。經(jīng)歷、觀念、看問題角度的差異和不同,人們對現(xiàn)實會有不同的解讀和評價。我們以為,他們的憂思和希望在舉國歡騰之后、在被有些人稱作“盛世”的當今中國尤顯珍貴。
有人說,希望,是人世間最美好的東西。
我們希望,李大釗、方志敏、張瀾、江竹筠……那些為了60年前人民共和國的建立,努力、奮斗、犧牲的杰出、純粹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和同盟者,他們對新的理想中國的愿景和期盼,經(jīng)過60年的歲月滄桑,依然能夠被今天的我們銘記、尊重和踐行。我想,這是對共和國的先哲、先賢和先烈們最好的紀念。
我們希望,“沒有切實建設(shè)民主政治”,作為中國社會主義建設(shè)的兩大歷史教訓(xùn)之一,能夠被認真汲取和銘記。隨著改革開放啟動的民主進程在天下大勢、民心所向的驅(qū)動下穩(wěn)步前進。到2049年,中華民族給人類社會貢獻的。除了經(jīng)濟發(fā)展的奇跡,還有民主建設(shè)的成就和經(jīng)驗。
我們希望,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成功實踐得到堅持。中央和各級地方政府掌控的公共資源能夠公平地、無差別地施用于公營企業(yè)和民營企業(yè),城市和鄉(xiāng)村。2049年,當又一個財富歷程結(jié)束的時候,我們共和國的公民和今天相比,能夠更加平等地擁有獲取財富的機會。
我們希望,2049年,公民的個人權(quán)利與今天相比得到更加切實的尊重和保障。每個公民擁有更充分的權(quán)利自由決定自己的生活方式,成為自己生活和命運的主人。
我們希望,一個“開放的中國”,既是我們民族發(fā)奮圖強的基本國策,也是每個公民成熟的理性訴求。狹隘的民族主義將不再得到泛濫的機會。2049年,即使我們比現(xiàn)在更加強大,中華民族仍然能夠用平等、包容、自信和從容的姿態(tài),擁抱世界。
的確。希望是人世間最美好的東西。
正是因為有了對生活、人生的美好希望,我們?nèi)祟惒拍軓膩児呕脑叩浇裉斓姆睒s。同樣,對未來中國的希望也幫助我們民族在過去60年里歷經(jīng)艱難險阻,戰(zhàn)勝波折和苦難,取得今天的進步和成就。
在人民共和國60年慶典過后的今天,遙想2049年的吾土吾民,為了自己,為了中國,讓我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