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水鄉(xiāng)三題

        2009-09-30 02:39:06樂勝龍
        文學港 2009年6期
        關鍵詞:橫河隊里生產(chǎn)隊

        樂勝龍

        夢回“青河”

        《夢回青河》是美籍華裔女作家於梨華上個世紀60年代追憶家鄉(xiāng)童年生活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小說出版后再版了多次,在海內(nèi)外華人世界造成廣泛影響,前些年還被國內(nèi)影視機構(gòu)拍成了電視連續(xù)劇。於梨華祖籍大碘橫河,小說中的青河,也即橫河。橫河位于北侖大碶與高塘交界處,系巖泰水系的一脈支流,長約2公里,寬約15米左右。在此河存在的漫長歲月中。因河畔人口不怎么稠密,機動船只稀少,因而也不見什么污染之物,那河水一年四季泛動著綠盈盈的微波,很是迷人。

        1964年初夏,也正是於梨華的《夢回青河》脫稿出版不久,我從上?;毓枢l(xiāng)大碶橫河務農(nóng)。記得返鄉(xiāng)那天,在寧波坐長途汽車到大碶站后,就由親屬把我?guī)У絿肋叺囊粭l河邊,說是到橫河去只有很不好走的石板路,沒車可坐,城里來的人都是坐小劃船到家的。這種靠手搖腳搗相結(jié)合推進的小船讓我覺得很有興味,于是很高興地拎起行李下了船。我不知道大碶離橫河有多遠,只記得那緩緩前行的小船在曲曲彎彎的河道上航行了一個多小時才靠了岸邊的一只石板埠頭,我的老家橫河樂家就在離河埠頭不遠的地方。這次難以忘懷的航行。讓我懂得了這橫河的頭一條功能便是載客,她是一條令人心曠神怡的水道。

        回鄉(xiāng)后不久便下田務農(nóng),那時水田里的稻子已經(jīng)垂下腦袋成熟了,一年一度的雙夏大忙季節(jié)來臨了。在收割完早稻,一邊栽培晚稻的同時,生產(chǎn)隊會抽出功夫賣糧,以便換取期待了多時的現(xiàn)金。這賣糧也用船載,那時每個生產(chǎn)隊都有一兩艘木船或是水泥船,體積比載客的劃船大了好多,可以裝幾十麻袋金燦燦的谷子。一袋子足足有一百二三十斤,三四十麻袋就有四五千斤谷子。我們隊在橫河北岸,收購谷子的糧站設在橫河南岸小李家大屋里,這小李家可是出了李價民、李俍民、李長來等名人的大戶人家,劃過去大約有兩三里的水路。由于船能負重,讓我們肩膀背得直喘氣的一袋袋谷子沒花多少時間,便通過一支木櫓的神奇功能,很輕松地送達糧站。可見,這橫河水路載客還不是主要的,其重要功能乃是方便農(nóng)民們售公糧、賣化肥等貨運事宜。

        隊里的船不光用來售公糧、進化肥等,還有個特殊的用途叫“換便”。那時,供銷社的化肥是有計劃的憑票供應,數(shù)量有限,再加上生產(chǎn)隊也沒充裕的資金用來購買化肥,因此,常在農(nóng)閑時派兩名社員一唱一和搖著船兒去“換便”,以補充田間肥料的欠缺。這換,即是用貨幣兌換,便,就是非農(nóng)業(yè)居民家糞缸里的糞便。這些非農(nóng)業(yè)家庭大多靠經(jīng)商務工生活,也有依靠出門在外的親屬寄錢生活的,稱做出門人家或是生意人家。這些人家凡戶籍在生產(chǎn)隊的稱“代售戶”(即口糧由生產(chǎn)隊代為銷售),戶籍不歸農(nóng)村管的叫“供應戶”,即糧食由國家發(fā)票供應。由于他們不種田,一家子的排泄物便可以儲存起來兌換成補貼家用的零錢。我在隊里很快學會了搖船,但隊長派人換便時總不點我的名,他認為我太“嫩勢”,換不來質(zhì)量好花錢少的便肥??晌矣X得搖著船兒在水上蕩漾蠻輕松、蠻好玩的,便要求隊長讓我試試。隊長見我熱情那么高,也就應允了。他怕我誤事,還特地跟我配對,說是帶我上陣,真讓我感激涕零??赡闹乙簧详嚤愠隽搜笙?。那天,隊長在船尾掌櫓,我在船上大聲吆喝“換便嘞……換便嘞……”喊了多時只見船兒緩緩向前移動,離家越來越遠,卻不見那些“代售戶”、“供應戶”有回應。正當我興味索然時,忽然聽到河岸邊有個老太太跑出門來喊道:“換便的,快過來來看看!”隊長見有人愿換便,便將船兒往岸邊靠攏,我眼見“事業(yè)有成”,歡喜不迭地跳上岸去,快步跑到那老太太的糞缸邊,彬彬有禮地說:“老太太,您換便呀!”哪想到那老太太沉下臉說:“啊喲,你這后生,連只料勺也不背來,哪像個換便的?”我的臉一下子紅了!此時,幸好已系好船纜的隊長背著料勺大步跑了過來,這才為我解了圍。隊長到了糞缸邊,便用料勺往糞缸里搗弄,通過上下翻騰檢驗糞便的濃度。這是個經(jīng)驗活,糞缸里水兌得多了,量是多了,但肥質(zhì)差了,每擔的價位就得壓低些,反之,價格就可以上浮一些??晌胰鄙龠@方面的經(jīng)驗,根本定奪不了,我這才明白隊長為什么要和我配對的道理。當然光憑眼力也很難測定便肥的質(zhì)量,買賣雙方往往為此爭論不息,過了幾年,供銷社里出現(xiàn)了一種糞便測量表,用來檢測糞便的咸度,這是后話。

        農(nóng)民因為缺肥,還利用冬季農(nóng)閑時節(jié)劃著船到橫河里罱河泥,這罱河泥也是項技術活,我跟老農(nóng)學過一兩次,老農(nóng)民罱上來的是烏黑烏黑的軟泥,肥質(zhì)好,我罱上的則是硬邦邦的生泥,很難當肥料使。那些年還十分強調(diào)農(nóng)家養(yǎng)豬,家家戶戶都蓋了豬圈,飼養(yǎng)了好幾頭豬。可那時社員們的口糧還吃緊,哪有足夠的飼料供豬果腹?于是推廣在橫河里放養(yǎng)據(jù)說是從德國引進的水葫蘆。水葫蘆繁殖能力特強,可豬食后一撒尿便饑餓如初,并且因它無甚營養(yǎng)價值,吃得再多也不長膘。若干年后社員們終于認清了它的“廬山真面目”,當大家一致憎恨它、想方設法除滅它時,這個外來客卻深深地愛上了秀美的江南水鄉(xiāng),直到許多年后還賴在河岸邊阻礙著航道和水流。

        橫河水灌溉、滋潤著兩岸三千多畝土地。剛回鄉(xiāng)那幾年,一到春耕時節(jié),我喜歡跑到河畔看老農(nóng)安裝呈大圓盤狀的牛車盤,還給老黃牛戴上竹片制作的眼罩,讓它乖乖地圍著車盤不停蹄地繞圈子,把河里的水通過大水車提上岸來。裝牛車盤的地方往往又是鄉(xiāng)間的走道,但牛車盤不影響人們行走,到了車盤邊,你只須等到牛屁股靠近,跟著牛屁股跑就是了,就如現(xiàn)今走到十字路口,看到綠燈亮了才能前行一樣。那時還沒有“廉政文化”一說,但也有批評個別基層干部在鄉(xiāng)間作秀的文藝作品,記得有一幅漫畫,畫的是一個公社干部騎著一輛嶄新的自行車下鄉(xiāng)來,競在牛車盤邊上使勁按車鈴。要老黃牛讓路。那老黃牛被前所未聞的鈴聲,驚得魂飛魄散,揚起前蹄將車盤踩得四分五裂……

        后來,隊里添置了新式的抽水機。機器被安裝在船上,一個埠頭一個埠頭地輪著抽,速度和效益大大提升。橫河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吃苦耐勞、苦干實干的農(nóng)家兒女,為使橫河容納更多的水資源,兩岸的社員發(fā)動了多次規(guī)??涨暗奶秃舆\動,那陣勢真是人山人海,蔚為壯觀。

        2002年秋,橫河這一帶的幾個村子被連片開發(fā),建設前途無限的寧波保稅南區(qū),流淌了千百年的橫河完成了歷史使命,轉(zhuǎn)入地下,改由大型水泥管道替代其泄水功能,對此,我既覺得無限惋惜,又為此興奮不已,這是因為,欣欣向榮的保稅南區(qū)已如一幅誘人的畫卷呈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我們已經(jīng)迎來了嶄新的生活,

        煤油燈下?lián)芩惚P

        我是1964年夏天從上?;毓枢l(xiāng)大碶橫河務農(nóng)的。當時的生產(chǎn)隊規(guī)模很小,只有100畝左右的耕地、不足20個勞力。過了兩年,伴隨著“文革”狂瀾,以戰(zhàn)天斗地為號角的農(nóng)業(yè)學大寨運動急劇升溫,我所在生產(chǎn)隊與另外兩個隊合并,成為一個擁有300多畝土地,50多個勞力的大型生產(chǎn)隊。

        隊規(guī)模擴大,“出工像條龍,歇工一陣風”,管理的難度增大了。生產(chǎn)隊接連開了好幾個夜會,反復議論隊委會班子人選,我十分意外地被推選為隊里的會計??赡菚r,我非但不熟悉生產(chǎn)隊賬目,就連撥算盤也害怕。因這算盤只在小學時代學了一陣子,以后一直沒碰過,撥起來手指頭僵硬得很呢!可隊里的人說我是城里來的讀書人,算功肯定比他們強,硬是讓我當。此時此刻,我若是硬頂著說干不了十分丟臉,壞了城里讀書人的名聲:我已在隊里干了兩年,曉得當會計經(jīng)常有機會在大家干得腰酸背疼的時候跳上田頭撥算盤、分東西,這點很誘人。這么一想,我便漲紅了臉表示愿意干。

        上任后,一開始賬務并不多,我就利用這個時機突擊打算盤,我曾聽一個老會計說過:算盤撥得慢,只要不停地連加625,指法很快會熟練起來:若是連加10次得數(shù)6250,證明撥得準確無誤。我用此法練習,效果果然好。沒幾天,我就攻克了撥算盤的難關。第一次與出納一起做賬時,我故意把算盤撥得“噼噼啪啪”直響,惹得他連聲夸我水平高。但面對會計記賬原理,我卻束手無策,好在那個出納原本是小生產(chǎn)隊會計,在他的指導下,我逐漸領悟了會計理財?shù)脑恚瑢W會了記分類賬、做資金平衡表等等。編制夏秋兩季的社員分配方案是生產(chǎn)隊會計的重頭戲,社員們也都盼望著會計能把每個勞動日的報酬做高點。為防止所謂“三光四不留”情況的出現(xiàn),每逢分配前,公社都要召開會計會議,傳達相關政策,引導生產(chǎn)隊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的三者關系:此外,生產(chǎn)隊會計還有大隊會計的具體指導和把關,所以,我當會計的那些年,社員的收入雖然不是很高,但沒出現(xiàn)過一件違反政策的事情,算得上稱職。只是為了讓社員早些得知方案的結(jié)果,伏在煤油燈下熬到深夜的情景讓人終身難忘。

        那時,社員們辛辛苦苦勞動一年的收益十分有限。一年到頭出勤大約200多天,平時一天為1工,農(nóng)忙時拔早秧、割夜稻。工分酌情提升,一個整勞力一年的工分大約400多工。每工工值在5角至8角之間,能達到1元左右的隊那是稱得上“王佬”了,記得我成為整勞力之后,加上兼任會計所得的1分底分(相當于40個工時),年終也不過450工左右,有一年。每工工值5角2分,除去口糧、稻草、芋艿等農(nóng)副產(chǎn)品錢,年終分得80元現(xiàn)金過大年。再想從隊里分錢,那要等第二年開春向國家領取春夏糧的“預購定金”了,這“預購定金”,一戶也只有80到100元錢。緣于此,一些子女多、勞力少或弱的農(nóng)戶往往成為隊里的“倒掛戶”,所謂“倒掛戶”即一年勞動所得還不夠支付從隊里拿去的口糧等實物。當了會計,必須設法讓這些“倒掛戶”及早把欠著隊里的錢交回來,這可是個難題。每次開隊委會,隊長會催問我追錢的事,我總是遮遮掩掩,含糊其詞。有時被隊長逼得沒了退路,只好硬著頭皮上門催討。一次,竟被一個欠款婦女罵得狗血噴頭,說是我不懂規(guī)矩,不該在她家里還有外人時開這個口,丟她的臉。

        生產(chǎn)隊會計面對著經(jīng)濟拮據(jù)的社員,處事務必公正、小心。我發(fā)現(xiàn)每次分口糧時,不少社員的眼睛一邊緊盯著秤桿,一邊關注著我的算盤,心情緊張得很。我明白,秤桿上的誤差大不到哪兒去,社員們怕的還是我的算盤,我若是計算有誤,責任重大。雖然許多社員見我的算盤打得流暢,都表示信任,但我明白他們中肯定有人心里不怎么踏實。為了解除社員心中的疑惑,我到大碶鎮(zhèn)上的文具店里買來了一式兩份的劃碼單,分口糧時,一邊把每籮谷子的重量記在劃碼單上,一邊撥算盤計算,社員秤完谷子,我立即遞給一張劃碼單。稱谷子發(fā)劃碼單是從沒有過的事。社員們個個喜笑顏開,樂不可支,以后分口糧時,社員們的神情再也不那么緊張了。

        讓我覺得最好笑的是,在我離開生產(chǎn)隊到外面做事兩三年之后,有一次。我回家看望父母,在村子的機耕路上被一個白發(fā)蒼蒼的老社員兜住,他問我,前幾年,他投給隊里的2籮焦泥灰我當時有沒有給他記上?我說大爺,都什么時候了,你叫我還想得起來么?這焦泥灰和草木灰、豬欄里糞缸里的糞便一樣,都是生產(chǎn)隊向社員征集的土雜肥,年終分配時,是折價與勞動工分一起作為社員的收入部分計算的。雖說這位老人的疑心較重,但足見在低收入的年代,為人們理財是一件多不容易的事情啊!

        讓人安慰的是,這樣艱辛困苦的年代早已成為歷史,70年代初,華東電網(wǎng)進了村,煤油燈便成了棄物。改革開放后,隊里落實了聯(lián)產(chǎn)責任制,生產(chǎn)力大幅提升,尤其是近些年不斷提速的“城鄉(xiāng)一體化”建設,讓村民們的日子越過越滋潤了。

        “雙搶”的記憶

        “雙搶”即是搶收搶種,也叫夏收夏種,故而亦稱“雙夏”。腦子里儲存的“雙搶”情景距今已有40余年歷史了。

        每年七月上中旬,田里的稻子成熟了,田野呈金黃色了,農(nóng)民們都意識到,

        “雙搶”就要開始,那得好好保養(yǎng)身體,千萬莫生出什么病痛來。要是在這關鍵性時刻生病缺勤,被大家恥笑“這人沒用”算是客氣的,有時因人手不足人們干得疲憊不堪,還非得罵你幾句不可。許多人家的主婦給下田的主勞力——丈夫或是兒子,用慢火煮一只燒雞滋補身子。煮燒雞的程序很講究,雞殺好洗凈后,連同內(nèi)臟配上老酒、生姜、香蔥,盛在一只甑里,甑底與鐵鍋底間墊上一塊瓦爿,用幾根稻草緩緩添著耐心地燒,待到鍋里的香氣充溢于鼻時,再燜一段時辰才能吃。吃必須是一人獨吃,不得讓旁人分享,他人分享了,滋補的效果就差了。有條件的人家還從街上買幾只石蛙來滋補,這石蛙外形與現(xiàn)今的牛蛙差不多,只是牛蛙大多是養(yǎng)殖的,石蛙則是深山溪澗野生的,價錢也很貴,算是高級營養(yǎng)品。

        平時,生產(chǎn)隊因為田少,對勞動力有嚴格的控制,婦女和孩子都不準下田。但到了“雙搶”時節(jié),婦女和孩子都被廣泛動員起來。婦女安排到曬場曬谷子,孩子們小的專事割稻,大一點的除了割稻還可參與拔秧、種田。隊里固定的勞動力是“雙搶”的主力,凌晨二三點鐘就得起床,摸黑拔早秧。這摸黑拔秧的技術要求很高,沒經(jīng)過充分的磨練,很難拔得又快又整齊。天亮以后則安排打稻或是插秧,早餐和九、十點鐘的點心都由家中的老人擔到田頭吃。那時沒電,打稻機帶齒的滾桶靠腳踏轉(zhuǎn)動,一臺打稻機至少配4個勞力,2人成對地輪著上機打稻。腳踏時,誰的腳勁大,誰的腳勁小,那是一清二楚。與腳勁小的人配對,性情好的社員會多使點勁,以確保滾桶快速運轉(zhuǎn)。脾氣差的就會嘮叨“別偷賴,老是乘我的白船!”或是冷言冷語地嘲諷你幾句,如“飯沒吃飽還是咋的?”、“昨晚一定沒睡好,你在作啥?”等等,我也曾經(jīng)對這累人打稻機發(fā)過牢騷,可社員們說以前連腳踏打稻機都沒有,全靠人力在木稻桶里甩呢!

        跟工業(yè)施工需要有圖紙一樣,種田先得拉種田繩。那繩是塑料制作的,繩子兩頭按照規(guī)定的寬度量好后,用插棒固定。辛勞的農(nóng)民不忘苦中作樂,每每插棒時,會跟站在田塍對面的伙伴玩一玩,如有意無意地把

        “儂插牢!”喊成“依赤佬”對方聽出了話音又提高嗓子喊“我這邊已經(jīng)插牢”,“依赤佬!”農(nóng)民喜歡將種田喚作“摸六株”,這活兒面朝黃土背朝天,從左往右插,每行六株,插一行,退一步,要求插下的秧苗豎橫對直,齊整筆挺,具有一定的技術含量。新手下田,要么質(zhì)量不達標。要么速度上不去。正宗的農(nóng)家子弟手插得快,腿也退得快,插到田塍邊就能喘口氣稍微休息一下。因為是后退著干活,快者居后,慢者居前,位居第一者便是最糟糕的。我剛下田時就是個慢手,可我并不因為處境糟糕心情浮躁降低質(zhì)量,仍以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把每一棵秧苗插得正正的、直直的。可水田里的吸血鬼——螞蝗們卻看準了目標,從四面八方朝我的腿肚子暢游而來。螞蝗們在水田里生活多年,積累了豐富的吸血經(jīng)驗,確定了重點攻擊種田慢手的戰(zhàn)略方針,使我的兩個腿肚子像兩株茄子樹似地掛滿了腦滿腸肥的螞蝗們。在甩螞蝗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那些空腹干癟的螞蝗很難對付,那個吸盤把腿肚子叮得死死的,要甩掉它很費時辰。只有那些吸足了鮮血的“飽漢”才一甩就完。后來,我對螞蝗的侵犯不予理睬,讓它們放開肚子吸個夠,吸夠了不動它也往下掉呢!我被螞蝗圍攻還跟某些農(nóng)家小兄弟的心理有關。他們中有人認為我是從上海來的,從沒吃過苦頭,兩條腿又那么白凈,便故意把那些散秧、亂秧往我的田行里扔,把我田行里那些齊整的好秧苗偷偷拎過去自己種。我技術生疏手腳緩慢,再加上屁股后面盡是散秧、亂秧,操作自然更慢了,受螞蝗的叮咬也就更厲害了。漸漸地,農(nóng)家子弟被我的真誠所感動,再也不干這些偷雞摸狗的小動作,主動把整齊的好秧苗留給我,把那些散亂的秧苗撈過去自己插。一些快手跳上田塍后,還主動跑到我身后接著插,把我從難堪的困境中解救出來,讓我有機會站在田塍上喘口氣。每次見到有人在我屁股后面接種,我總要加以阻止,因為這樣接種后,我的成就感少了,更要緊的是,我無法一腳邁上田塍,只能從插得整整齊齊的秧苗間深一腳淺一腳地邁上田來,這些腳印會毀壞秧苗的生長環(huán)境,于增產(chǎn)增收不利。

        我的眼睛有點兒近視,收工收得晚了,天墨黑墨黑的,土箕擔就找不到了。這土箕擔是裝有長環(huán)可以肩挑的竹箕,是雙搶必帶的工具,凌晨拔的秧苗就靠它挑到已經(jīng)耙平的田間,拋開。中午收工時,還靠它把會計分給的稻草挑回家,田里的稻草不及時挑走,收割過的空田就沒法耙、沒法種。那稻草濕漉漉的,人稱“水柴爿”,挑起來死沉死沉的,加上時值中午,烈日似火,社員們一個個疲乏得要命,但都硬撐著把一擔擔濕草挑回家,晾開后再端飯碗,因當時家家燃料不足,視這些稻草如珍寶呢。假若天黑無需挑稻草的話,我就得四下里尋覓土箕擔的蹤影,因這東西不用時就扔在一邊,收工時往往記不清丟在何處。記得一次為找尋土箕擔在田塍頭抬頭狂奔,一不小心腳趾踢在田橫頭的種田繩插棒上,弄得腳趾間鮮血直流,第二天只好用白紗布包著出工。

        也有社員累壞了,坐在田塍頭一邊嚼著家里人送來的點心,一邊感嘆說,這雙季連作稻好是好,就是一邊收一邊種實在太累人!通過社員的解說,我才得知,推廣一年間種早晚兩季水稻還是近幾年的事,以前這里實施的是單季運作,春季種下的秧苗行距很寬,待禾苗長高時,用長桿子的“落地耙”在空行間松土除草,然后在空行間插下一種喚做“晚青”的稻苗。先前種下的稻子夏天收獲,稱早谷(米);后來插下的“晚青”秋季收獲。是一種口感極佳跟現(xiàn)今泰國米相似的米。這種耕作模式錯開了收種時間,勞動強度是小了,但土地利用率低下,產(chǎn)量也不高,在上級農(nóng)業(yè)部門的指導下,水鄉(xiāng)才實施了對沿襲多年的陳舊生產(chǎn)方式的改革。

        70年代初,華東電網(wǎng)進了村,隊里用上了電動打稻機和電力灌溉。這電動打稻機真是爽啊,腳力不用使了。渾身輕松多了。后來,公社又推廣小苗帶土移栽、芽谷散播、拋秧種植等新型試驗性種植方式,目的都是為了減輕農(nóng)民的體力負擔。再后來,農(nóng)業(yè)機械化的步伐越邁越大,插秧機、收割機、拖拉機翻耕犁等適合江南水鄉(xiāng)使用的農(nóng)機具一件件得到推廣應用,農(nóng)民的體力負擔越來越輕了,那時,我雖已離開了生產(chǎn)隊,但仍十分關注農(nóng)家的活兒,對一項項農(nóng)具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興奮不已。

        [責編曉駿]

        猜你喜歡
        橫河隊里生產(chǎn)隊
        《橫河紅沙嶺》
        娘子關(2020年6期)2020-12-09 08:36:14
        淺析生產(chǎn)隊政治夜校對農(nóng)民的影響
        廣告大觀(2020年10期)2020-10-20 00:08:43
        詠 松
        支部建設(2019年12期)2019-05-18 06:53:28
        駐村隊里的手搟面
        黃河之聲(2019年1期)2019-03-30 03:36:16
        淺談橫河ESC系統(tǒng)的應用
        電子測試(2018年14期)2018-09-26 06:04:52
        生產(chǎn)隊的那些日子
        劍南文學(2016年13期)2016-08-23 12:10:54
        生產(chǎn)隊里開大會
        小說月刊(2015年3期)2015-04-19 07:05:55
        橫河香菇發(fā)展現(xiàn)狀及對策
        中國果菜(2015年2期)2015-03-11 20:01:07
        橫河電機 數(shù)據(jù)采集系統(tǒng)SMARTDAC+ GM
        怎樣才能做到既堅持原則又團結(jié)群眾?/自己帶頭
        中國青年(1965年18期)1965-08-20 04:03:00
        国产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国产黄色三级三级三级看三级| 亚洲熟女天堂av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女同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人免费av影院| 欧美黑寡妇特a级做爰| 日日碰狠狠躁久久躁9| 国产一区二区丰满熟女人妻|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美女在线播放| 一区二区三区手机看片日本韩国| 日韩人妻中文字幕专区| 久9re热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美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麻豆v国产精华液好用吗| 国产精品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 日本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精品一区|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视色|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 色费女人18毛片a级毛片视频| 性一交一乱一伦a片| 狠狠噜天天噜日日噜| 欧美成人高清手机在线视频| 夫妻一起自拍内射小视频| 蜜桃av噜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网站一区在线播放 | 黄桃av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高中生粉嫩无套第一次| 亚洲国产美女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尤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丰满人妻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a片3d| 亚洲性啪啪无码AV天堂| 日韩人妖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久久| 澳门蜜桃av成人av|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日本日韩aⅴ在线视频| 熟女少妇丰满一区二区| 上海熟女av黑人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