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善因
關漢卿《[南呂]一枝花·杭州景》是一篇著名的套曲?!澳蠀巍笔乔{(diào)名?!兑恢ā酚置罢即嚎保且魳氛{(diào)子的名稱。《杭州景》才是它真正的題目。全套由《一枝花》、《梁州第七》、《尾聲》三曲構成。原文是這樣的:
[一枝花]普天下錦繡鄉(xiāng),環(huán)海內(nèi)風流地。大元朝新附國,亡宋家舊華夷。水秀山奇。一到處堪游戲,這答兒忒富貴。滿城中繡幕風簾,一髑地人煙湊集。
[梁川]百十里街衢整齊,萬余家樓閣參差,并無半答兒閑田地。松軒竹徑,藥圃花蹊。茶園稻陌,竹塢梅溪。一陀兜一句詩題,一步兒一扇屏幃。西鹽場便似一帶瓊瑤,吳山色千疊翡翠。兀良,望錢塘江萬頃玻璃。更有清溪,綠水,畫船兒來往閑游戲。浙江亭緊相對,相對著險嶺高峰長怪石,堪羨堪題。
[尾]家家掩映渠流水,樓閣崢嶸出翠微,遙望西湖暮山勢??戳诉@壁,覷了那壁,縱有丹青下不得筆。
這是一篇贊頌杭州景色的套曲。杭州為祖國“東南形勝,三吳都會”,自古以來便很繁華。歷代的詩人寫詩填詞,把杭州秀麗的山光水色描繪得十分迷人。著名的如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瀠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拿典型的越國美女西施來做比喻。說明杭州的水光山色在任何情況下都美麗可愛。宋代詞人柳永的《望海潮》用鋪張的手法,把杭州湖山的美麗、城市的繁華,都描繪得很出色。關漢卿是以“曲”的形式來表現(xiàn)這個為人們所熟知的題材,在內(nèi)容和形式方面都有自己獨特的東西。
這篇套曲從層次上看,頭一只曲子是對杭州的歷史變遷、自然風光、城市風貌作了概括的描寫。曲子說,杭州是滿天下的錦繡之鄉(xiāng)。四海內(nèi)的風光之地。它是大元朝新歸附的國土,是已經(jīng)滅亡了的南宋的舊都城。這是一個山奇水秀的地方,所到之處都值得游玩觀賞。這里經(jīng)濟繁榮,滿城商店林立、旗標招展;人口密集,熙熙攘攘。曲子開頭的兩個對偶句,前句肯定了杭州在祖國錦繡河山中的地位:后句則說明它是公元1279年被元朝所滅的南宋舊都。由此可知,關漢卿是在南宋滅亡后不久,來到杭州的。這位北國的曲家,剛剛接觸水秀山奇的江南美景。擠身手熙攘人群的街市,感到無限的喜悅,為之傾倒,為之歌唱,贊美之情,溢于言表。
第二只曲子則是對杭州“水秀山奇”的景色,進行細致而具體的描繪。曲子說,百十里街道里巷整整齊齊,萬余家樓臺亭閣高高低低。整個杭州城內(nèi),沒有半點兒閑空的地方:松陰掩映的亭軒,竹林中幽靜的小路。栽種藥苗的園圃,充滿花香的小徑,種滿茶樹的山坡,阡陌交錯的稻田。翠竹圍繞的船塢,紅梅夾岸的溪水。一處處的勝境都可以題詩。一步步的風景都美如屏幃。西鹽場好似一根美玉帶,吳山郁郁蔥蔥,宛如翠玉重疊。啊呀,錢塘江銀波浩蕩,有如萬頃玻璃,
清澈明凈。清溪綠水,相映成趣。秀麗的西子湖中,無數(shù)畫船,來來往往。觀潮勝地浙江亭,緊對著怪石林立的險嶺高峰。這一切都值得羨慕、值得題詠。作者一面寫景一面抒情,把讀者引入瀏覽勝境。
第三只曲子是尾聲,似乎游覽結束了再給以概括的贊美。曲子說,一戶戶的庭院掩映,遮斷了流水;一座座高聳的樓閣后面,顯露出青峰。遙望西湖上晚山的氣象,隱沒在一片蒼茫的暮色之中??戳诉@邊,又看那邊。就是有丹青妙手面對這樣的美景也無從下筆。
全篇套曲就是這樣,從概括的介紹到具體的描繪,最后以概括性的贊美作結。作者把寫景和抒情、描寫和議論巧妙地結合。通過具體景物和生動形象描繪了杭州山奇水秀、市井繁華的風貌。伴著詩人的游蹤,我們不僅飽覽了湖山勝景,而且體會到了詩人熱愛祖國錦繡河山的無限深情。和柳永的《望海潮》相比,關漢卿的《杭州景》不僅描寫更細膩,感情也更強烈。
關漢卿這篇套曲在語言方面也具特點。傳統(tǒng)詩詞形容事物,多用書面語言。其用口語者絕少。字數(shù)也受限制。獨散曲以許用襯字故,許多當時人的口語便大量吸收。如本套“一到處”、“這答兒”、“一髑地”、“一陀兒”、“看了這壁,覷了那壁”全為口語。曲中運用的許多比喻也十分貼切,如以“千疊翡翠”形容吳山,以“萬頃玻璃”比喻錢塘江水,都能以清新鮮亮的光色,愉悅人的心性,啟發(fā)人們的想象。加上全套押的“齊微”韻,一韻到底,宛如飛瀑下山、黃河人海,音韻回旋,氣足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