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 明
小沈陽原名叫沈鶴,1981年,他出生在遼寧省開原市上肥地鄉(xiāng)一個農(nóng)村家庭。從小,他就顯露出了表演天賦,歌唱得好,嗓子亮堂,而且有超強的模仿能力,模仿誰就像誰。因為家境貧寒,他中學還沒畢業(yè)就輟學了。輟學后,父母為了讓兒子有個一技之長,將來能討口飯吃,便借了一些錢把他送去一家武術學校學功夫。
沈鶴天性淳樸,盡管他練功時很刻苦,卻總是下不了狠心,經(jīng)不起摔打,更不說修煉到武術出神入化的境界。不到一年時間,他就決定改弦更張了。
回到家里后,他幫父母干了一年農(nóng)活。汗珠子摔八瓣的時候,他心里極不情愿:難道自己就這樣干一輩子農(nóng)活?自己學不好武術,干農(nóng)活又吃不了苦,到底什么才是自己的最愛,哪兒才有生活的出口,讓自己找到一生的亮光呢?
“二人轉”!從小到大,沈鶴是那么喜歡“二人轉”!他跟父母說起要去藝術團專攻“二人轉”時,父母猶豫的表情讓他興奮的心情一下子降到了冰點:他知道,父母是無論如何也支付不起這筆昂貴的學費的!矛盾之中,他無比痛苦。但他不想因為貧窮而耽于黑暗中停止追逐光亮!于是,他咬牙對父母說:“如果不讓我去的話,我會恨你們一輩子的。”兒子那么堅定,父母怎能無動于衷?他們東拼西湊了一千多塊錢,最后還是把沈鶴送進了鐵嶺縣二人轉藝術團學習“二人轉”表演。
因為天賦,因為喜愛,更因為堅持,沈鶴憑借自己扎實的基本功和詼諧的表演方式贏得了眾多觀眾的喜愛,小伙子開始在“二人轉”舞臺上小有名氣。2001年,小沈陽獲得第一屆“本山杯二人轉”大賽銅獎。而尤其難得的是,他男扮女裝的表演方式,不但讓觀眾記住了他,也引起了舞臺下面趙本山的注意。在他身上,趙本山似乎看到了當年的自己:出身貧寒,讀書不多,很早就在江湖打拼,天資聰慧,學啥像啥,直覺告訴他,眼前有個好苗子!
這個夜晚,對于學習“二人轉”已有四年的沈鶴來說,意義非同一般。因為,他在黑暗中跋涉了這么多年,前面終于顯現(xiàn)了一道亮光——他走進了趙本山眼里!
2006年夏天,小沈陽接到趙本山的電話。趙本山邀請他參加“劉老根大舞臺”演員考試。機會來了!小沈陽渾身的藝術細胞都被激活,試演自然不會讓趙老師失望。就這樣,小沈陽正式成為了趙本山的弟子,在師傅的專業(yè)指導下,他的表演技巧更上了一層樓,藝術才華得到了更大的施展空間。2007年12月,小沈陽初次登陸央視舞臺,在“群英匯”晚會中表演了《我要當明星》片段,獲得滿堂喝彩。2008年,他在《鄉(xiāng)村愛情2》中扮演的小配角王天來,被人們譽為“該劇中最為精彩的綠葉”。
令小沈陽一夜躥紅的是今年的春晚小品《不差錢》。這一次,趙本山甘當配角,把機會讓給了他的愛徒小沈陽。舞臺上,小沈陽穿著蘇格蘭款式的七分褲(還是穿在一只褲管里),那溫婉的模樣、那搞笑的表演,博得了現(xiàn)場陣陣掌聲,奪得“我最喜愛的春節(jié)晚會節(jié)目評選”小品類一等獎。小沈陽一不留神便成了全國十三億人心中的“新笑王”……
除夕夜,表演完小品回到后臺,大獲成功的小沈陽一個人偷偷地躲進廁所里抹眼淚,喜極而泣。零點鐘聲敲響后,他面朝師傅,莊重地雙膝下跪,給師父趙本山磕頭感恩……
“草根”成金條后,首先不忘向“貴人”磕頭?!靶∩蜿枴钡目念^之舉令許多人感動,我也感動著,并從中破譯出他的成功暗語:癡心付出,找對出口磕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