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維民
楊尚昆同志是深受全國人民景仰、愛戴的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1954年7月,我調到楊尚昆辦公室工作;1965年11月,他被免去中央辦公廳主任職務,我隨他去廣東;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開始,我又隨他去山西;7月3日,他在太原被隔離審查,我被遣返北京。由于曾長期在他身邊工作,“文化大革命”中我也無端被打成“楊家死黨”遭受迫害,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才得到平反,但這不是楊尚昆的過錯。正是因為在他身邊工作,我得到了一個極好的機遇,可以隨時向他學習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學習他的高尚品德,學習他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雖然因受他“株連”讓我在“文化大革命”中蒙受冤屈,但我無怨無悔,相反,對在楊尚昆身邊工作的那一段經(jīng)歷至今充滿懷念。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回到中辦工作。1996年春,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后,我第二次回到楊尚昆的身邊,參加《楊尚昆回憶錄》編輯工作,直到2001年《楊尚昆回憶錄》出版,在楊尚昆住地小翔鳳胡同五號工作5年。這5年,我第一次有機會比較全面地了解這位老革命家光輝的一生,更加為他堅定的革命信念、實事求是的作風和無私無畏的品德所折服。
信仰崇高,意志堅定
1907年8月,楊尚昆出生在四川潼南縣的一個封建地主大家庭。他后來成長為偉大的革命家、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不是偶然的。他的青少年時代國家衰弱,軍閥割據(jù),戰(zhàn)亂頻仍,民不聊生,當時四川的愛國青年紛紛尋找救國真理。他的四哥楊闇公烈士是一位堅定的革命者,是楊尚昆走上革命道路的引路人,父親楊淮清也是一位同情革命的開明士紳,在共產(chǎn)黨還處于地下狀態(tài)時,他的家中就有6名黨員。楊尚昆生活在這種濃厚的革命氛圍中,很早就接觸了進步思想,受到馬克思主義的啟蒙教育。1924年,吳玉章、楊闇公等人發(fā)起成立馬克思主義團體——中國青年共產(chǎn)黨(由于消息閉塞,當時他們還不知道中國共產(chǎn)黨已經(jīng)在上海成立,后來這個組織得到黨的承認,改組為中共重慶地委),楊尚昆家成為黨組織的秘密活動場所,他開始參加黨的一些活動,閱讀一些馬克思主義書籍。1925年,18歲的楊尚昆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1926年,轉為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同年5月,在楊闇公的竭力主張下,楊尚昆去實際上是黨領導的上海大學學習。11月,楊尚昆受黨的委派去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他牢記楊闇公臨別時的叮囑“聽從黨的教導,好好學習革命理論”。 在這期間,他努力學習,積極工作,得到校方“政治上成熟,有較高的紀律性和堅定的黨性”的高度評價。
1931年,楊尚昆從莫斯科回國后,即在高層擔任領導工作。在長期革命斗爭實踐中,他深感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教條主義對革命事業(yè)的干擾和破壞。遵義會議時,他將彭德懷批評李德的情況告訴秦邦憲,希望他能夠認識錯誤并做自我批評。長征中,他被派到左路軍去做工作,在得知張國燾背叛中央擬挾持右路軍一起南下時,果斷地以籌糧為名,夤夜同葉劍英等離開駐地同毛澤東會合北上,為了保密,行前連李伯釗都沒有通知,對此毛澤東戲稱為“賠了夫人又折兵”。在黨的七大上,楊尚昆認真總結參加整風運動的收獲,檢討教條主義對自己的影響,盡管他并沒有犯教條主義的錯誤。這些都表明楊尚昆已經(jīng)是一個成熟、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了。
楊尚昆一生歷盡坎坷,在逆境中革命意志彌堅。他主持中央辦公廳工作20年,功績卓著,但是“文化大革命”前夕突遭撤職,毛澤東敷衍地對他說“你有什么錯誤?沒有錯誤。你下去工作一個時期鍛煉鍛煉好嘛”。他卻認真地對待毛澤東的這次談話,確實把它看成是一次接受鍛煉的好機會。1965年12月10日,他離京赴任,行前對我說,到廣東后先要把全省所有的縣都跑一遍,全面了解基層情況,為以后扎扎實實工作打好基礎。他這樣說了,也這樣做了。1966年春,他因病去上海,中央批準他休息3個月,但是當他聽到廣東省委擬召開三級干部會學習《毛澤東選集》時,當即決定中斷休息,立即回廣東,設想利用這一機會熟悉廣東的干部情況。5月22日,廣東省委負責同志向他傳達中央關于他所犯“錯誤”的決定,停止他中央書記處候補書記的職務,改任肇慶地委書記。對這突如其來的打擊,他坦然對待,沒有為自己被誣陷而申辯,而是系統(tǒng)地思考數(shù)十年工作中正反兩方面的教訓,反復表示“擁護中央的決定,接受中央的審查”, “一切相信組織,相信中央”。后來中央決定他改任山西臨汾地委書記。無論是在廣東還是在山西,他都一再要求早點下去工作,但是省委百般推托,不給他分配工作?!拔幕蟾锩敝?他被監(jiān)禁、監(jiān)護長達9年。在逆境中,他堅信黨、堅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在極端惡劣的條件下,他認真研讀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著作,特別是《毛澤東選集》,他反復讀過多遍,并做了很多讀書筆記,還工工整整地手抄了《毛主席語錄》全文,作為珍貴禮物送給他的女兒楊李。他在60歲生日的時候,也不忘勉勵兒子楊紹明“努力做一個主席的好學生”。1978年,在粉碎“四人幫”,結束長達10年的“文化大革命”兩年以后,中央專案審查小組《關于楊尚昆同志的審查結論》,仍然保留“犯有嚴重政治錯誤”的尾巴,他為了盡快出來工作,還是違心地簽了字。
楊尚昆無愧是一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他實踐了入黨時的誓言,把一生獻給了中國革命事業(yè)。
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楊尚昆在莫斯科時,親歷了蘇聯(lián)黨內的激烈斗爭,回國后,又切身體會到“左”傾關門主義和冒險主義造成的嚴重后果,因此開始萌發(fā)實事求是思想,這在他的回憶錄里有詳細記載。他在工作中始終貫徹了一條既嚴格遵守組織原則又堅持實事求是的工作方法。1932年,淞滬戰(zhàn)爭爆發(fā)后,楊尚昆不怕被指責為“機會主義”,繞過臨時中央,設法取得江蘇省委的同意,接受了宋慶齡的2000元捐款,解決了幫助失業(yè)工人的經(jīng)費問題。在主持北方局工作時,楊尚昆既反“左”又反右,為鞏固和發(fā)展敵后抗日根據(jù)地,堅持華北敵后抗戰(zhàn),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1940年4月,在抗日戰(zhàn)爭最困難的時候,楊尚昆召開黎城會議,傳達毛澤東關于“發(fā)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反對頑固勢力”的指示,聯(lián)系山西實際,具體地提出建軍、建黨、建政的三大任務,領導冀南、太行、太岳各根據(jù)地渡過了最困難的時期。
新中國成立后,政治運動頻繁,作為中直黨委書記的楊尚昆在歷次政治運動中總是堅持實事求是,盡量做到不誤傷一個同志。1952年,在“三反”運動中,中直黨委強調“打虎”要有證據(jù),要算細賬,不搞“逼、供、信”,對已承認犯罪事實的“老虎”與中小貪污分子要認真審核材料,完全核實以后再進行追贓。這個做法得到毛澤東的充分肯定,把中直黨委寫給他的報告批轉給各有關同志參考。
1961年3月,楊尚昆去徐水、安國宣講《人民公社六十條》,在一個月的時間內,他深入群眾,得到農(nóng)村的許多真實情況。他特別關心公共食堂問題,知道辦食堂浪費很大,農(nóng)民普遍吃不飽肚子。回京后他如實地向中央書記處作了匯報,指出人民公社這面紅旗,在農(nóng)民看來不是紅旗而是黑旗,如果真正把錯誤改過來,可以恢復紅旗,真正成為紅旗。
1964年,楊尚昆去陜西長安縣蹲點,半年中真正做到了同社員同吃同住同勞動,在指導當?shù)氐摹八那濉边\動中,突出地體現(xiàn)了他一貫既忠實地執(zhí)行中央的指示,又獨立思考,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鮮明特點,可稱為堅持實事求是的典范。他在離京前召集同他一道去長安參加“四清”的同志開會,強調根據(jù)中央的精神主要是防右,但又同時指出要從實際出發(fā),不帶任何框框。進村以后,他發(fā)現(xiàn)那里的實際情況和進村前聽到的情況有很大的出入。他說服了地方同志,沒有按照當時 “扎根串連”、讓干部靠邊站的普遍做法,而是責成干部照常抓生產(chǎn),安排好群眾生活,同時組織他們學習政策,解除他們的顧慮,鼓勵他們放下包袱,主動交代問題,不實行“逼、供、信”。整個運動進行得比較平穩(wěn),基本實現(xiàn)了賬目、倉庫、財物、工分“四清”。運動結束時,干群之間經(jīng)過一定的斗爭達到了新的團結。楊尚昆通過這次蹲點,摸到了當時農(nóng)村存在的一些實際問題,深感對農(nóng)村階級斗爭形勢的看法以及“四清”運動中的一些做法,都有不少問題值得研究。對此,他鄭重地向中央寫了報告。但是不久,形勢進一步向“左”傾發(fā)展,指導“四清”運動新的文件《二十三條》下達,解決這些問題已經(jīng)是不可能了。
楊尚昆堅持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與時俱進。1979年,他到廣東后,認真貫徹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強調首先是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線。當時某些地方試行土地承包制,有人就想不通,說與三中全會精神不符。楊尚昆為此反復做工作,指出“凡是決定了的東西都不能改,不能隨著情況變化而變化,那是‘兩個凡是思想”。1980年春節(jié),他以省委書記的身份到南??h給農(nóng)民拜年,鮮明地祝賀農(nóng)民“恭喜發(fā)財!”引起強烈反響。
光明磊落無私無畏
一個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必須是一切從黨的利益出發(fā),以人民的利益為歸宿。楊尚昆一生光明磊落,無私無畏,他就是這種胸懷大局,從不考慮個人得失的真正共產(chǎn)黨人。
楊尚昆一生坎坷,受過許多不公正的待遇。從抗日戰(zhàn)爭開始楊尚昆就隨劉少奇一起去太原主持北方局工作,1938年11月,中央正式任命楊尚昆為北方局書記直到抗日戰(zhàn)爭勝利。1945年黨召開七大,楊尚昆沒有作為華北代表團團長,而是作為一個普通代表編在以楊秀峰為組長的太行二組出席會議;當時健在的六屆中委、候補中委大多數(shù)選進七屆中委,只有楊尚昆等幾個人落選,對此,他泰然處之??谷諔?zhàn)爭勝利以后,延安的許多同志都奔赴前方開辟工作,只有楊尚昆被留在后方,他在中央辦公廳主任的崗位上一干就是20年,這期間也曾幾次要求下去工作,毛澤東就是不允。
在中央辦公廳工作期間,楊尚昆兩次蒙受冤屈。一次是1958年,在整風反右運動中,中央辦公廳秘書室圍繞該室負責人是否應定為右派分子問題發(fā)生爭論,毛澤東聽信江青一面之詞,認定中直機關黨委在領導秘書室的運動中犯了“扶右反左、插黑旗”的路線錯誤,稱為“黑旗事件”,楊尚昆受到嚴厲批評。由于“黑旗事件”,楊尚昆和中直黨委不再得到毛澤東的信任,工作十分困難。后來,毛澤東甚至懷疑中直黨委包庇了一批壞人,1965年秋,中直黨委被撤銷。
“黑旗事件”后,楊尚昆不再兼任中直機關黨委書記,但是中央書記處仍分工他聯(lián)系中直機關和國家機關兩個黨委,并指導兩個黨委為右派分子摘帽和為右傾機會主義分子甄別的工作。他心懷坦蕩,嚴格按照黨的政策,為一批受冤屈的同志恢復了名譽。在1959年廬山會議上,彭德懷、張聞天受到錯誤的批判,他們的夫人也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她們遇到困難都求助于楊尚昆。當時,張聞天的夫人劉英面臨被劃為右傾機會主義分子的危險,楊尚昆同情地對她說:“我們不搞株連九族,你給毛主席寫信,我給你送?!本瓦@樣保護了劉英。1964年,康生制造所謂“彭、高、習反黨集團”利用小說《劉志丹》反黨一案,楊尚昆承受著巨大壓力,保護了受誣陷的有關單位和同志。
最令楊尚昆傷心的是所謂“秘密錄音”問題?!拔幕蟾锩敝袟钌欣サ牡谝淮蟆白餇睢笔恰八活欀醒攵啻侮P于禁止安設竊聽器的決定,背著中央安設竊聽器,私錄毛主席和常委同志的講話,盜竊黨的機密”。試問,作為中央辦公廳主任的重要職責之一,就是維護檔案的完整,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重要講話不留下記載豈非失職?中央辦公廳主任是掌管全部機密的崗位,何須秘密竊聽?實際情況是,毛澤東講話時不喜歡別人做記錄或錄音。1959年他在一次會議上發(fā)現(xiàn)有錄音就很生氣,這以后遇有需要錄音情況,楊尚昆都要事先請示鄧小平或彭真。1961年毛澤東在長沙接見外賓前,發(fā)現(xiàn)準備錄音,就追問是誰讓帶錄音員的,第二次批評了錄音。為此,中央書記處做出除中央重要的正式會議,經(jīng)中央書記處批準,可以進行錄音外一律不準錄音的規(guī)定。與此同時,楊尚昆冒著風險,果斷地指示主管錄音工作的中辦機要室,盡快把最重要的錄音轉換為文字記錄,為黨保留下來一大批重要檔案。后來楊尚昆在回憶此事時說,“我堅持認為,錄音不但不是我的罪過,相反是一大功勞。錄音,就是為了保存黨的歷史文獻嘛!遺憾的是,1961年銷毀了大批錄音帶,由于時間緊迫,搶救下來的東西太少了,不知有多少珍貴史料化為灰燼?!痹凇拔幕蟾锩敝?因“竊聽”一案把毛澤東外出巡視所到過的省市公安廳、局長都牽連進去了。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夕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當時中央主要領導同志仍然堅持說“楊尚昆同志不顧毛主席的指示和批評,在私錄毛主席談話問題上犯有錯誤” 。為此,中央辦公廳再一次認真地進行復查,最后終于澄清了事實真相,所謂“私錄毛主席談話”完全是林彪、江青一伙為了整人不擇手段編造的彌天大謊。1980年10月,中央為楊尚昆徹底平反。
生命不息戰(zhàn)斗不止
1945年,楊尚昆被任命為中央書記處辦公廳主任,直到1955年,10年間中央也沒有給他配備副手,擔子全壓在他一個人身上。在中辦20年,他宵衣旰食,日以繼夜,有效地保證了中央工作的正常運轉,功績卓著,有目共睹。他生活儉樸、平易近人,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既是身肩重任的中央領導集體的一員,更是群眾中普通一員。
1979年,他以72歲高齡出任中共廣東省委第二書記,決心加倍努力工作,以彌補十年動亂被剝奪工作權利造成的損失。他協(xié)助習仲勛認真貫徹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解放思想,妥善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實現(xiàn)黨的工作重點轉移;率先提出在深圳等地建立特區(qū),讓廣東在改革開放中先走一步,這些意見得到鄧小平的充分肯定。1992年1月,楊尚昆極力建議并陪同鄧小平去南方視察,回到北京以后,中央迅速整理、轉發(fā)了鄧小平一路上的重要講話,即著名的“南巡談話”。
1981年夏,楊尚昆臨危受命,出任中央軍委常委兼秘書長,主持軍委日常工作。他堅決貫徹鄧小平積極防御的戰(zhàn)略思想,強調軍隊必須轉到和平建設時期的軌道上來,服從國家經(jīng)濟建設大局,走有中國特色的精兵之路,特別是組織實施、順利完成裁軍百萬的艱巨任務,為我國軍隊革命化、現(xiàn)代化、正規(guī)化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而他卻謙遜地說“小平同志做大文章,我貫徹執(zhí)行,做了一點具體工作” 。
1988年春,楊尚昆當選為國家主席。在這期間,他密切關注國際形勢的發(fā)展變化,進行繁重的外事活動,向世界闡明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進一步促進各國之間的相互了解,為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為贏得一個有利于我國和平發(fā)展的良好環(huán)境,做出了重大貢獻。1993年3月,在全國人大八屆一次會議上,他衷心擁護江澤民當選為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愉快地退出全部領導崗位。
退休以后的楊尚昆開始思考他的一生。后來,他接受大家的建議,開始撰寫回憶錄。他認為撰寫回憶錄是一項嚴肅的政治任務,為此他鄭重地向中央寫了報告,并表示回憶錄出版前要經(jīng)中央審定。他在撰寫回憶錄的同時,不顧疲勞,又堅持撰寫紀念周恩來、劉少奇和彭德懷百年誕辰的三篇文章,終因勞累過度,病倒了。在住院期間,他仍然關心國家大事,對黨中央、國務院在抗洪救災、應對亞洲金融危機取得的勝利表示欣慰。他在彌留之際不忘囑咐家人:“后事要從簡,今年遭了大災更要從簡,我的一生中央會作出評價,不要爭高低?!?/p>
1998年元旦,是楊尚昆一生最后的一個元旦。這一天,他激動地在日記里寫下一段文字:“舊年過去,新年又來。大家努力下,寫了一篇紀念周恩來同志的文章,主要想說明:他是我黨核心的第二名,在中央?yún)⒓宇I導從大革命起到逝世止,整個一個世紀,中外各政黨中極少這樣的人!”
楊尚昆和周恩來有許多相似之處。在他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參與中央領導工作長達60余載;1988年,鄧小平在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鄭重地推薦他任國家主席,稱他是革命元老,有資格擔任這個榮譽職務;從1956年黨的八大起,楊尚昆就是我們敬愛的總設計師的助手,直到他們退休。
(責任編輯劉一丁 汪文慶)