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琪
空難前傳
2009年1月15日下午3時26分,紐約長島拉瓜迪亞機場,紐約飛往北卡羅來納州的1549航班正在起飛。
這天,紐約的溫度只有零下6℃,是入冬以來最冷的一天。28歲的陸軍上尉安德魯和他的未婚妻斯蒂芬妮正甜蜜地坐在第一排座位上。他們的隔壁是39歲的喬希,一家軟件公司的工程師。過道的對面是一位帶著嬰兒的年輕媽媽和29歲的銀行職員西格。
“我喜歡那個機長,他看上去真有紳士風(fēng)度。”斯蒂芬妮說?!笆茄?”安德魯透過玻璃看到了坐在副駕駛位子上的機長薩倫伯格花白的頭發(fā),上飛機的時候,這位57歲的機長就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穿著筆挺的制服,彬彬有禮地向乘客表示歡迎。
飛機起飛后,安德魯覺得有些冷,他解開安全帶,想為未婚妻要一條毛毯。就在這時,飛機一側(cè)的機翼好像碰到了什么東西,飛機不易察覺地晃動了一下。安德魯透過舷窗向外看了看,沒有發(fā)現(xiàn)異常,又看了看駕駛室,薩倫伯格好像在低頭看著什么,安德魯以為是自己的錯覺。
但是,緊接著,飛機的速度好像突然慢了下來。憑借軍人直覺,安德魯意識到出事了。他向駕駛艙望去,發(fā)現(xiàn)薩倫伯格已經(jīng)坐在了正駕駛的位子上。機艙內(nèi)的其他乘客也感覺到了異樣,紛紛四處張望,互相詢問?!拔液孟衤劦搅丝救馕?”有人叫道。
迎接撞擊
這時,駕駛艙里,機長薩倫伯格正在緊急呼叫地面塔臺。從飛機輕微的晃動到隨即傳來的空氣中的烤肉味,薩倫伯格意識到是飛鳥撞到了飛機。在快速檢查儀表之后,他發(fā)現(xiàn)兩個發(fā)動機全部停止運轉(zhuǎn),這時飛行高度只有3000英尺,航速250英里/小時。在這樣的速度和高度下,無法留給飛行員充足的時間對飛行器的異常情況作出反應(yīng)。
塔臺立刻指揮拉瓜迪亞機場和目前離飛機最近的新澤西州特特波羅機場清理所有跑道,做好一切準備迎接1549航班,并告訴薩倫伯格飛機可以在任一跑道降落。只要飛機飛過哈德遜河,對岸就是特特波羅機場。但是他們并不知道,飛機這時候已經(jīng)失去動力。隨著薩倫伯格最后一句“我們做不到,只能落在哈德遜河上了”,塔臺和飛機失去了聯(lián)系。
塔臺內(nèi)死一般的寂靜,每個人都很清楚,在哈德遜河上迫降意味著什么。大型噴氣客機水上迫降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wù)。最常見的結(jié)果是一側(cè)機翼下發(fā)動機首先接觸水面,造成機翼折斷,機身翻滾,折成幾段,沒有消耗掉的燃油灑落出來引發(fā)大火,出現(xiàn)悲劇性的結(jié)果。
薩倫伯格知道情況的嚴重性,雙側(cè)發(fā)動機失靈,飛機失去全部動力,現(xiàn)在只能靠之前的慣性滑翔。此刻,飛機正飛行在曼哈頓市區(qū)上方,到處是高聳的建筑物和人群,如果飛機墜毀,后果將不堪設(shè)想?,F(xiàn)在,他們唯一的可能就是降落在前方不遠的哈德遜河上。
薩倫伯格立刻降低機頭高度以避免飛機從空中掉落,隨即告訴第一副駕駛、49歲的杰弗里·斯科里斯,打開重啟發(fā)動機標準程序的飛行檢查單。
最不利的情況出現(xiàn)了:重啟發(fā)動機的程序要求飛機必須在35000英尺以上的高度,這樣駕駛員才有充裕的時間執(zhí)行標準程序,重啟發(fā)動機。
薩倫伯格頭腦里快速閃回了訓(xùn)練時學(xué)到過的內(nèi)容:駕駛員面對引擎失靈時,先要確保機翼處于最好角度,令飛機滑翔得最遠,有更多時間選擇迫降地點;如果要在水上迫降,一定要在靠近船的地方,因為飛機可能會發(fā)生解體,即便安全降落,也會很快沉沒,有船只意味著有獲救可能;實施水上迫降最關(guān)鍵的一點是要保持機身的絕對水平,降落速度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此外,飛機著水的部位必須是機尾,如果讓腹部先著水,沖擊力會大得驚人,機身會當即被分為幾部分。
薩倫伯格放下襟翼,控制飛機飛行姿態(tài)和速度設(shè)備,隨即接通送話器,向機艙內(nèi)的全體人員發(fā)布迫降指令:“蜷起身體,迎接撞擊?!?/p>
一片死寂
機艙內(nèi),乘務(wù)員要求大家雙手抱頭,雙膝分開,身體伏低,做好撞擊的準備。所有人都停止了說話,機艙內(nèi)頓時一片死寂。
西格匆匆打開手機給丈夫發(fā)了一條短信:“我要撞機了。”她還想加一句“我愛你”,但已經(jīng)來不及了,便急忙蜷起身體抱住了頭。
74歲的戴維·桑塔格剛參加完兄弟的葬禮,乘坐這次航班返回北卡羅來納。他祈禱著:“上帝啊,不要讓我們家一周死兩個人?!?/p>
安德魯緊緊握了下斯蒂芬妮的手,沖她微微一笑:“作好準備。”他平靜地說。
完美迫降
幸運的是,具有40年飛行經(jīng)驗、作為美國戰(zhàn)斗英雄的機長薩倫伯格居然也是一名滑翔機教練,這意味著他熟悉在無動力情況下駕駛飛機飄降的技巧。
在一陣劇烈的震動中,機尾首先觸水,卸下了部分沖擊力,隨后緩慢減速,兩邊機翼始終完美地保持著水平,飛機奇跡般地安全迫降。
機艙內(nèi)一片歡呼聲,可薩倫伯格知道,這只是一個開始,等待他們的,還有更為艱巨的任務(wù)。
飛機將在兩到三分鐘之內(nèi)沉沒,必須在這段時間內(nèi)讓155名機上人員全部離開飛機。而此時正逢嚴冬季節(jié),河水溫度是零下6℃,人在這樣的水溫中只能活5~10分鐘。如果救援隊伍不能及時趕到,他們會在冰冷的河水中凍死。
緊急營救
飛機著水后,不能打開艙門,以免大量進水。標準緊急撤離程序是打開機翼上方的緊急逃生門,快速將乘客疏散到兩邊的機翼上??只诺某丝蛡兗娂娤蚯懊娴木o急逃生門涌去?!白屌撕秃⒆酉茸?”有人大聲喊道,大家立刻為婦女和孩子讓出通道,人群開始有秩序地撤離。
西格幫著驚慌過度的年輕媽媽抱起了嬰兒,催促她跟著自己來到逃生門,將她和嬰兒推了出去。在看到另一個女人的大腿在不斷流血時,西格立刻拿走了身邊一位男士的腰帶,束在女人的腿上止血,之后這名男士則用力將她們推出門外。
位于尾部的乘務(wù)員威爾士,正在努力引導(dǎo)乘客向機艙前部運動。突然,一名乘客情急之下匆匆沖到后艙,打開了尾部艙門,冰冷的河水迅速涌了進來。“快,向前跑!”威爾士將這名乘客奮力往前推去。水很快漫過了威爾士的胸部,有一刻甚至到了她脖子的位置,她抓住一件救生衣拼命朝前游,這才逃離了危險的地方。
很快,所有人撤離了機艙。薩倫伯格非常冷靜,在檢查了兩遍機艙確信沒有人后,他最后一個離開了正在下沉的飛機。
寒風(fēng)中的哈德遜河面上,出現(xiàn)一幅前所未有的壯觀場面:飛機一面下沉,一面向著下游漂去,乘客們手挽手,瑟瑟發(fā)抖地站在兩側(cè)的機翼上,互相安慰,等待救援。大部分的婦女和孩子坐在充氣橡皮艇上,有的人則不幸落入水中,西格也在其中,她正漸漸失去意識,旁邊的一位男子握著她的手,不停地鼓勵她。
正行駛在哈德遜河上的“托馬斯—杰斐遜”號渡輪在不到兩分鐘的時間里,第一個趕到現(xiàn)場,船上的乘客紛紛將救生衣和船上的繩子扔給落水的人,然后拉動繩子將他們救起。
不到5分鐘,海岸防衛(wèi)隊的106名消防人員趕到,并從冰冷的河水中救起35人。在飛機出事地點附近的4艘大型渡輪和數(shù)艘較小船只,也迅速趕往現(xiàn)場施救。
渡輪上的乘客則忙著把自己的外套給這些凍僵了的人們穿上。他們紛紛拿出自己的手機,讓獲救的人打電話給親人報平安,很多人因為手指凍僵無法撥電話,便由其他的人代撥號碼。
150名乘客和5名機組人員全部生還,無一人受重大傷害,這條新聞立刻轟動了全世界,被稱為美國航空史上最大的奇跡,而這次迫降也被公認為教科書般的完美典范。無數(shù)人紛紛給機長薩倫伯格發(fā)來郵件,向這位英雄機長表達最深的敬意。
(摘自《女報·紀實》2009年第8期 本刊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