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詩秀
近來,很多國家在招聘員工和人事安排上使用了筆跡分析。聯邦德國80%的大公司以及瑞士和以色列等國,半數以上的公司都把筆跡分析作為決定人選和職位安排的一種必要手段。在招考職員時,他們只要求應考者在紙上寫滿一頁字,然后花50~250美元請專家進行分析鑒定,來決定是否錄用他。專家們僅憑字母“t”中間一橫的不同寫法,就可以分辨出樂觀、利落、踏實、拖沓、愛空想等個性特征。公司認為字跡是騙不了人的,他們相信求職者的筆跡勝過面試。
目前有兩種意義上的筆跡分析。一種是偵查工作中應用的、對書寫材料進行的案情分析。它是根據文件物證、言語、筆跡、作案方式等,并密切結合案情來分析作案人的年齡、文化、職業(yè)、活動或居住地與案件的因果關系等,從而給偵查劃定范圍提供方向。它涉及到偵查學、物證學、心理學、語言學等諸多學科。
作為案情分析的筆跡分析,是文檢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案件中的書面材料,必然會給人們留下線索。根據文字材料表明的某種意圖,人們可分析作案人的動機;寫信要用紙、筆、膠水、郵戳等,能給人以有用的物證;根據表達所用到的詞語,能分析出其文化程度;用語及錯別字能給人們提供其方言特征。
另一種方式是根據筆跡來分析書寫人的性格、與性格特點有關的生活習慣、為人處世等。以筆跡來分析書寫人的性格,雖沒有偵查方面的意義,但也值得研究。有一種觀點認為,通過筆跡分析,可以知道一個人是成熟還是孩子氣,是內向還是外向,是慷慨大方還是比較節(jié)儉,是對人友好還是漠不關心,還能得知人的潛意識活動,如一個人的自信是真正像他表現的那樣還是虛張聲勢。無論是政治家、藝術家、科學家、文學家,還是辦公室職員、會計、小商販、工人,不管他是如何小心翼翼地隱藏他的性格,都可通過分析其筆跡揭露出來。
有人認為:筆跡分析是打開人類性格氣質的鑰匙。書寫運動像人體語言一樣,是一個人個性、氣質、心態(tài)的自然流露。當一個人執(zhí)筆寫字的時候,其筆跡的顯現,完全出自于執(zhí)筆的一只手,其姿勢、輕重、緩急……無不受到手的活動以及腦的指使。從這一意義上來說,筆跡就是腦跡,是被傳遞到手指上的無意識思想。就像指紋能夠證明你的個人特征一樣,“腦的印記”——寫字時所畫出的曲線和彎角、一筆一畫都能表達出一個人的個性。情感是藝術的主題,每個人不同的筆跡都能強烈地表現出其性情、胸襟、品德與學問,從寫字或書法的筆跡表現,可以看出其人的氣質。
從統(tǒng)計學分析來看,根據筆跡測性格也有一定的道理,因為某一種筆跡的人,在性格上會有相似之處。一般字寫得越大、字間距越寬,該人性格越內向;筆壓較重,說明做事較踏實;字間距很擠、字體傾斜,說明外向、固執(zhí);總是一筆一畫、字形方正,說明感情細膩、為人平和;筆畫連筆越多,該人思維越活躍;筆畫總是不直,這人完全知道“好漢不吃眼前虧”;而字寫得很漂亮、連筆適中,則該人毅力較強、識大體,是潛在的領導者。
但是,這種規(guī)律是不確定的,筆跡和人的各方面能力還是有很大的差異,只有一部分人適用“字如其人”的規(guī)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